小孩軟便原因:喝寡糖還是腸躁症?-兒科

分享到:

小孩軟便?


醫師您好:我的小孩93年10月生.男.每天都有排便.有時1次有時2次.排便前他常會說肚子痛.這幾天他說都稀稀的.142cm/41kg.是因為喝寡糖(原生菌).還是腸譟症



彭,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3/05/24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比之前大便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定義上就是腹瀉。
急性腹瀉是指症狀少於兩週的腹瀉,慢性腹瀉則是超過兩週的腹瀉,絕大多數的兒童腹瀉都屬於急性腹瀉,主要原因是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
慢性腹瀉較罕見,如乳糖不耐症、小腸短少症、藥物(某些抗生素與其他會影響腸胃蠕動的藥物等)、食物過敏等等。
腹瀉前有時會腸子絞痛。
吃衛生署核可的益生菌應不致造成腹瀉,除非停用不會而再食用又會可懷疑。
腸燥症極少在兒童時出現。



回覆日期:2013/05/24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小孩的排便習慣和大便性質的變化,確實需要進一步分析。
首先,您提到小孩每天都有排便,但最近幾天大便變得稀稀的,並且在排便前常常感到肚子痛。
這些症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腸道健康以及可能的腸道疾病。

首先,關於寡糖(如益生菌等)的攝取,這類產品通常是用來促進腸道健康的,並不會直接引起腹瀉。
相反,適量的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腸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然而,若是攝取過量或是小孩對某些成分過敏,則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進而影響排便情況。

其次,腸躁症(又稱腸易激綜合症)在兒童中相對少見,但並非不可能。
腸躁症的主要特徵是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秘交替發生)等。
若小孩的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並且伴隨著排便習慣的顯著改變,則可能需要考慮這個診斷。

在您的情況中,小孩的排便頻率和性質的變化,可能是由於飲食改變、壓力或其他環境因素所引起的。
特別是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飲食習慣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腸道的健康。
例如,若小孩最近的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或是攝取過多的糖分和油炸食物,都可能導致大便變得稀軟。

此外,肚子痛的症狀也可能是腸道不適的表現,這可能與腸道的蠕動有關。
若腸道蠕動過快,可能導致食物未能充分消化,從而出現稀便的情況。
相反,若腸道蠕動過慢,則可能導致便秘和腹痛。

建議您觀察小孩的飲食習慣,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素(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
此外,若小孩的症狀持續存在,建議帶他去看專業的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健康問題,如感染、過敏或其他腸道疾病。

最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對於小孩的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定期的健康檢查也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並祝您的小孩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眼底檢查正常意味著什麼?多久做一次合適??


醫師您好關於點散瞳劑做的眼底檢查請問理論上來說,是不是每次做完後,約半年之內都可以不太需要擔心有視網膜病變之類的問題?因為個人近視度數高,所以對眼睛維護非常敏感平常一感覺有點"怪怪的",就會想是不是要去做個眼底檢查,以免發生什麼黃斑部病變之...


蔡文淵 醫師回覆-眼科
要看是否有高度近視,或有什麼症狀而定。

眼底檢查正常意味著什麼?多久做一次合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腸蠕動過快引起的症狀及緩解方法?


蔡醫師 你好:我是前篇提問吃橘子是否會刺激腸道並引發病症的那位,感謝蔡醫師前篇的解答。以下續請教蔡醫師:1.腸蠕動過快確實會引發(右)下腹悶脹、肛門悶腫感與持續想放屁感,以上的症狀不知個人解讀是否正確?如有誤還請蔡醫師指正。2.蔡醫師在前篇...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1.蠕動過快,有可能出現您所描述的症狀2.不一定都是蠕動過快所造成,也有可能是沒有排乾淨3.注意一下飲食,避免刺激性飲食4.若沒有改善,可以就診胃腸科,要排什麼檢查,應該由臨床醫師斷定.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腸蠕動過快引起的症狀及緩解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黏液便與排便習慣變化:可能是腸躁症嗎??


我大完便常感到殘便感,大出來都有黏液透明的,有時候裏急後重,只大出黏液,大便都軟軟的,一沖水就散掉,排便習慣改變,看起來沒有水,前幾天的話不是軟的,是正常的,請問是腸躁症嗎?因為我以前幼稚園都是便秘,大便都硬硬的。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症狀>3月以上才算腸燥症,宜正常飲食再觀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便秘導致大便細軟難排,是否為大腸躁症??


我想問我自從去年9月開始便秘後 我大便都沒有一次正常過 都是細細軟軟的 而且每次大便都不像之前很容易大出來上完還是感覺很想上 每天都會去很多廁所 而且我自從便秘後我每天都喝很多水 晚上有時都會聽到我的肚子咕嚕咕嚕叫 還有有想大便的感覺但是都...


蔡金記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建議至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門診看診確定,可考慮做一下糞便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