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瓣膜性心臟病?
母親有瓣膜性心臟病,醫生評估有置換的必要性。
母親前一陣子才發生充血性心臟衰竭、肺水腫、心律不整等症狀。
除傳統外科手術外,現有心導管置換心臟瓣膜技術(TAVI),但醫生說衛福部針對施行TAVI手術有年齡限制,需80歲以上的病人。
母親為76歲,但因為該手術的風險較低,術後感染較低,恢復期較短,能否藉由醫生專業建議或行政程序,申請或同意低於80歲患者施行該手術,謝謝。
凱西,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4/03/14
彙整補充說明
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可行性與風險評估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尤其是在低於80歲的患者中。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的母親76歲,且有瓣膜性心臟病,近期又出現了充血性心臟衰竭、肺水腫及心律不整等症狀,這些都是需要謹慎考量的因素。
首先,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開胸手術)通常是針對瓣膜功能不全或狹窄的患者進行的,手術的成功率相對較高,但風險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於年長患者或有其他合併症的病人。
手術風險包括出血、感染、心臟功能不全等,這些風險在76歲的患者中可能會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技術,對於高風險或不適合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來說,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TAVI手術的優點在於其創傷小、恢復快、術後感染風險較低,這些特點使得它在老年患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然而,正如您所提到的,台灣衛福部對於TAVI手術有年齡限制,通常要求患者年齡在80歲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步驟:
1. 尋求專業意見:與心臟外科醫師進一步討論您母親的具體情況,包括她的心臟功能、其他健康狀況(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以及她的生活品質和活動能力。
醫生可能會根據她的整體健康狀況,評估是否有必要進行手術。
2. 考慮第二意見:如果您對目前的醫療建議有疑慮,可以考慮尋求其他醫療機構的第二意見,特別是那些在心臟瓣膜手術方面有豐富經驗的醫院或醫師。
3. 行政程序:雖然目前TAVI手術有年齡限制,但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健康狀況提出例外申請。
這通常需要醫生提供詳細的醫療報告,說明為何這位76歲的患者適合進行TAVI手術。
4. 風險評估:在考慮手術的同時,必須仔細評估手術的風險與潛在的益處。
醫生會根據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其他檢查結果,來評估手術的可行性。
5. 病患的意願:最終,患者及其家屬的意願也是決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了解母親對於手術的看法及期望,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總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選擇需要綜合考量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及手術風險。
建議您與專業醫療團隊密切合作,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案。
希望您的母親能夠早日獲得合適的治療,改善她的生活品質。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心臟瓣膜退化治療方式及風險評估?
經醫生診斷是心臟瓣膜退化,導致瓣膜閉合不全血液逆流,目前是以藥物治療的方式為主想請問醫生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以及若進行其風險為何??並且想請問醫生,若親屬想幫病患進行醫療諮詢,需準備甚麼資料給諮詢醫生較為妥當
陳基利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目前有心導管方式進行辦膜替換,但需評估病人狀況,且健保無法給付耗材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瓣膜性心臟病:年齡、檢查頻率、飲水量與治療建議?
醫生您好:我先生35歲,近期健檢檢查出天生主動脈少一片瓣膜且已開始有輕微逆流,ef值64%,心臟冠狀動脈鈣化積分33 score(左心27),右邊頸動脈輕微栓塞,右邊頸動脈輕微血壓128/80。有幾個問題想請問醫生1.ef值是否一定會隨年齡...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您想太多了ef值64%在正常範圍 觀察即可ef值沒有隨年齡在下降 每年定期檢查就夠了每日適當飲水量? 有進有出沒什麼不舒服都好一天咖啡500cc沒什麼不行換瓣膜時間?要換心? 未來的事誰知道 別想那麼多自己嚇自己好好把現在的日子過好比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心臟功能剩32%的情況下,患者是否只能長期臥床且無法進行活動和手術??
醫生您好:請問家父80歲心臟功能剩32%,瓣膜壞死,又合併糖尿病,只能長期臥床沒辦法走動嗎?連輪椅也沒辦法坐嗎?身體虛弱也不適合作瓣膜手術,真的只剩等日子承蒙上帝招喚嗎?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32%與能不能活動及坐輪椅是2回事是否有其他疾病如中風等至於有否其他選擇端看患者及家屬之積極度有否做過心導管32%原因為何有糖尿病之病史 冠心症之機率很高把血管打通之後可能情況可改善長期臥床應不是單只有32%的問題建議可至醫學中心尋求更...>>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人工血管外科手術風險與成功率?
想請問因周邊血管阻塞(腹部至腳部主要動脈血管阻塞.病人為長期洗腎病人且7年前動過心臟繞道手術更換瓣膜)而須裝置肩部至腳部人工血管手術,危險性多高.成功機率及目前台北市各大醫院中有施行手術者為何?
侯守賢 醫師回覆-外科
手術危險性依病人之健康情況(心臟病、繞道手術及更換瓣膜術後、腎衰竭、長期洗腎中)、年齡、活動能力及其他慢性疾病之有無而異,一般而言手術本身危險性約1%以下,但因需全身麻醉,估計手術周期(peri operative)之危險性可能為0-3%,...>>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