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灌注檢查輻射?
想請問醫師:一次心肌灌注掃描大概多少毫西弗呢?很擔心,有其他的無輻射取代檢查嗎?謝謝您!
andrew,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1/07
鄭孝義 醫師回覆-核子醫學科
andrew 先生您好一次核醫心肌灌注掃描的幅射劑量約為20毫西佛左右一般來說,是不會增加致癌機率,請你不用過度擔心延誤病情反而是比較不好的選擇診斷冠心病的檢查,一般來說有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核醫心肌灌注掃描、心導管檢查其中,運動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是屬於無輻射的檢查不過檢查的準確度不如後面三種檢查至於需要用到哪項檢查,幫您安排檢查的醫師應該是最了解您病況的人您應該再跟他討論看看。
希望以上這些資訊能幫忙您祝福您身體健康
回覆日期:2021/01/07
彙整補充說明
心肌灌注檢查是一種重要的診斷工具,主要用於評估心臟的血流情況,特別是在懷疑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中。
這項檢查通常會使用放射性核素,並透過掃描技術來獲得心肌的影像。
根據目前的資料,一次心肌灌注掃描的輻射劑量大約在20毫西弗左右。
這個劑量雖然相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輻射暴露來說是較高的,但一般來說,這樣的劑量不會顯著增加致癌的風險。
醫學界普遍認為,這類檢查的益處通常會超過其潛在的風險,尤其是在需要進行心臟病診斷的情況下。
至於替代方案,確實有一些無輻射的檢查方式可以考慮。
首先,運動心電圖(Exercise ECG)是一種常見的無輻射檢查,透過監測心電圖在運動過程中的變化來評估心臟的功能。
其次,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也是一種安全且無輻射的檢查方法,能夠提供心臟結構及功能的詳細資訊。
這兩種檢查雖然不涉及輻射,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提供與心肌灌注掃描同樣的敏感度和準確性。
此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CT冠狀動脈攝影)也是一種選擇,雖然這項檢查會涉及輻射,但其劑量通常在10到40毫西弗之間,視乎檢查的具體情況而定。
這種檢查能夠提供冠狀動脈的詳細影像,幫助醫生評估是否存在狹窄或阻塞。
在選擇檢查方式時,建議您與主治醫師進行深入的討論,根據您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及檢查的必要性來決定最合適的檢查方案。
醫師會根據您的健康狀況、症狀及其他檢查結果來建議最適合的檢查方式。
最後,對於輻射的擔憂,醫學界的共識是,接受檢查的好處通常會大於輻射的風險。
重要的是,您應該遵循醫師的建議,及時進行必要的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心肌灌注檢查及其替代方案,並祝您健康平安!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亞培安素對腎臟有影響嗎?營養師的建議是什麼??
我的婆婆目前患有大腸癌之病症,在幾次診療後體重減輕許多,因此家人欲為婆婆添加營養食品,亞培安素,以均衡補充婆婆的營養;家中小姑為此詢問藥局藥劑師該營養食品是否適用於婆婆,藥劑師則是說:該食品較不適合婆婆,對其腎臟也會有所不好的影響,因此不建...
施桂梅 醫師回覆-營養教室
您好!對於腎臟功能正常之大腸癌病患,若因治療或疾病引起之食慾或吸收不佳而造成體重急遽減輕情況下,補充商業均衡營養配方(例如您們所購買的亞培安素) 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適當的攝取下,病患並不會因攝取此均衡營養配方而對腎臟有不良的副作用,反而是...亞培安素對腎臟有影響嗎?營養師的建議是什麼?-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核醫心肌血流灌注檢查的適應症及注意事項?
鍾醫師:您好!請問核醫心肌血流灌注檢查的目的,會有不適或後遺症,身體較虛弱者適合檢查嗎?須要注意什麼嗎?或什麼樣體質、特質的人不適宜進行此項檢查?感謝您的關心與回復,謝謝!敬祝健康快樂平安順心平安敬上
鐘威昇 醫師回覆-內科
在一些疑似冠狀動脈缺血性心臟病但沒有典型心絞痛症狀的病人,進行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前會以一些非侵入性的檢查加以篩選。這些檢查包括有:運動心電圖、超音波以及核醫心肌灌注掃描。核醫心肌灌注掃描是將極微量的放射性核種,經由靜脈注入人體,而隨著冠狀血流...>>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心肌灌注檢查後:該選擇CT還是心導管檢查??
日前做了「心肌灌注檢查」,報告內容如下:Abnormal dipyridamole stress TI-201 SPE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1) a mild, medium-sized...
吳學明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報告顯示有輕度的心肌缺氧,如果自費的費用負擔沒有問題,又不想做侵襲性的心導管檢查,可以做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來看冠狀動脈血管有沒有狹窄。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心肌灌注掃描與全身電腦斷層之間的檢查間隔建議?
請教ㄧ下檢驗間隔的問題9/1我做了「Myocardial Perfusion Scan 心肌灌注掃描檢查」,它是核子醫學的檢查9/16我做了全身電腦斷層掃描請教我是不是短時間內都不要做任何X光或電腦斷層,避免輻射太重
王憶芬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您好,與輻射有關的檢查目的在於提供醫療影像資訊,評估對病人帶來的醫療效益遠大於輻射風險的正當性原則,不會限制檢查的次數、劑量或頻率。聽從醫生指示接受輻射相關的檢查,是考量健康上的好處大於輻射的影響。如有疑慮,建議與醫師多做溝通後再接受檢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