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腹腔鏡+達菲林出血?
您好:請問我8/27空胚胎做了手術流掉,8/29肌腺瘤非常痛於是9/1做了單孔腹腔鏡手術,摘除肌瘤、肌腺瘤、巧克力囊腫,術後9/9打了達菲林,10/6打第二針,從手術後一直出血到現在,一直滴滴答答,中間9/22有來月經醫師有開止血藥及調經藥,但一直都沒有真正止血,仍然一直滴滴答答到現在,出血量時多時少,但都沒有到月經時的量,有照超音波醫師說傷口看起來沒異狀,請問這樣是正常嗎?
諮詢,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10/15
彙整補充說明
在您描述的情況中,您在8月27日進行了空胚胎的手術,接著在9月1日接受了單孔腹腔鏡手術以摘除肌瘤、肌腺瘤和巧克力囊腫。
術後持續出血的情況確實讓人感到困擾,尤其是在經歷了多次手術和激素治療後。
首先,術後出血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是正常的,特別是在進行了涉及子宮或卵巢的手術後。
手術過程中,子宮內膜或周圍組織可能會受到損傷,這可能導致術後出血。
根據醫學文獻,術後出血通常會在手術後的幾天到幾週內逐漸減少,但如果出血持續超過預期的時間,則需要進一步評估。
您提到的滴滴答答的出血,且量時多時少,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1. 手術後的癒合過程:手術後,子宮和周圍組織需要時間來癒合。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出血,這是因為縫合線吸收或組織再生所引起的。
2. 激素治療的影響:您提到在術後接受了達菲林的注射,這是一種促進卵巢功能抑制的藥物,可能會影響月經週期和出血模式。
達菲林的使用可能導致內膜變薄,進而影響出血情況。
3. 月經週期的影響:您在9月22日有來月經,這可能會影響術後的出血情況。
月經週期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不規則的出血,尤其是在手術後的幾個月內。
4. 潛在的併發症:雖然超音波檢查顯示傷口沒有異常,但仍需注意是否存在其他潛在的問題,如感染或血腫等。
這些情況可能不一定會在超音波檢查中立即顯示出來。
基於以上因素,持續的出血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正常的,但如果出血量持續不減,或伴隨其他症狀(如劇烈腹痛、發燒等),建議您儘快回診,讓醫師進一步評估。
醫師可能會考慮進一步的檢查,如血液檢查或影像學檢查,以確定出血的原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最後,請務必遵循醫師的建議,並定期回診以監測您的恢復情況。
持續的溝通和跟進是確保您健康的重要步驟。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避孕器裝置後持續出血,該如何處理??
醫師你好:我在9月21日到醫院裝避孕器(母體樂)後,一直有出血現象,過兩個禮拜(10月5日)再到醫院回診,並取出避孕器(因稍有掉落,之前裝避孕器也曾如此)。原以為取出「元兇」後,應該就不再出血,結果還是一樣,也就是說從9月21日到現在(10...
吳宗城 醫師回覆-婦產科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 婦產科 吳宗城主任回覆阿惠您好:1、裝置避孕器出,取出避孕器後,吃1~2天子宮收縮藥物應該就會止血。2、您的出血應該還有其他原因加在一起吧!(可能是肌腺瘤、子宮內膜肥厚、荷爾蒙失調...等)3、在檢查報告出來之前,還...避孕器裝置後持續出血,該如何處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子宮切除後的腸道問題:是否需要開刀??
五年前因子宮肌瘤將子宮切除,近兩年上廁所都要靠軟便藥及甘油球,現劑量越來越重,最近到醫院做鋇劑攝影及大腸境檢查,醫生說我的腸道較彎曲由其是在乙狀結腸部位,還有腸沾黏,但腸道沒有其他異狀及阻塞,我因很久都無法正常排便,沒用藥物就無法排,左下腹...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腸沾黏的確是很麻煩的問題,也的確沒有人在開刀的,除非沾黏造成腸阻塞,否則都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因為手術治療有可能造成再度沾黏而使情形惡化,妳說沒用藥物就無法排便,意思是有服用藥物就沒問題,若是如此建議妳規則服用藥物一段時間,清淡飲食並維持良好...子宮切除後的腸道問題:是否需要開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腔鏡術後持續出血是否需立即回診??
黃醫師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我10/24號手術腹腔鏡手術巧克力囊腫及子宮肌瘤切除,11/13mc來了10天後就停止出血了,但過了5天後又開始少量出血,護墊的量出血已經一周,想問一下這需要提早回診給醫生看一下嘛,還是可以再觀察??很困擾!
黃建中 醫師回覆-婦產科
10/24號手術腹腔鏡手術巧克力囊腫及子宮肌瘤切除,11/13mc來了10天後就停止出血了,但過了5天後又開始少量出血,護墊的量出血已經一周,想問一下這需要提早回診給醫生看一下嘛,還是可以再觀察??Ans: 提早回診給醫生看一下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後持續出血及腹部不適?
醫生您好子宮內膜異位,進行腹腔鏡手術,在開刀過程中,因腫瘤過滑且深取不出,又再加開傳統剖腹,發現有顆巧克力囊腫一併拿掉。術後一直有出血狀況,回診問醫生,說一個月內都正常,因為子宮有切開過,裡頭縫線吸收,還要看組織細胞癒合情況。現在已經一個月...
曹國桃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應該是子宮的傷口未癒合,再觀察即可,建議由原婦產科醫師診治。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