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芬的問題?
醫生您好兒子喉嚨痛去看醫生,沒有發燒,醫生開了依普芬備用當退燒藥。
昨天因為有事情,給親人帶,親人在兒子未發燒的狀況下餵了依普芬7ml三餐,兒子目前19kg,打去原本開藥的診所,護理師說沒有關係多喝水即可。
目前兒子無異狀,距離前次喝依普芬已經超過12小時,體溫也是36度正常,想請教醫生有關係嗎?
需要留意什麼呢?
謝謝
Wendy,0~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10/22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首先體重19公斤,依普芬7ml並無過量。
依普芬主要在兒童是用在退燒和止痛,喝多或過量可能會有胃部不適副作用,但只喝三次我想應不至於有什麼不良的反應。
大概就是觀察有無低體溫和腹部不適。
回覆日期:2021/10/22
彙整補充說明
使用依普芬(Ibuprofen)作為退燒藥時,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劑量和使用時機。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的兒子在未發燒的情況下服用了依普芬,每餐7ml,這在劑量上是相對安全的,因為依普芬的劑量通常是根據體重來計算的。
對於19公斤的兒童,依普芬的安全劑量範圍通常是每公斤體重5-10毫克,每6-8小時可服用一次,且每日不應超過40毫克每公斤。
因此,您兒子在這種情況下的劑量並不算過量。
不過,儘管目前兒子沒有出現異常情況,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觀察副作用:依普芬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痛等。
如果您的兒子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止用藥並諮詢醫生。
2. 水分補充:依普芬可能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負擔,尤其是在脫水的情況下。
因此,確保兒子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攝取是非常重要的。
3. 避免長期使用:依普芬應該在必要時使用,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對腎臟和肝臟造成損害。
若未來需要長期使用,建議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4. 發燒的定義:發燒的定義通常是體溫超過37.5°C(腋下測量)或38°C(肛門測量)。
如果未來兒子出現發燒,應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退燒藥,並注意觀察發燒的原因。
5. 用藥時機:依普芬主要用於退燒和止痛,若兒子沒有發燒或疼痛,則不建議隨意使用。
使用退燒藥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不適,而不是單純為了降低體溫。
6. 醫療諮詢:若有任何疑慮或不適,建議及時聯繫醫生或藥師,獲取專業意見。
總結來說,您兒子目前的情況看起來是安全的,但仍需密切觀察他的狀況,特別是有無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
如果未來有任何疑慮或問題,請隨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幫助。
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觀察,能夠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精神科相關:警惕!景安寧副作用及服用注意事項?
想請問景安寧的副作用有哪些?目前醫生是說當焦慮發生時再吃一顆,同時我有服用克憂果,因為剛服用克憂果的前幾天,全身無力甚至肚子痛想吐至急診室就診過,之後幾天也一直伴隨著想吐感,那種感覺很害怕但是最近又有焦慮發生,害怕吃了之後會產生跟服用克憂果...
黃嘉彬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因為克憂果是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所以部分人服用會有腹部不適的副作用。而景安寧為苯二氮平類藥物,部分人會出現的副作用為鎮靜、嗜睡、頭暈的副作用,藥理作用和克憂果不一樣。服用後建議不要駕駛,或是操作具危險性的機具。精神科相關:警惕!景安寧副作用及服用注意事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腸病毒引起的水泡與紅疹:治療與預防?
我大女兒上星期五有腸病毒症狀,小兒子也在星期日確診,但大女兒在這禮拜三喉嚨破洞已痊癒,兒子也同時食量變好。但兒子腳有很大顆的水泡,請問會自行消失嗎?(目前在家走路都沒問題,沒有去抓或是因為水泡哭)他們這週都在家裡,若繼續待在家,還會被腸病毒...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腸病毒感染手腳的水泡,兩個禮拜後就會自行消失了,也不會有疤痕。腸病毒共有60幾型,所以得過一次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會受到其他型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感染兩個禮拜後就會自行痊癒了,跟身上紅疹多寡無關。腸病毒引起的水泡與紅疹:治療與預防-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幼兒發燒用藥全攻略:選擇與使用注意事項?
您好:我是位保姆,常與幼兒接觸,幼兒發燒時而發生,因此想了解幼兒發燒用藥大概有那哪些?在用這些藥物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謝謝!
吳惠玲 醫師回覆-藥物
您好!首先,應為延遲回答問題,向您致歉。幼兒退燒藥之中,Aetaminophen(如普拿疼)只有退燒效果而無抑制發炎的作用,長期過量使用容易產生肝、腎副作用。而Aspirin用於小孩會引起雷氏症候群,不建議作為小兒退燒藥,其他非類固醇抗發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新生兒使用Aspirin退燒是否安全??
侯藥師您好:小女未滿月前即帶去a診所看診,醫師診斷為感冒發燒,開出藥單Nicainamide及aspirin。此為一日四次用藥,另有一紅包成份未明。本人搜尋過貴站過往咨詢提到aspirin不建議做為小兒退燒藥,甚為擔心。想請問藥師,新生兒這...
侯芳敏 醫師回覆-藥物
您好:1,發燒的定義* 肛溫(耳溫)超過38℃或腋膃超過37℃* 腋溫最低, 肛溫最高. 腋溫比肛溫(耳溫)低1℃, 腋溫比口溫腋溫低0.5℃* 千萬不要只用手去感覺小孩有否發燒2. 發燒的原因及注射事項* 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