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折後肌肉萎縮與彎曲困難的處理方法-骨科

分享到:

髕骨骨折?


醫師您好,本人一月一號發生車禍,髕骨粉碎性骨折大約6.7塊,手術後髕骨有用兩隻鋼釘跟鋼絲固定,因為前期怕痛,所以沒什麼做運動,導致肌肉萎縮,滿兩個月後,因為自行彎曲只能30度,回診時醫生說有沾黏,所以醫生徒手幫我折到90度,目前快要三個月了,因肌肉萎縮沒力氣只能彎到大約60度,但別人幫忙彎曲能到90度,在彎曲下去可能怕疼痛只能到90度,該怎麼辦?
有需要去手術室進行麻醉強制彎曲嗎?
還是有什麼比較不痛的訓練能幫助我練習增加彎度?
感謝醫師回覆



林先生,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2/03/21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需要繼續做復健治療通常髕股股著慢慢做復健有可能恢復的疼痛的時候需要吃些抗發炎的止痛藥這樣做復健才比較容易進行



回覆日期:2022/03/21

彙整補充說明


髖關節骨折後的肌肉萎縮與彎曲困難是常見的後遺症,尤其是在手術後的初期,由於疼痛和活動受限,患者往往會減少運動,這會導致肌肉萎縮和關節活動度的下降。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手術後的復健過程中遇到了彎曲角度受限的問題,這是需要積極處理的情況。

首先,對於肌肉萎縮的問題,您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肌力訓練。
這可以包括股四頭肌的強化運動,例如坐姿抬腿、腿部伸展等,這些運動可以幫助增強大腿前側的肌肉力量,進而改善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
您可以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這些運動,以確保動作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其次,針對彎曲困難的問題,您可以考慮進行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這包括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
被動運動是指在他人的幫助下進行的關節活動,例如由物理治療師協助您進行膝關節的彎曲和伸展。
主動運動則是您自己努力去做的運動,這需要在疼痛可接受的範圍內進行,逐漸增加活動的範圍。

在復健過程中,疼痛是常見的問題,但不應該成為您運動的絆腳石。
您可以在運動前使用熱敷來放鬆肌肉,並在運動後進行冷敷以減少腫脹和疼痛。
此外,適當的止痛藥物也可以幫助您減輕運動過程中的不適感。

關於是否需要進行麻醉強制彎曲的手術,這通常是最後的選擇。
如果您的情況在物理治療和自主運動的幫助下仍然無法改善,您可以與醫生討論這個選項。
手術雖然可以立即改善關節的活動度,但也可能帶來其他風險和併發症,因此需要謹慎考慮。

最後,持續的復健是非常重要的。
建議您定期回診,並與物理治療師密切合作,制定一個個性化的復健計畫。
這樣不僅能幫助您恢復關節的活動度,還能增強周圍肌肉的力量,減少未來再次受傷的風險。
通常,復健的過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耐心和持續的努力是關鍵。
希望您能夠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活動!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髖關節術後:生活常見問題與建議?


醫師您好,家人大約一個月前因車禍造成左側髖臼閉鎖性骨折、左側髖部脫臼。手術放了兩片鋼板,但前幾天回診主治醫生說骨頭有點跑掉,請他要好好注意讓手術的腳不要出力,避免之後得置換人工骨。1.主治醫師有囑咐別爬樓梯,但家人堅持回樓上房間睡覺。他目前...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1. 最好不要爬樓梯2.吸菸會影響骨折的癒合3.坐著沒有太大的關係4.軟硬適中的比較適當5.適當的運動是好的 做太多反而會肌肉痠痛的

髖關節術後:生活常見問題與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股骨骨折後遺症:髖關節外轉角度受限與治療方法?


醫師您好,我在5年前車禍導致左邊股骨幹骨折(斷在正中間),目前已痊癒,髓內釘也取出來了,但後續因為膝蓋韌帶的問題多次手術及復健到現在。在復健的時候物理治療師發現,我的髖關節外轉角度受限很多,大概轉到正常腳的一半就會卡住無法再下去,這也導致我...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1.可能是 關節攣縮 或者是肌肉的問題2.有可能 也可能因為疼痛不敢活動造成的3.做復健4.有可能5.長短腳如果超過四公分才需要手術治療,相差不多的話用鞋墊來補足

股骨骨折後遺症:髖關節外轉角度受限與治療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腿不能彎:髖關節閉鎖性脫臼後的康復方法?


施醫生您好:我朋友在去年底發生車禍,急診送去醫院,醫生說是右側髖關節閉鎖性脫臼,在急診的時候有大全身麻醉,把骨頭喬回原位,但是到現在大腿還是不能彎…蹲下、盤坐、絆倒腳都會痛,跑步和走路則是不會痛,右腿無法舉的很起來,可是複診的時候醫生有照X...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髖關節脫臼復位大約要三個月之後才會復原或許須要做一些復健讓它慢慢恢復如果很痛還是要吃藥治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折後膝關節攣縮的復健方法及治療方案?


感謝您百忙中抽空答覆我的問題,您的來信提到要積極的做復健,才能增加彎曲的角度,請問一、有哪些復健的方法,請具體的描述?二、您提到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治療上比較困難,是否已是定局?在骨科醫學上我可尋求哪些治療與幫助?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必須到復健科去請復健科醫師評估,採取熱敷、水療或關節授動等等方式才行,自己做復健可能達不到效果。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