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常備藥品問題?
近日新聞常報藥師公會建議民眾準備「六大常備藥品」,若真的確診輕症,這些藥品(抗組織胺、乙醯胺酚)是必須服用的,還是只是輔助「肺炎口服藥」而已?
若身體無太大異狀,就可以不用吃藥,多休息喝水也可以?
因過往習慣,若不是太嚴重,都是讓身體自行康復(吃維他命bc,多喝水休息,發燒就定時量測體溫),但有點不太了解這次常備藥是否是必須的?
自己與同住家人都已打過三劑疫,另外謝謝醫生的回答。
Kelly,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4/28
彙整補充說明
新冠肺炎的常備藥品在疫情期間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當確診輕症時,許多人對於這些藥品的必要性和使用方式感到困惑。
根據藥師公會的建議,準備「六大常備藥品」的確是有其必要性,這些藥品主要是用來緩解症狀,而不是直接治療病毒本身。
首先,這些常備藥品通常包括抗組織胺、乙醯胺酚(也就是對乙醯氨基酚,常見的退燒藥)、止咳藥、消炎藥等。
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針對新冠肺炎可能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等。
當確診輕症時,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輕不適感,讓患者能夠更好地休息和恢復。
然而,若身體無太大異狀,確實可以選擇不立即用藥,尤其是對於輕微症狀的情況。
許多醫學專家建議,若症狀輕微,患者可以選擇多休息、補充水分,並觀察病情的變化。
這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面對病毒感染時,通常會自行啟動並進行抗擊,這也是許多人過去習慣的做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症狀持續惡化或出現高燒、呼吸困難等情況,則應該及時就醫,並考慮使用醫師開立的抗病毒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案。
尤其是對於高風險群體(如年長者或有基礎疾病者),即使是輕症,也應該謹慎處理。
在使用常備藥品時,建議遵循以下幾點:
1. 諮詢專業意見: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最好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了解用法用量,避免不當使用。
2. 觀察症狀:定期監測自己的症狀變化,若有惡化情況,應立即就醫。
3.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這些都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加速康復。
4. 注意衛生防護:即使已接種疫苗,仍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交叉感染。
總結來說,雖然常備藥品在新冠肺炎的輕症管理中是有其必要性,但是否需要立即使用,則取決於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症狀表現。
若身體狀況良好,適度休息和自我觀察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式。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新冠肺炎的常備藥品及其使用方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新冠肺炎快篩陽性後的治療與康復策略?
Hi 洪醫師,您好。我是昨日有提問的患者,剛剛PCR結果出來了⋯⋯是陽性SARS-Cov-2 Gene RdRp:23.25SARS-Cov-2 ORF 1ab:21.26今天第二天,持續服用「triprolidine HCI 2.5mg、...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目前確實有一些藥物可以使用包括 在輕症病患 但是高危險群患者 例如年紀大於65歲 可以使用單株抗體血氧下降病患 可以使用瑞德西韋較嚴重病患 可以使用類固醇和IL6抑制劑...等等不過這些都需要醫師評估開立至於清冠一號雖然有食藥署核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非典型肺炎症狀與防範措施?
有關非典型肺炎症狀`相關衛教常識及防範作為.
陳家玉 醫師回覆-流感諮詢
林先生,您好:非典型肺炎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sdrome)有哪些症狀?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15日發布,一週來已有150多起的疑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Sever...>>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在家拿藥:如何在SARS期間為長者取得慢性疾病所需的藥物??
請問一下......最近因為sars的流行,許多人因而不敢到醫院去就醫,那像老人家有慢性疾病的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人,是否有方法可以不用到醫院,就可以拿到藥呢??(我有聽說可以用郵政劃播的方式可以拿到藥,請問是否真實嗎??如果是真的那我們應該...
李偉強 醫師回覆-復健科
本院目前服務有連續處方箋之病患;若您有連續處方箋可將附50元回郵信封寄至桃園市中山路1492號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掛號室徐小姐收。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敬祝安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衛生紙使用風險: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蕭主任您好稍早我帶了奶奶去耳鼻喉科看診主要是因為他的耳朵會癢,奶奶因為有鼻水我本來要從包包拿衛生紙給她用但是她自己從醫生診間內的衛生紙抽了擤,因為他坐在診療椅上了剛好旁邊抽起來,想請問醫生這樣會有可能那些衛生紙上有細菌病毒掉落嗎,雖然奶奶自...
蕭永薰 醫師回覆-家醫科
文馨小姐閣下:1.武漢肺炎的傳染途徑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現在對潛伏期的估計大多是1到14天,最常見的是5天左右。其臨床表現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乾咳、發燒、乏力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少部分以味嗅覺喪失或...>>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