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細小或是不成形?
醫生你好 大概這兩個月大便都是比較細小或是不成形有時還會水便 有意識的時候已經大不出那種大根的大便 大便顏色黃褐色看起來是正常的 一天上廁所的次數也好幾次(看吃的量) 還有吃完東西就會想拉 請問這是甚麼問題 還有請問這樣該看腸胃科嗎 看的話要照胃鏡或腸鏡嗎
小皮,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2/08/19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建議注意飲食,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依你的年紀與症狀最常見可能為腸燥症。
建議注意飲食衞生,有壓力要抒壓,適度運動,水份及纖維攝取,養成排便好習慣,如仍沒改變,糞便檢查,必要時胃腸鏡檢查。
如有發焼、心悸、體重減輕,血便現象則要速就醫。
祝 健康!
回覆日期:2022/08/19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情況,大便細小、不成形,並且有時會出現水便,這些症狀可能與腸道的功能性問題有關。
首先,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腸道蠕動異常、飲食不均衡或壓力等因素引起的。
您提到的「吃完東西就會想拉」的情況,可能是腸道對食物的反應過於敏感,這在某些人身上是常見的,特別是有腸躁症(又稱腸易激綜合症)的人。
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通常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症狀。
這種情況下,腸道的運動可能會變得不規則,導致大便的形狀和質地發生變化。
您提到的便便細小且不成形,可能是因為腸道在排便時的運動不協調,導致糞便未能正常形成。
關於是否需要就診腸胃科,建議您可以先諮詢腸胃科醫師。
醫師會根據您的症狀進行詳細的評估,並可能建議進行一些檢查,例如糞便檢查,以排除感染或其他潛在的問題。
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可能會建議進行腸鏡檢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腸道的健康狀況。
在就診之前,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來改善您的情況:
1. 飲食調整: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例如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物,這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和排便的規律性。
避免油膩和辛辣食物,這些可能會刺激腸道。
2. 保持水分:確保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這對於保持糞便的正常形狀和質地非常重要。
3. 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便秘的情況。
4. 壓力管理:壓力可能會影響腸道的功能,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冥想或深呼吸,可能會有所幫助。
5. 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這有助於改善腸道的健康。
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後,您的症狀仍然沒有改善,或者出現其他如體重減輕、血便等更嚴重的症狀,則應儘快就醫。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鬆軟不成形的大便和頻繁的屁:是否需要看腸胃科??
醫師您好,這幾個月來我的大便常常都很鬆軟甚至不成形,平日早上常常急著大便,但奇怪的是假日都不太會便急,屁放的很多。請問這樣的症狀算是腸臊症還是需要其他的檢查?這一陣子有在吃中藥調理但還是擔心需不需要進一步找西醫檢查腸胃?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應是一般腸臊症,放鬆心情,避免不適應/易產氣食物,可再觀察。鬆軟不成形的大便和頻繁的屁:是否需要看腸胃科?-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長期不規律排便、大便不成形可能是腸道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嗎??
有映像是2/8開始大便都不成型(每天只會上1-3次廁所),有時鬆散有時很水或是泥狀,途中有大便成型過但就大概1-1.5公分左右,後續又繼續不成型,肚子不會痛,2/14跟2/19看過醫生是說腸道有脹氣,今天目前我的大便逐漸成形但是小條片段狀的...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可以到肝膽腸胃科就診檢查評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便型態改變與腸道健康?
醫生您好 我這兩個月以來每次大便都偏細 寬度大概1.5cm 幾乎每條都短短的 大概8公分 以前的是又粗又長 在大了好幾條的同時 還會大出更細更短 只有一小撮的那種 加上常便秘 便祕已經有兩年左右了 但大便型態的改變是最近才有的 由於在大便...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便秘及排便相關問題,看大腸直腸科或是肝膽胃腸科都可以,兩科都可以排大腸鏡。直腸病灶有時會造成糞便形狀改變,但大部份還是飲食及腸道功能性的問題。建議先增加水分及膳食纖維的攝取,適度運動增加下半身肌力及促進腸胃蠕動,放鬆心情避免熬夜,補充益生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便便變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請問醫師:我先生前三個月曾腸胃炎.到醫院檢查.照了胃鏡.檢查報告出來說有幽門桿菌.吃了一週的藥之後.仍然有腹瀉情形.停藥之後至今大便情形仍以軟便.要不就是細又長.比小嬰兒的還細呢.一個月前有做吹氣檢查說是要看是否有幽門桿菌殘留.三週前又腹痛...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回覆:您好1. 大便習慣改變,可看腸胃內科,安排大便潛血檢查,必要時安排下消化道檢查。2. 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潰瘍有關。內科林明慧醫師敬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