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癒合問題?
醫生您好,我在四個月前將安置了五年的人工血管從左胸上方、鎖骨下方摘除,之後在兩個禮拜內因為要幫忙照顧姐妹的小孩不慎被小孩推打了兩次傷口,當時有感到疼痛,卻沒有多想。
接著一個月過後,傷口表面已經癒合只剩疤痕,但是後來疤痕裡面跟周遭範圍偶爾會突然疼痛,輕輕一壓也會有明顯痛感,平時是沒什麼感覺,但偶爾突發疼痛有點困擾,想請問這是內部癒合不全,還是其他問題呢?如果放著的話會隨著時間慢慢自行恢復至正常嗎?
毓舒,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4/02/27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提到的人工血管摘除後的傷口癒合問題與疼痛,首先要了解傷口癒合的過程及相關的生理反應。
在您摘除人工血管後,傷口的癒合通常會經歷幾個階段,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
一般來說,傷口在術後的兩週內會形成結痂,並開始癒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組織會逐漸成熟,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您提到的疤痕內部及周圍偶爾出現的疼痛,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神經痛: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對周圍的神經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術後出現神經痛。
這種疼痛通常是間歇性的,並且可能在活動或觸碰時加劇。
2. 疤痕組織的形成:疤痕組織的形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硬化或緊繃的感覺,這也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組織會逐漸變得柔軟,疼痛感也會隨之減輕。
3. 內部癒合不全:雖然您提到傷口表面已經癒合,但內部的癒合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如果在術後的活動中不慎受到撞擊,可能會影響到內部的癒合進程,導致疼痛感加劇。
4. 肌肉或韌帶的緊張:在手術後,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可能因為長期的限制活動而變得緊繃,這也可能導致疼痛。
針對您的問題,這種偶爾的突發疼痛在術後的幾個月內是相對常見的,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改善。
建議您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措施來促進癒合和減輕疼痛:
- 適度活動:雖然需要避免劇烈運動,但適度的活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僵硬感。
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輕柔的伸展運動,但要避免過度拉扯傷口。
- 熱敷:在疼痛發作時,可以使用熱敷來放鬆肌肉,減輕不適感。
- 定期回診:建議定期回診,讓醫生評估傷口的癒合情況,並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如感染或其他併發症。
- 心理支持:術後的疼痛和不適可能會影響到心理狀態,適當的心理支持和放鬆技巧也有助於改善整體的恢復過程。
總之,您的情況在術後幾個月內是相對正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感應該會逐漸減輕。
如果疼痛持續或加劇,建議您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意見和治療。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骨質密度標準值對照表:如何判斷骨質健康??
骨質密度的數值是否有標準值的對照表因為我不瞭解我的骨質密度是否屬正常範圍
黃明德 醫師回覆-家醫科
測量方式有好幾種,但是,一般正常值在-1以上者,可視為正常低於-1者則須與年齡曾及個人以往之檢查值比較。骨質密度標準值對照表:如何判斷骨質健康?-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5歲孩童蛀牙抽神經後的處理方式及後遺症?
醫師 您好:我的小朋友,今年滿5歲。他有一顆註牙了,帶他去看牙齒,醫師說,已經傷到神經了,我一直以為會痛,才是傷到神經(沒有聽到小朋友說牙齒痛)。醫師說:要抽神經,不建議補牙。我的問題是:5歲抽神經,神經會再長出來嗎?若不會長出來,後續處...
曾光暉 醫師回覆-牙科
先生您好:在這邊先回復您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如下:五歲小朋友因蛀牙傷到神經,有可能引起牙髓神經發炎或牙齦神經壞死,如果是壞死,則牙齒可能不會痛,但仍建議抽神經治療,以免牙床產生濃枹,神經抽完後用藥物將神經管填充起來,如果是乳牙,可以保留讓他自...5歲孩童蛀牙抽神經後的處理方式及後遺症-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右腳踝血管縫合後出現水腫和疼痛,該如何處理??
醫師你好!我一個月前右腳內側腳踝被玻璃割傷,割到血管而大量出血,有去醫院血管縫合,現在傷口癒合了,右腳掌卻有水腫狀況時而腫痛。現在走路也會一拐一拐的(擺咖)。請問需要注意那方面或復健?
許凱熙 醫師回覆-外科
不好意思,因信件轉寄過程相關因素較晚回覆.右腳掌割傷縫合術後有水腫現象表示局部循環尚未復原,可使用熱敷促進循環,避免激烈或長期運動;腫痛則是發炎反應或傷口疤痕之神經痛,但也必須排除感染之可能性,建議到原診治醫療院所回診檢查,必要時服用口服消...>>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術後症狀:腋下傷口硬化與抽痛?
黃醫師你好:我的右胸側邊腋下約5公分因為血管瘤而開刀取出,開刀完大約三週,我覺得傷口付近硬硬的,有時還會有一點抽痛,手在活動時感覺緊緊的,例如向上舉伸直。想請問一下黃醫師的是,這會慢慢的改善嗎?還是以後都這樣?我需要做什麼嗎?PS:我開刀完...
黃俊雄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應該是正常現象.應會慢慢改善,若仍有問題,建議回到您手術醫師門診追&<a href="https://adoctor.tw/article/36394">#36394</a>;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