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畸胎瘤?
劉醫師您好,即將在29號畸胎瘤的腹腔鏡手術。
目前正在了解減少沾黏和疤痕的部分。
在此想詢問如果像我是左側卵巢畸胎瘤的腹腔鏡手術(如化驗為惡性則轉為傳統開腹)是會經過或碰到哪些器官導致較有機會沾黏呢?
想了解有沒有什麼是病人自己可以做的,來減少沾黏的可能性。
另外也想詢問術後傷口的照顧,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減少疤痕的產生。
謝謝!
Ella,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4/04/16
劉馥萍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手術沾黏及疤痕形成都是傷口癒合的自然過程, 除了開刀減少傷口破壞程度如果病人保險有給付或經濟可以負擔,額外的防沾黏產品或除疤產品也是個選項。
開刀是人生中的大事情, 以及每間醫院的防沾黏及除疤產品都不同,建議與自己的婦科醫師在術前好好討論有什麼防沾黏產品及除疤產品可供選擇。
以下網址為台大醫師的衛教文章提供作為參考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532.html
回覆日期:2024/04/16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即將進行的腹腔鏡手術,減少術後沾黏及疤痕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和相關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減少腹腔鏡手術後沾黏的方法
1. 手術技術:選擇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因為手術技術的熟練度會影響到組織的損傷程度。
腹腔鏡手術本身相對於傳統開腹手術,對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因此沾黏的風險相對較低。
2. 使用防沾黏產品:在手術過程中,醫師可能會使用一些防沾黏的產品,如防沾黏膜或液體,這些產品可以有效降低術後沾黏的風險。
雖然這些產品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不會沾黏,但可以顯著減少發生的機率。
3. 術後活動:術後早期適度的活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沾黏的風險。
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進行一些輕度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不動。
4. 飲食調整:術後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油膩及辛辣食物,這樣可以減少腸道的刺激,降低腸沾黏的風險。
可能碰到的器官
在進行左側卵巢畸胎瘤的腹腔鏡手術時,可能會接觸到的器官包括:
- 卵巢:手術的主要目標。
- 輸卵管: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切除卵巢時。
- 子宮:若手術需要進一步處理。
- 腸道:特別是小腸和大腸,因為它們位於腹腔內,可能會因手術而受到影響。
減少疤痕的方法
1. 傷口護理:術後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更換敷料,避免傷口接觸水,直到醫師確認傷口癒合良好。
2. 使用除疤產品:在傷口癒合後,您可以考慮使用一些除疤膏或美容膠,這些產品能幫助改善疤痕的外觀。
使用時,應遵循醫師的建議,並在傷口完全癒合後再開始使用。
3. 避免陽光曝曬:術後的傷口在癒合期間應避免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因為紫外線會使疤痕變得更加明顯。
可以使用防曬霜或穿著長袖衣物來保護傷口。
4. 定期回診:術後定期回診,讓醫師檢查傷口的癒合情況,及早發現可能的問題。
總之,術後的護理和生活習慣對於減少沾黏及疤痕的形成非常重要。
建議您在手術前與您的醫師詳細討論,了解所有可行的選項,並在術後遵循醫師的指導進行護理。
祝您手術順利,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子宮腺肌症切除後能否申請重大傷病卡??
醫師你好:我媽媽之前因為子宮腺肌症切除子宮,請問子宮切除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嗎??
李光漢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據我所知是不符,您可向健保局確認.署立新竹醫院 婦產科子宮腺肌症切除後能否申請重大傷病卡?-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腔鏡手術後的沾黏問題與腸胃機能?
柯醫生:我想請問一下就是我在兩三年前因為卵巢有巧克力囊腫所以用了腹腔鏡手術把囊腫拿掉,當時也有請醫生放那個不會沾黏的一個液體的東西,這真的就不會沾黏嗎?這會影響我的腸胃機能嗎?我要怎樣確認沒有沾黏呢?沾黏會有什麼不舒服感嗎?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防沾黏薄膜可以降低腸沾黏的發生,但是並不是使用後就百分之一百沒問題,臨床上還是會看到使用後仍發生沾黏的個案,只要沒有腹脹腹痛或是排氣解便障礙,建議妳不要過度憂慮,若有不適的情形,再請醫師診視不遲。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腔鏡術後傷口照護與癢癢困擾?
吳醫師您好:我在一個多月前做了單孔腹腔鏡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一週後回診醫師也說可以把防水膠搓洗掉,可是我不敢,大概三週後確認傷口按壓不疼痛才手動搓掉防水膠。結果發現防水膠部位的皮膚非常癢,因為不是傷口就沒有太在意,後來抓到破皮了。加上除掉防...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我沒看到病灶,不確定正不正常,請就近看一下皮膚科,確認真正問題較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腔鏡術後肚臍傷口癒合與保養?
原本肚臍是凹進去的,腹腔鏡手術後(目前已經過了一個月),肚臍的傷口變成看起來像有小肉瘤打結的感覺,週圍還有點黑黑的(不好看也有點恐怖)請問能在肚臍裡塗除疤膏或是使用美容膠之類的嗎?或是會建議都不要在線味肚臍的傷口?如果需要使用除疤產品,肚臍...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手術後一個月,傷口可能仍處於再塑型的階段,建議保持傷口乾淨乾燥,定期回診追蹤,待開刀醫生評估傷口穩定後再使用除疤產品。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