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痰導致的併發症及預防方法?
想了解有關抽痰方面的注意事項.抽痰導致的併發症有那哪些?又要如何預防.
Canly,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4/10/23
簡林楨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有關抽痰方面的注意事項及併發症,並如何預防,回答如下:1.抽吸後應給予100%的氧氣1分 , 以預防抽吸之併發症( 視病人的情況 )2 抽吸管大小成人10-14Fr兒童8-10Fr 嬰兒5-8Fr3 抽吸機壓力 (1)壁式 成人12-15cmHg兒童8-12cmHg嬰兒6-8cmHg(2)活動式 成人5-10cmHg兒童0-5cmHg4 插管深入口鼻約6-8吋氣切管約5吋氣切內管約8-12吋5 抽吸瓶 每日定時以肥皂,清水洗淨後,放入約200ml自來水,加入少許3%Lysol6 當抽吸瓶內液面高度超過1/2時,應立即更換,以避免影響抽吸之效果注意:1.如抽吸壓力過強,氣管黏膜易損傷造成出血2.抽吸前後須給予足夠的氧氣,避免造成缺氧不適3.抽痰過程須保持無菌以免造成感染如實際操作仍有困難,請與當地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居家護理人員諮詢!
回覆日期:2004/10/23
彙整補充說明
抽痰是一種常見的醫療程序,主要用於清除呼吸道內的痰液,特別是在病人無法有效咳出痰液的情況下。
雖然抽痰可以幫助病人改善呼吸狀況,但這個過程也可能伴隨著一些併發症,因此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及預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抽痰的併發症
1. 氣管黏膜損傷:抽痰過程中,如果使用的抽吸管過大或抽吸壓力過強,可能會造成氣管黏膜的損傷,導致出血或疼痛。
2. 感染:在抽痰過程中,如果未能保持無菌操作,可能會引入細菌,導致呼吸道感染。
3. 缺氧:抽痰時如果未能適當給予氧氣,可能會造成病人缺氧,特別是在抽痰過程中病人可能會感到不適或焦慮。
4. 心律不整:在抽痰過程中,刺激到氣管或喉嚨可能引起迷走神經反射,導致心率變慢或心律不整。
5. 氣胸:在極少數情況下,抽痰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氣胸,即空氣進入胸腔,影響肺部的擴張。
預防方法
1. 選擇合適的抽吸管:根據病人的年齡和體型選擇合適的抽吸管大小,成人通常使用10-14Fr,兒童8-10Fr,嬰兒5-8Fr。
2. 控制抽吸壓力:使用壁式抽吸機時,成人應控制在12-15 cmHg,兒童8-12 cmHg,嬰兒6-8 cmHg;活動式抽吸機則應更低,以避免對氣管造成過大壓力。
3. 保持無菌操作:在進行抽痰前後,務必保持手部和器具的清潔,並使用無菌技術,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4. 適當給氧:在抽痰前後,應給予病人足夠的氧氣,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有呼吸困難的病人,以避免缺氧。
5. 定期檢查抽吸瓶:抽吸瓶應每日清洗,並在液面高度超過1/2時立即更換,以確保抽吸效果。
6. 監測病人狀況:在抽痰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若出現不適或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並尋求醫療協助。
7. 教育與訓練:對於家屬或護理人員,應接受專業的抽痰技術訓練,確保他們能夠正確、安全地執行此項操作。
結論
抽痰雖然是一項必要的醫療程序,但其潛在的併發症不容忽視。
透過適當的技術、無菌操作及病人監測,可以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若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隨時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以確保病人的安全與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頻繁抽痰對病人的影響及適當抽痰次數?
我阿公因為肺炎的關係住院,他現在沒有自咳的能力,所以需要靠抽痰來幫助他排除過多的痰.現在在醫院是有請一個看護24小時照顧,可是看護很常幫阿公抽痰,甚至1.5小時抽了3次,看到阿公都很痛苦的感覺,我想請問這麼頻繁的抽痰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嗎?一...
蔡東啟 醫師回覆-家醫科
1.抽痰次數並沒有訂定標準次數,病患如果有氣切管而且痰量多及喘,建議每小時抽二至三次及加強拍痰,如果痰量不多及不喘,建議每二小時一次及加強拍痰.2.抽痰次數過於頻繁或過於用力,多少易使氣管血管破裂而出血.頻繁抽痰對病人的影響及適當抽痰次數-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腦出血後的復原與治療:問題與解答?
醫師您好,我父親五天前突然右側無法活動,當下緊急送醫,斷層結果為腦出血,血塊大約大拇指指甲大小,急診醫師給予藥物跟點滴治療,說明沒有開刀必要,等血塊自行吸收。三天前出了加護病房,中風後的第三天已經可以用一隻手自行吃飯,第四天癱瘓側已經可以自...
張峻瑋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1.血塊吸收約需2-3個禮拜。2.重點不是血塊,是出血當下已經造成的腦損傷引起肢體無力。3.不需要。4.要看神經損傷嚴不嚴重,不過通常沒有辦法百分百回到過去。腦出血後的復原與治療:問題與解答-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安全有效地學習抽痰??
你好:我父親因肺部痰太多,醫院醫師說我們都要學抽痰,因父親回家後就要靠我們幫他抽痰.請問1.學抽痰會很恐怖嗎?2.我們一直幫我父親抽痰(在學期間)會危險嗎(指父親)3.網路找不著圖解...4.應注意什麼事項?
楊文達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MARRY您好:可請醫院之呼吸治療師或護理人員做技術指導,在專業人員教導下應不致於發生危險,且他們也會教導注意事項。看圖解不如向醫護人員學習親自操作,動作上只要不要太魯莽,把管子輕輕放到後咽喉處即可。祝: 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咳痰與肺癌風險:煙民該如何應對??
我想問一下 咳和用喉嚨"嗯嗯"出來的痰是一樣的嗎? 即是平時早上或吃完晚餐"嗯嗯"已經是咳了嗎?以我的年齡有7年煙齡 有肺癌的機會是不是已經非常高了? 我戒煙11個月了我應該30歲開始針對檢查嗎?萬分...
周梓光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1.深咳出來的常常是氣管內的痰,輕輕的清喉嚨口水成份較多。2.請持續戒煙。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