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長期發麻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神經內科

分享到:

手腳發麻?


To 醫生:我手腳發麻已經一年多囉,都是斷斷續續的,有關於睡覺作行吃飯都正常,而且生活壓力也沒很大,那種麻的感覺很不真實,有時抱著小嬰兒,跟他身體接觸到地方也會麻麻,不知只有手腳而且,假設沒有抱著小嬰兒,大多時候麻時,都是只有手腳發麻,請問有可能原因是什們?之前有做過手腳施加電壓檢查,神經都還正常,還有什們原因會造成這樣. 還有為什抱著小嬰兒,身體接觸地方會發麻?謝謝



nico,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5/04/05

賴綸祥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麻”或其他等感覺症狀,其原因很多,若詳細說明約可以寫一本書,不如至門診診查,比較快處理,謝謝!!



回覆日期:2005/04/05

彙整補充說明


手腳長期發麻的情況,可能涉及多種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 神經壓迫:手腳發麻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神經受到壓迫。
這可能是由於長時間保持某一姿勢(如坐著或躺著),導致神經受到壓迫。
尤其是在抱著小嬰兒的時候,手臂的姿勢可能會造成尺神經或正中神經的壓迫,進而引發麻木感。

2. 循環問題:血液循環不良也可能導致手腳發麻。
當血液流動受到阻礙時,可能會出現麻木的感覺。
這種情況在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時更為明顯。

3. 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可能導致周邊神經病變,進而引發麻木感。
這類疾病通常伴隨其他症狀,如手腳的刺痛或灼熱感。

4. 維生素缺乏: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出現麻木感。

5. 心理因素:雖然您提到生活壓力不大,但有時候焦慮或壓力也可能引發身體的感覺異常。

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解決方法:
- 改變姿勢:在抱小嬰兒或長時間坐著時,定期變換姿勢,避免長時間壓迫某一部位的神經。

- 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壓迫的機會。
建議進行一些輕度的伸展運動,特別是手腕和手臂的伸展。

- 檢查維生素水平:如果懷疑是維生素缺乏,可以考慮進行血液檢查,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補充。

- 就醫檢查:儘管您之前做過神經傳導檢查,若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再次就醫,尋求專業的神經科或復健科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

- 心理諮詢:如果有焦慮或壓力的情況,考慮尋求心理諮詢或輔導,幫助您更好地管理壓力。

最後,手腳發麻的情況不容忽視,尤其是當症狀持續存在或加重時,及時就醫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單側手腳發麻的原因及治療建議?


下午5.30右腳小腿至腳底板突然發麻,沖熱水好一些之後,晚上9.30後換成右手掌外側還有右手小臂外側發麻,最後現在12.右半邊都有一點麻,請問有可能是什麼原因呢?醫生建議立馬去就醫嗎~?如果要的話,請問是看神內嗎?謝謝醫生(目前有在吃黛麗安...


吳牧韓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如果有突發性單側手腳麻痺的情形,必須要小心是否有腦血管的問題(例如腦中風)。如果症狀已經緩解,建議可以儘快到神經內科門診就診;如果症狀一直反覆出現或沒有消失,還是要儘快到急診就醫,才能排除是否有腦中風等較危險的疾病。黛麗安確實有極少數...

單側手腳發麻的原因及治療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麻腳麻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我之前10/14出過車禍以前不會 現在只是壓著一下腳或手 都會麻麻的感覺但只要沒壓著的時候就不會麻麻的了還有只要腳像蹲馬桶那樣的樣子的時候 久了 就會麻麻的感覺以前是酸酸的感覺 而且不會很快就覺得酸酸的現在只要維持5分鐘吧 起來的時候 下半...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您的症狀是神經受到壓迫。因為神經受到壓迫引起的,產生之配區域的麻鈍感、刺痛感,臨床上,神經科醫師會安排神經傳導檢查,評估神經壓迫的情形。神經會受到壓迫和姿勢有關,在預防上應該減少重覆性動作。定時變換姿勢。建議您可以找神經科或是復健科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麻、腳麻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醫生您好,我前兩天開始突然感覺雙手跟雙腳的小拇指的地方有一點點麻麻的。1.想請問您一下這可能是甚麼問題呢?2.還是手跟腳是不同問題,只是剛好同時出現呢?(平常比較多坐在書桌前,以及使用電腦)感謝您的幫助!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先生您好:您提到"雙手跟雙腳的小拇指出現麻木"較常見的原因是周邊神經的壓迫。尺神經支配部分(小指和一半的無名指及其下的手掌)(右下圖)的麻木感。麻木感通常在晚上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痛醒。同樣部位的疼痛感也很常見,有時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手長期麻木,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我的左手經常麻,都從指尖開始麻,之後整個手掌,騎機車時偶而會出現,坐下來時手擺放的位置某個角度會麻睡覺時側左邊也會麻,請問那裡不對勁了?謝謝!


陳顯昌 醫師回覆-復健科
先生您好:感謝您的提問,在這邊先回覆您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如下:1.神經的來源,包括頸神經壓迫及正中神經壓迫<脕道症候群>居多2.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或酒精之神經病變.化學性或病毒性病變.3.循環不良,含血管.淋巴或雷諾氏症候群....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