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如何預防骨頭痠痛及骨刺?推拿、飲食與藥膏布該怎麼做?-骨科

分享到:

骨折者要如何預防日後的骨頭痠痛及骨刺?


骨折者要如何預防日後的骨頭痠痛及骨刺???我可以做些推拿嗎??或吃些什麼??骨折處可以貼藥膏布嗎??



gary,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5/12/14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骨折如果癒合之後通常不會有酸痛的問題,倒是沒有癒合或者癒合不正的骨折才會產生疼痛或酸痛。
此外如果骨折發生在關節面,沒有長好或軟骨受傷,那麼就有可能產生骨刺。
推拿不一定有用處,吃一些營養的東西或許對骨折的癒合有幫助。
骨折處貼藥膏布還沒有證據顯示是有用的。
有骨折的話最好找合格的骨科專科醫師處理,其結果比較好,將來也比較不會你所擔憂的後遺症。



回覆日期:2005/12/14

彙整補充說明


骨折後的康復過程中,預防骨頭痠痛及骨刺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骨折癒合後,若出現持續的酸痛,可能與骨折癒合不良、骨質疏鬆或是關節面受損有關。
因此,及時的醫療評估和適當的康復措施是關鍵。


1. 醫療評估
在骨折癒合後,定期回診檢查是必要的,尤其是對於骨折部位的X光檢查,可以幫助醫生評估骨頭的癒合情況,及早發現可能的問題,如骨刺或骨質疏鬆等。


2. 飲食建議
飲食方面,應該注重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這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鈣質可以從乳製品(如牛奶、優格)、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豆腐和魚類中獲得。
維生素D則可以通過陽光照射合成,或是從魚肝油、蛋黃和強化食品中攝取。
此外,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也有助於骨骼的修復和強化。


3. 適度運動
在骨折癒合後,適度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骨質的恢復。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如游泳、散步或是關節活動度的練習。
這些運動可以幫助增強周圍肌肉的力量,減少未來骨刺的風險。


4. 推拿與物理治療
關於推拿,雖然有些人認為推拿可以幫助舒緩肌肉緊張,但在骨折癒合的初期,建議避免過度的推拿,以免影響骨頭的癒合。
等到骨折癒合穩定後,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輕柔的推拿或物理治療,這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減少肌肉緊張。


5. 藥膏與外用藥物
對於骨折部位的疼痛,使用藥膏或貼布可以提供暫時的舒緩,但應選擇適合的產品,並遵循醫生的建議。
一般來說,外用藥物的效果有限,若疼痛持續,應尋求醫療幫助。


6. 注意生活習慣
最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
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習慣會影響骨質的健康。
此外,保持良好的體重,避免過度的體重壓迫骨骼,也有助於減少骨刺的風險。

總之,骨折後的康復需要全面的考量,包括醫療評估、飲食調整、適度運動、推拿與物理治療的配合,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
若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建議與治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骨折後肌肉痠痛與緊繃:可否使用痠痛貼布??


請問日前右腳腳踝骨折,已開刀且鋼釘需一年後取出,現在石膏拆完約2個星期,有肌肉酸痛及緊繃的現象,請問是否可用酸痛貼布來改善呢?謝謝


鄭舜平 醫師回覆-復健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酸痛貼布對改善局部肌肉酸痛是有效果的,但至於緊繃及關節活動受限的情形則效果不大。主要需配合復健治療。可選擇水療、關節運動及牽拉治療能使上述情形改善。

骨折後肌肉痠痛與緊繃:可否使用痠痛貼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右小腿骨折後出現骨刺疼痛,如何改善??


醫師您好:我因車禍右小腿脛骨、腓骨骨折手術後快二個月,二週前發現右後腳根碰觸會痛,詢問我的骨科醫生後說有長骨刺.請問醫師骨刺是因為車禍骨折無法活動造成的嗎?有什麼方法能夠改善?我的骨科醫師說等我骨折好了再教我一些運動,但我覺得越來越不舒服躺...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後腳跟痛有可能是都躺著或者腳放在平面上一直壓迫著導致局部的組織發炎一般足底的跟骨長骨刺是在有走路或跑跳的時候才會產生疼痛的可以在小腿放一個枕頭墊高 不要讓後腳跟直接碰觸床或者地面另外就是做一些足踝關節的活動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折後的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飲食建議?


醫生您好我腳骨折兩個多月,現照X光骨折癒合可出現很明顯的骨疏症,請問您要如何治療?飲食注意什麼?非常感謝您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骨折之後如果已經癒合了就可以走路或者承重量了一般骨頭有受重力或者承重就會刺激骨質的增加另外須要補充維生素d以及鈣質常保持運動就會恢復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扭傷舊傷癒合後仍感痠痛,該如何處理??


前年11月曾經拗到、扭到左腳,當時有瘀血腫大,並沒有去醫院照X光而是去國術館,師傅說腳的骨頭有移位,給他整骨後,陸陸續續有運動又疼痛移位的情形。一直到去年夏天才看似全癒。不過今年開始,每次跑步之類比較激烈的運動後,外側腳板(找圖片像是骰骨區...


陳威達 醫師回覆-復健科
沒見到X光與實際腳板實在難以判斷,請至門診就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