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水泡快速增大:是否需要切除?-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脾臟水泡長大?


2008年公司健檢發現脾臟水泡約1cm,之後每半年定期超音波檢查,2009/6水泡長大到1.6cm,2010/6到2.6cm,2011/6(前幾天)已經長大到5cm,醫生建議先照斷層,再決定是否切除。
無壓迫、無不適,但在無受傷、無撞擊下,請問這種長大速度"很不正常"嗎?



李先生,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1/06/30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依個人意見,脾臟水泡有變化,建議更進一步檢查如電腦斷層,單純水泡或水泡樣腫瘤,需追踪治療。
祝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 林明慧醫師敬上



回覆日期:2011/06/30

彙整補充說明


脾臟水泡(或稱脾臟囊腫)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病變,通常是良性的,但其增大的速度和大小確實需要謹慎評估。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從2008年1cm的水泡到2011年已經增長至5cm,這樣的增長速度確實值得關注。

首先,脾臟水泡的形成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先天性因素、外傷、感染或其他病理變化。
一般來說,脾臟囊腫的增長速度若超過每年0.5cm,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
您提到的增長速度(每年約1.5cm)顯示出相對快速的增長,這可能提示囊腫內部的變化,甚至有可能是腫瘤的表現。

醫生建議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是合理的,因為CT可以提供更詳細的影像,幫助醫生判斷囊腫的性質(例如是否為單純的液體囊腫或是有其他成分的腫瘤),以及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若CT檢查顯示囊腫有不規則的邊緣、內部結構複雜或有增強的血流,則可能需要考慮手術切除。

至於是否需要切除,這通常取決於囊腫的大小、增長速度、影像學檢查的結果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若囊腫持續增大,且有潛在破裂的風險,則切除可能是必要的選擇。
切除脾臟的手術(脾切除術)雖然是相對安全的,但也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因為脾臟在免疫反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切除後,患者可能會對某些感染(如肺炎球菌感染)更為敏感,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接種相關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在您的情況下,因為目前沒有壓迫感或不適症狀,這可能是個好兆頭,但仍然不能忽視囊腫的增長。
建議您遵循醫生的建議,儘快進行CT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與醫生討論後續的處理方案。
如果囊腫的性質被確認為良性且沒有其他併發症,則可能可以選擇定期追蹤,但若有任何不尋常的變化或症狀出現,則應考慮手術切除。

最後,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定期檢查,並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這是確保健康的關鍵。
希望您能早日獲得清晰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方案,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脾臟水泡:是否需要進行電腦斷層??


何醫師,兩年前公司的健檢(在有名的哈佛健檢)照腹部超音波,看到在脾臟有一公分水泡,當時的檢查醫生說: 不要緊,體質的關係,定期追蹤即可!!自此,我每半年就到台北某大教學醫院照超音波、抽血檢查,每次都是輕些微肝指肪、脾臟水泡都約在0.8~1....


何鎮明 醫師回覆-外科
脾臟水囊大多是良性定期追踪即可

脾臟水泡:是否需要進行電腦斷層?-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脾臟水瘤:需不需要切除??


母親脾臟內 長了3~4顆水瘤 最大一顆有13.5cm ,去過兩間大醫院做了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 .一間告訴我們說 先不用處理 定期回來追蹤即可,另一間說 建議整個脾臟切除掉 以免破掉造成大量內出血,我想請問一下 到底該怎摸辦? 可以只抽水不...


許凱熙 醫師回覆-外科
可以考慮先追蹤,三至六個月內再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有增大,則建議手術切除,否則可以繼續追蹤.

脾臟水瘤:需不需要切除?-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脾臟囊泡達7cm該如何處理?脾臟切除手術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蔡醫師你好家人近期健檢報告中發現,脾臟出現囊泡達7cm,目前正在討論是否決定要作脾臟整個切除跟部分切除手術,因脾臟周圍也有小泡產生,想問是否有別的建議方式,感謝。


蔡興治 醫師回覆-外科
詳情建議至外科門診諮詢,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脾臟水泡對懷孕的影響及治療建議?


好:今天檢查出(109.10.07)脾臟水泡9cm (3年前11公分腹腔鏡引流) .一直想懷孕但都流產想做試管 但水泡太大是否要先把脾臟拿掉再懷孕呢?該怎麼辦才好呢?請醫生給予意見 拜託


許凱熙 醫師回覆-外科
如果脾臟囊腫三年前已經接受過引流,術後又復發,可以考慮再次引流或脾臟初除.至於脾臟囊腫是否影響試管受孕,建議接受產科醫師評估.理論上脾臟囊腫與懷孕沒有直接相關,除非脾臟囊腫體積太大造成腹腔內空間受限,這方面需要產科醫師的評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