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排便頻率下是否需要做大腸鏡檢查?——肝膽腸胃科專題解析-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要看那一科?


醫師你好如果兩三天才大號一次有正常嗎,可是肚子不會痛,我須要做大腸鏡嗎謝謝



梅,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2/12/27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幾天解一次便算正常,無定論.應就個人大便習慣/大便的型態是否改變來判斷是否正常.建議應從,多纖飲食,補充水份,情緒加以調整,若無法改善再找醫師診治,是否須要安排大腸鏡檢查,應由醫師診療後判斷.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回覆日期:2012/12/27

彙整補充說明


在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排便的正常頻率和個體差異。
根據醫學文獻,排便的正常頻率範圍是每天一次到每週三次,這意味著每個人的排便習慣可能會有所不同。
對於您提到的「兩三天才大號一次」,如果這是您平常的排便習慣,並且沒有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如腹痛、便血、體重減輕等),那麼這種情況在某些人來說是可以被視為正常的。

然而,排便的頻率並不是唯一的指標,便便的形狀、顏色、質地以及伴隨的症狀都非常重要。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成型的,顏色通常為棕色,且不應該有血絲或黏液。
如果您發現大便的形狀、顏色或質地有明顯的變化,或是伴隨有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症狀,那麼就需要進一步評估。

在您的情況中,您提到肚子不會痛,這是一個好兆頭,因為腹痛常常是腸道問題的警訊。
如果您沒有其他不適的症狀,且排便的頻率和質量在您的個人範圍內,那麼目前可能不需要立即進行大腸鏡檢查。

不過,若您有以下情況,建議您還是考慮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1. 便便的形狀或顏色改變:如出現血便、黑便或便便形狀異常(如鉛筆狀)。

2. 伴隨症狀:如腹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

3. 長期便秘或腹瀉:如果排便習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或是有持續的便秘或腹瀉問題。

4. 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大腸癌或其他腸道疾病的病史,則應更謹慎。

大腸鏡檢查是一種有效的檢查方法,可以幫助醫生檢查大腸內部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如息肉或腫瘤等。
通常醫生會根據您的症狀、病史以及初步檢查的結果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

最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的水分攝取,對於維持良好的腸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對自己的排便習慣有疑慮,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
這樣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獲得適當的治療建議。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青春期成長與發育疑問:如何促進喉結突出和身高增長??


您好,我今年14歲,陰莖勃起時約14公分左右,已有腋毛及陰毛。醫師請教您我現在約170公分,喉結不突出,要呈特定角度才看得到,請問我就只能這樣了嗎?我希望喉結可以更突出些。有什麼方式?還有我現在還有機會在長高嗎?謝謝!


林逸首 醫師回覆-兒科
網友你好,喉結大小,因人而異,沒有特別方式可以變大。有無機會長高,照骨齡就可以知道了。感謝您的來信

青春期成長與發育疑問:如何促進喉結突出和身高增長?-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排便異常:是否需要再次做大腸鏡檢查??


最近一兩個月大便形狀正常但稀稀的,有時候形狀扁長形或鉛筆形狀,有時候一天大便3-4次,有殘便感時,放屁後就正常,沒有殘便感,吃辣的容易拉肚子,喝奶茶也是,最近大便一天兩次,第一次形狀顏色都很正常,標準的香蕉形狀,第二次就偏軟扁長形,做大腸鏡...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腸胃機能障礙者或腸躁症者,建議少油少奶少刺激食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糞便問題:常見症狀與大腸鏡檢查的必要性?


醫師你好,我大便頻率算正常,1-2天大一次,水都喝很足,也都有在運動,但糞便還是會有點硬,感覺像小條小條疊起來的樣子,沒有血便問題,大便也時粗時細的,另外大便有黏液,前陣子擦出一點血絲而已,有時還會有輕微腹瀉的問題有計劃想做個大腸鏡檢查看看...


胡果正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飲食、生活作息及壓力都會影響排便如有檢查需求可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諮詢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定期檢查大腸癌的必要性?


本人今年38歲,職業是需要日夜輪班的工作,2021年2月健檢照過大腸鏡,當時的診斷是痔瘡,清腸狀況良好,無息肉。 去年2024年7月再度健檢,診斷一樣是痔瘡,多處糞便殘留,清腸狀況差。2024/9月已經動過痔瘡手術(LHP雷射痔瘡消溶術),...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需要到門診評估詳細講解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