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瞼下垂及雙眼複視:治療建議和進一步檢查-眼科

分享到:

右眼瞼下垂、撐開後雙眼復視?


家父近日右眼瞼下垂無發張開,以手撐開眼瞼後,雙眼就會產生複視。
病灶與初步檢驗如下:1. 發病時間超過一周2. 右眼瞼下垂無法自行撐開3. 眼球運動僅只能向右,無法向上、下與左4. 做過核磁共振,檢查無腦血塊,出血等現象(排除腦中風?
)5. 做過腰椎穿刺,檢查無發炎現象(排除神經發炎?
)6. 耳鼻喉做過鼻竇內視檢查說明無異狀(卻有進行切片做覆驗,尚不知檢驗結果)由於做過以上檢驗卻又無法發現確實病灶,神內醫師僅說就安排後續門診追蹤,但也無說明進行任何治療。
想詢問醫師後續該如何進行治療或是轉至其他診別進行檢查,謝謝



劉小嘉,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5/11/20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劉先生您好:這可能是第三對腦神經麻痺造成。
這篇寫得很好,可以看看http://blog.udn.com/jnwu/2724896還是要請神經內科的醫師診療為佳。



回覆日期:2015/11/20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的家父出現的右眼瞼下垂及雙眼複視,可能與第三對腦神經(動眼神經)的功能異常有關。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神經損傷、肌肉疾病或其他系統性疾病。
以下是一些建議和進一步檢查的方向:
1. 進一步的神經學評估:由於初步檢查未能確定病因,建議尋求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專家的進一步評估。
這可能包括更詳細的神經學檢查,以評估眼球運動的具體情況及其他神經功能。

2. 影像學檢查:雖然已經進行了核磁共振檢查,建議再次確認是否需要進行其他影像學檢查,例如CT掃描,特別是針對眼窩及周圍結構的檢查,以排除任何結構性病變。

3. 眼科評估:建議轉診至眼科醫師,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測試、眼球運動評估及眼瞼功能測試。
眼科醫師可以評估是否存在眼肌麻痺或其他眼部疾病。

4. 考慮自體免疫疾病:由於雙眼複視和眼瞼下垂的症狀,可能需要排除自體免疫疾病,如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
這種疾病會導致肌肉無力,特別是在眼部肌肉,並可能伴隨其他全身性症狀。
可以考慮進行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檢測。

5. 治療選擇:如果確診為重症肌無力,治療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膽鹼酯酶藥物)或免疫抑制療法。
如果是由於動眼神經麻痺引起的,可能需要物理治療來改善眼球運動及眼瞼功能。

6. 定期追蹤:由於目前尚未確定病因,建議定期回診,並根據症狀的變化及檢查結果調整治療計畫。

7. 心理支持:長期的眼部問題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建議提供心理支持或諮詢服務,幫助患者應對可能的焦慮或抑鬱情緒。

總之,建議您儘快與專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以確定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計畫。
希望您的家父能夠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積極治療方式:左側眼第四對腦神經麻痺的複視治療方法?


您好:日前,經診斷為"左側眼第四對腦神經麻痺",導致複視預期要3-6個月之恢復期請問:有否較積極的治療方式?


蔡文淵 醫師回覆-眼科
Hi:您好,"左側眼第四對腦神經麻痺",有否較積極的治療方式?此乃腦神經麻痺所導致,可能要問題根源著手。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眼科主任 蔡文淵敬覆

積極治療方式:左側眼第四對腦神經麻痺的複視治療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眼睛睜不大:問題出在哪裡??


你好醫生我幫我大陸堂妹想請問你一個問題他ㄉ眼睛睜不大很費力氣在看東西看過ㄌ很多眼科內科神經科都沒有檢查出來問題在那裡也吃ㄌ很多ㄉ藥B1.B12.一星期有2.3天會不好眼藥水也用ㄌ有時候累ㄌ會發抖斗痛看東西就像在看太陽光那樣刺眼有時候白天好ㄉ...


陳安平 醫師回覆-眼科
您的問題在沒有進行檢查的情形下,無法經由您的文字敘述作成確診。

眼睛睜不大:問題出在哪裡?-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治療雙眼複視??


梁醫師 您好,想請教梁醫師;複視是否可以配戴隱形眼鏡,解決舊眼鏡和目前兩眼焦距不合的問題? 做那種手術可改善目前的複視?貴醫院可執行這種手術嗎?洗好澡後複視症狀會短暫消失,是什麼原因?是甲亢造成眼球直肌有關嗎?可否由物理治療;按摩方式改善?...


梁策 醫師回覆-眼科
建議您,再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上述之情況,看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謝謝~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嬰兒先天右眼瞼下垂:是否需要開刀??


柳醫師您好:我有一個孫女,右眼先天性眼瞼下垂,她並非早產兒,月子裡只能開一點點現在四個多月已能開到左眼的一半,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都很正常,三個多月就能自己翻身,所以我非常擔心她將來的視力以及可能造成的自卑.曾經帶她看過眼科,但醫師說三歲才能開...


柳景碱 醫師回覆-眼科
擔心的阿嬤 妳好:◎先天眼瞼下垂是由於提上眼瞼肌發育不良,這個眼疾會有的症狀為:上眼皮向下垂,眼睛卻睜不太開;頭部抬高後仰,下巴呈上舉姿勢;用力睜眼時,眉弓抬高等等…。◎治療原則是決定於眼瞼下垂的程度:1.嬰兒出生時,伴隨中等至嚴重程度的眼...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