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腰痛原因分析:坐久或是其他因素?-內科

分享到:

後背部 左側腰痛?


醫師您好最近睡覺起來 下床時 發現 我的腰很酸痛 還會熱熱的 而且都是單一側有去揉他想舒緩痠痛 然後就有稍微的 腫起來一點平常工作都是坐著 會是坐太久的問題嗎目前症狀已經2天了



阿宏,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2/21

曾國森 醫師回覆-內科


網友好症狀兩天,表示急性背痛。
從內臟、腎臟、泌尿系統、脊椎、背部筋肉軟組織等問題都有可能,單純坐太久應該不會腫或熱熱的。
建議先到骨科就醫。
謝謝



回覆日期:2017/02/21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最近出現的左側腰痛,伴隨著酸痛、熱感以及輕微腫脹,這些症狀持續了兩天,且您平常的工作習慣是長時間坐著。
這些因素可能與您的腰痛有關,但也可能涉及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首先,長時間坐著的確會對腰部造成壓力,尤其是如果您的坐姿不正確或椅子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這可能導致肌肉緊繃或疲勞,進而引發腰痛。
然而,您提到的熱感和腫脹,則可能暗示著炎症或其他更複雜的問題。
這些症狀不僅僅是因為坐久而引起的,還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肌肉或筋膜的損傷: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腰部肌肉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或筋膜炎,這會引起疼痛和腫脹。

2. 椎間盤問題:如果有椎間盤突出或退化的情況,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神經,導致疼痛感及其他症狀。

3. 內臟問題:某些內臟疾病(如腎臟問題或泌尿系統感染)也可能引起腰部疼痛,尤其是當疼痛集中在一側時。

4. 炎症性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腰部的慢性疼痛和僵硬感。

由於您的症狀已經持續了兩天,建議您儘快就醫,特別是去骨科或風濕免疫科進行詳細檢查。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如X光或MRI)來排除椎間盤問題或其他結構性問題,並根據檢查結果提供適當的治療方案。

在等待就醫的同時,您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自我照護的方法來緩解疼痛:
- 休息:避免過度活動,給予腰部充分的休息時間。

- 熱敷:可以使用熱水袋或熱敷墊在疼痛部位進行熱敷,這有助於放鬆肌肉和促進血液循環。

- 適度伸展:輕柔的腰部伸展運動可以幫助減輕緊繃感,但要避免任何會加重疼痛的動作。

- 保持良好的坐姿: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請確保您的椅子符合人體工學,並定期起身活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最後,請記得,雖然自我照護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左側腰部疼痛原因解析?


醫生我現在騎機車或是坐著的時候我的左邊腰部就會疼痛在左上的位置有一段時間了 之前是背部或腰部會痛但是現在只有左邊腰部會痛鈍鈍的痛持續有一段時間站著反而比較舒服這是怎麼回事?


吳佶育 醫師回覆-內科
關於左邊腰部疼痛.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腎臟的問題.但經過檢查往往只是肌肉肌腱的發炎建議您可以看腎臟科門診,安排尿液及超音波的檢查先排除掉腎臟結石或腎臟發炎等疑慮,即可放心加以治療

左側腰部疼痛原因解析-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如何解除血管阻塞??


Dear 醫師我十個月前因外傷包扎太緊造成, 右腿靜脈栓塞DVT, 後服抗凝血後兩周再超音波檢查以無栓塞, 但後來大腿後側痛, 醫師診斷為血栓性靜脈炎, 照血管超音波有”血管阻塞” 疑似血栓 , 座時壓到會刺痛, 也可觸摸到痛點位置與血管上...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依您的描述難說是否因血栓引起如果是服用抗凝血劑應可改善建議應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病情及治療方式為宜彰化醫院關心您

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如何解除血管阻塞?-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腰疼痛原因解析?


醫師你好,我是左腰後方的疼痛~~症狀:一開始是早上睡醒時,腰部都會覺得很酸~過了幾天後,有某天睡醒後,整個腰很痛無法躺平便無法再度入睡,但早上之後,就較無疼痛感。我是睡木板床的!而最近一陣子,左腰後方又開始疼痛,雖然不是很痛,但卻為持續性~...


曾國森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腰部疼痛,尤其在晨間時刻。依網友有限的症狀描述無法給一個確定診斷。肌肉筋膜發炎或僵直性脊椎炎要先評估,其次內臟,後腹腔疾病,最後才考慮床的問題,建議至骨科,風濕免疫科就診檢查。署立桃園醫院 曾國森醫師敬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腰痛擴散至左腿,可能的病因是什麼??


醫師您好,我左邊腰痛已有一個多月了,三周前我去醫院打了針,之後只舒服了一個禮拜又復發,原先以為是搬重物閃到腰,也貼了許久痠痛貼布,結果一點成效都無。這兩周開始嚴重擴散,原本由左腰痛開始延續到左半邊的屁股以及左腿。現在不管是坐著、站著、躺著都...


王守吉 醫師回覆-骨科
如果症狀又麻又痛, 要小心是否為坐骨神經痛, 如劇烈疼痛,無法行走或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及復健治療不見改善, 則須要進一步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還有神經生理學檢查(神經傳導或肌電圖)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祝身體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