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恐慌症狀能運動嗎?
醫生您好:我最近因有ㄧ些焦慮恐慌的症狀如心跳快、呼吸困難等等。
發作了兩次看了急診,發作第二次後兩天就掛了精神科求診,醫師開給我百憂解及易舒錠。
服用時間是早晚各1次各ㄧ顆,想請問這樣的藥量是否會太強。
因我現在還有需要上班會不會影響到。
另外我因心理壓力造成心跳加快的症狀,若我想試試看靠運動來緩解壓力看看,依我現在的身體狀況適合運動嗎?
謝謝醫生抽空回答我的問題
張小姐,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5/15
黃韋欽 醫師回覆-精神科
致發問網友:原則上焦慮症或恐慌症是可以配合運動方式來保健及抒壓,但運動方式不宜太過劇烈,例如半小時快走或太極瑜珈伸展操等等,並且要配合吐氣放鬆的原則進行。
至於相關用藥每個人所需劑量,因人而異,請再跟您的醫師直接討論即可。
以上回應希望有所幫助。
回覆日期:2017/05/15
彙整補充說明
焦慮和恐慌症狀確實可以透過運動來緩解,這是因為運動能夠促進身體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自然的化學物質,能夠提升情緒並減少焦慮感。
運動還能改善睡眠質量,增強自信心,並提供一個發洩壓力的出口。
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適度的運動是非常有益的,但需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和方式。
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和呼吸困難,這些都是焦慮的常見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例如快走、瑜伽或太極,這些運動不僅能夠幫助您放鬆身心,還能減少焦慮感。
每次運動的時間可以從3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1小時,並且要注意運動過程中的呼吸和心跳,避免過度緊張。
至於您提到的藥物使用,百憂解(即氟西汀)和易舒錠(即阿莫達非尼)是常見的抗焦慮藥物,劑量的適合性因人而異。
您目前的劑量(早晚各1顆)在許多情況下是合理的,但如果您對藥物的副作用感到擔憂,建議您與開藥的醫師進一步討論,看看是否需要調整劑量或改變藥物。
在運動方面,您可以從輕鬆的活動開始,例如每天快走30分鐘,並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
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到不適,建議您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求醫療建議。
運動後的心跳加快和呼吸不順是焦慮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或加重,則需要重新評估運動的強度和頻率。
此外,您提到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感也可以透過其他非藥物的方式來管理,例如心理治療、放鬆訓練、冥想或深呼吸練習等。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焦慮,並提升您的心理韌性。
最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的社交活動,也對緩解焦慮有很大幫助。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康復!如果有任何疑慮或不適,請務必與您的醫療團隊保持聯繫。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心慌、胸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我是否患有心臟病??
醫師您好首先我有這些症狀從一年前就開始了剛上大學的開始我的作息有些不正常,時常熬夜吃消夜,後來一開始症狀是走路甚至是坐下都有浮浮的感覺,去神經科看了後,有比較好但可能是藥的副作用,導致我開始心悸很嚴重,當下十分害怕,因為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很...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與心肌梗塞等病無關典型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問題會反覆 時好時壞和內外在環境變化有關包括生理期 壓力生氣情緒變化 天氣變化 疫情緊張等都會吃些藥 和平共處吧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心慌、胸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我是否患有心臟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安定文副作用及使用建議?
醫生您好,我的家人因為有焦慮、不安、恐慌的情緒,以及常常覺得呼吸快、很喘,精神科醫生一開始開安定文0.5mg,且需要時再吃,因為家人對藥物非常敏感,因此都是吃半顆,那段期間也沒有每天都吃;直到最近一次回診,因為當天也是有緊張和呼吸過快的症狀...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好安定文為BZD類的鎮定劑,一般還是建議短期使用或必要時服用,不會是主線線用藥(應有其他抗鬱劑主線用藥同時服用?),至於藥品如果服用還是建議要和了解病情目前的主治醫師討論。吳恩亮醫師安定文副作用及使用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非藥物治療焦慮恐慌的方法?
吳醫師您好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想詢問,我有恐慌焦慮大概3年以前吃過百憂一年多解後面慢慢減藥,有比較好一點,但最近又開始焦慮,我的症狀是早上起來就開始擔心今天會不會發作,然後就開始焦慮走路心跳都90-120,有點自律神經失調的感覺,加上會頭暈晃...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好手跟手指冰冷確實有可能是焦慮的身體症狀,非藥物的在治療方法如心理治療、放鬆訓練,高純度DHA魚油,或如您所說的CES等都可能有幫助,規律運動要幾天才會有感覺則是因人而異,在運動跑步停下來的那時候心跳快會感覺呼吸不順開始有點慌是正常現象...>>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焦慮症患者的困擾:如何平衡運動、社交與治療??
醫生您好我是個焦慮患者,在未發病前,我是個活潑的人,但現在我生病了,我不知道要如何停止胡思亂想(我有服藥),我也知道這樣下去我的病情也不會好,我有試著去運動,想讓自己利用運動讓病情好轉,可是每當運動完,我反而更焦慮,身體緊繃,我也試著外出找...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好如果因壓力會更大,建議目前不要逼自己運動嗎和繼續外出與人互動,並回診請醫師再調藥。吳恩亮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