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上神經沾黏分離手術?
醫師您好因腰椎456節壓迫,會疼痛到小腿已復健2-3年,最近做了神經沾黏手術,減緩疼痛。
請教您是否可以騎摩托車,另外,可以做復健加熱敷嗎?
做伸展操嗎?
謝謝你
胖媽咪,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11/28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醫事人員經歷: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脊椎神經外科 主任
你好:騎車腰穿背架 勿超過半小時甚至一小時 注意騎車安全 .理論上可以 復健加熱敷 做伸展操.但建議你應該詢問原手術之醫師 .祝福你//神經外科賴肇康 醫師
回覆日期:2017/11/28
彙整補充說明
在神經沾黏手術後,患者的康復過程中,許多日常活動和復健方式都需要謹慎考量。
首先,關於騎摩托車的問題,這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
一般來說,手術後的初期,建議避免進行任何可能對腰部造成壓力的活動,包括騎摩托車。
若必須騎車,應使用腰部支撐帶,並且控制騎乘時間,建議不超過半小時至一小時,以減少對腰椎的負擔。
此外,騎車時要注意安全,避免急剎車或劇烈的動作。
關於復健和熱敷,這通常是手術後康復的重要部分。
熱敷可以幫助舒緩肌肉緊張,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減輕術後的不適感有一定的幫助。
然而,熱敷的時間和頻率應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進行,避免過度使用。
復健方面,通常在手術後的幾週內,醫生會建議進行一些輕度的運動和伸展操,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的恢復,但具體的運動類型和強度需要根據個人的恢復情況來調整。
在進行任何復健運動之前,最好先諮詢原手術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他們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計劃。
一般來說,術後的復健應該是漸進式的,從輕度的活動開始,隨著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運動強度。
另外,對於伸展操的進行,建議在術後初期避免過度拉伸腰部或下肢的動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可以考慮一些輕柔的伸展運動,並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總之,神經沾黏手術後的康復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遵循醫生的指導,並根據自身的恢復情況調整活動量。
希望你能夠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的生活和活動能力。
搜尋您的醫療問題:
收錄 1,000 位真實台灣醫師、 18 萬篇各種醫療症狀問答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骨科手術後兩個半月,騎折疊式腳踏車可行嗎??
醫生您好:我兩個半月前車禍導致肩鋒鎖骨脫臼韌帶斷兩條開刀用人工韌帶修補,但術後開刀位置的骨頭有再翹起來一點,骨科醫生叫我三個月內不要搬重物,連摩托車也不能騎,由於我住的地方要到工作的地點坐公車跟捷運有點不方便,所以想請問您若是騎折疊式的腳踏...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您的情況, 騎一般的自行車應該可行, 但要避免提重物, 詳細情況, 應該詢問您的主治醫師較佳. 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臂神經接合手術後的康復進度與疑慮?
你好:我想請問,我9/28車禍了,下雨打滑撞到電線桿,導致多處骨折,現在都有好轉中,目前比較在意的是,我的右手的手指完全不能動,但肩膀手肘都還可以動,這期間右手神經很痛很刺很痛苦,難睡覺生活作息都很難,因為太痛了,有去看醫生,而醫生把我推薦...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您好您已經接受莊醫師之手術 就應該聽從莊醫師的醫囑有何問題也應該與手術團隊討論更何況你才剛手術重建 恢復都要時間請相信已經幫你手術之醫師主會保佑你祝你早日康復彰化醫院 脊椎神經外科主任 賴肇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脊椎手術後疼痛:治療方式與效果探討?
我是類風濕在去年7月開L4L5脊椎手術後從右臀到小腿仍然痠麻痛、僵硬、筋緊無力,仍需助行器。這是神經沾黏的現象嗎?請問賴醫師!!1、要解決脊椎術後疼痛會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呢?2、高頻熱凝療法只能暫時緩解3~6個月疼痛嗎?3、內視鏡(經皮)硬...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你好:你的狀況 神經沾黏只是其中一種可能 .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建議你 攜帶 原本手術前 及 術後的 X 光 MRI 親自來看診 .若不方便來彰化醫院請就近 看診 其他資深的脊椎手術專家祝福你BY 彰化醫院 脊椎外科主任 賴肇康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車禍頸椎手術後的神經問題與症狀?
醫生您好:因去年11月車禍安全帽壓迫至頸椎,c3-c7椎間盤突出脊髓水腫,已在2月分開刀椎間盤融合術,想問醫生因為開刀前跟開刀後右腳站立時腳背抬不起來,需坐著才可以抬腳背,走樓梯時腳的拇指會去踢到樓梯,大拇指可以活動但是其他四隻腳指頭不能,...
張峻瑋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可做神經傳導檢查解答你的疑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車禍引發坐骨神經痛:持續復健是否能避免再次發作??
醫師您好:我是在民國95年11月被機車直接撞上左側大腿挫傷之後,隔了約半年才感覺坐時腿下側會麻,痛,而去求診,醫師說是坐骨神經痛但我沒有脊椎側彎問題,從96年9月開始做復健,電療和熱敷等,中間有些時候會中斷,但算算也累積做了3~4個月了,醫...
邱玉書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您好:一般而言手術是最後一步,若物理治療有改善則作物理治療即可,但最好是至門診檢查,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MRI)祝好 邱玉書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