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無力與肌肉抽動:可能是神經內科問題或中風前兆嗎?-神經內科

分享到:

手的問題 以及 肌肉顫動?


醫生您好目前感覺雙側前三指的抓握無力,已持續3月以上,但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
另偶爾雙手大魚際肌群會突然抽動,每次出現1下即停止。
且面部微笑出力到動作中間停下時,肌肉會抽動,沒有辦法很平順的控制住做降嘴角的動作時,左側的張力感覺較右側大。
請問醫師我有可能是什麼問題呢?
有沒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匿名,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8/07/10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您提到的症狀可能要考慮頸椎神經根壓迫的問題,可能是5-6頸椎的位置,因為出現兩側出現無力的情形.比較不像是腦中風的症狀,因為腦中風大多以單側肢體症狀為主建議您可以找神經科或是復健科醫師討論及檢查祝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桃醫神內 江醫師 關心您



回覆日期:2018/07/10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症狀,雙側前三指的抓握無力持續了三個月,並且伴隨著偶爾的肌肉抽動,這些情況確實需要引起重視。
首先,您提到的症狀不太符合典型的中風前兆。
中風通常會導致單側肢體的無力或麻木,並且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如語言不清、視力模糊或面部不對稱等。
因此,您目前的症狀更可能與神經系統的其他問題有關。

從您的描述來看,可能的原因包括頸椎神經根壓迫、周邊神經病變或肌肉疾病等。
頸椎神經根壓迫可能導致手部的無力感,特別是如果壓迫影響到控制手部運動的神經根。
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出現特定的手指無力或麻木感,並且可能伴隨著頸部的疼痛或不適。

另外,您提到的肌肉抽動,尤其是在面部微笑時出現的抽動,可能與運動神經的控制有關。
這可能是由於神經的興奮性增加或是肌肉疲勞所引起的。
這種情況在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中也可能出現,例如肌肉痙攣或是其他運動障礙。

建議您儘快就醫,尋求神經內科或復健科的專業評估。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一些檢查,例如神經傳導速度檢查、肌電圖或影像學檢查(如MRI),以更清楚地了解您的症狀背後的原因。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對於神經系統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如果有焦慮或壓力的情況,尋求心理支持或進行放鬆訓練也有助於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況。

總之,雖然目前的症狀不太像是中風的前兆,但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定具體的原因。
請務必重視這些症狀,並及早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希望您早日康復,保持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手突然無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陣子家中長輩常手拿東西時,只是維持短暫時間(約1,2分鐘)會突然手無力顫抖一下,但東西還在手上沒掉落,請問一下這是怎麼了呢?只是覺得很奇怪需要看診嗎?謝謝!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突發性的顫抖可能是肌肉神經功能不協調造成,一般稱為"動作障礙疾病"。身體要發生一個動作所用的肌肉群包括共軛肌與拮抗肌的協調產生的姿勢或體位,若發生不自主的動作如震顫或顫抖,可能是脊髓與腦幹的反射異常導致。身體發生電解質異常,甲狀腺功能...

手突然無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不自覺用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請問,常常手會不自覺用力,例如:手上握著一個東西,過沒多久等到自己發現手很酸才知道手又用力了,東西如果是軟的話都會變形,如果是拿悠遊卡的話手上會有悠遊卡的痕跡。或是中指和無名指會往下彎其他指頭是正常直直的狀態,有時也會變成這種姿勢。往往都是...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您提到的症狀可能是肌肉張力過強,也可能是本體感覺較不敏感造成。當交感神經被激發,會導致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呼吸變快、流汗量增加。建議可以訓練副交感神經系統,除了正確的腹式呼吸之外,可做些輕鬆的有氧運動。建議您可以和神經科討論檢查及治療...

手不自覺用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手遊動障礙:中風前兆還是其他原因??


左手約有半年的酸痛問題(會影響到正常作習)曾作過許多民族療法,都只是暫時疏緩疼痛,但半年多來仍然重覆著困擾著我,昨日睡覺前左手姆指就覺得十分的麻,睡到一半,左手掌突然向內捲曲,像骨頭不見了一樣,肌肉全縮在一起,請問這是怎麼了,如果醫院檢查,...


黃英哲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ANSWER: 請到神內科就診 ,聽起來不像中風,倒像是手周邊神經的問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腳、眼睛無力:是否為中風前兆??


您好:平常我睡覺習慣睡右側.前陣子感覺右側的手和腳較無力.這幾天突然感覺右側眼睛和嘴用力緊閉的力氣較左邊來的無力.我膽固醇220左右.平時有吃降膽固醇的藥.家族沒有人有中風的情形.請問這是中風的前兆嗎??平時是否有什麼方法或食物可以改善或保...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手和腳較無力,可能是肌肉,也可能是神經的相關問題,您可到醫院做相關檢查。至於保養,建議保持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