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鼠溪長有息肉/肉瘤,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外科

分享到:

女童鼠溪长有息肉/肉瘤?


我的女儿,今年11岁,自2岁左右开始,鼠溪有小肉瘤/息肉,2到3颗,其中一颗较大,大概1cm 左右,好几年前有让儿科医生检查,医生说没甚麽大碍 ,可是现在我还是有点担心,想咨询医生看看。



张小姐,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9/03/21

陳家銘 醫師回覆-外科


皮膚的贅生小息肉,是良性的,若沒有持續變化長大造成美觀或其他問題,一般是不需要過度擔心。
況且小朋友年紀小,即便要手術切除,也建議等她長大再自己決定就好。



回覆日期:2019/03/21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的女兒在鼠溪(即鼠蹊部)長有小肉瘤或息肉,這種情況在小孩中並不罕見。
首先,根據醫學知識,這類小肉瘤或息肉通常是良性的,尤其是在兒童中。
許多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這樣的皮膚贅生物,這些贅生物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在您女兒的情況中,醫生幾年前已經檢查過,並表示沒有大礙,這是個好消息。
一般來說,如果這些肉瘤或息肉沒有持續增大、沒有出現疼痛、出血或其他不適症狀,則不需要立即進行治療。
醫生的建議是合理的,因為許多小孩的肉瘤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消退或變小。

不過,您提到其中一顆肉瘤的大小約為1公分,這確實值得關注。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這類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有任何變化,例如顏色、形狀或大小的變化,建議您再次帶女兒去看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觀察,或在必要時進行切除,以確保沒有潛在的問題。

在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時,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觀察與定期檢查:如果目前沒有任何症狀,建議定期帶女兒去醫院檢查,通常每年一次即可。
這樣可以及時發現任何變化。

2. 專業意見:如果您對目前的情況感到不安,可以尋求皮膚科或小兒科專家的意見,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3. 手術考量:如果肉瘤在未來的檢查中顯示出增大或出現其他異常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
手術通常是安全的,並且可以消除未來的健康風險。

4. 心理支持:作為家長,擔心孩子的健康是非常自然的。
與醫生的溝通可以幫助您獲得更多的資訊,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總結來說,對於您女兒的情況,若目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則不必過度擔心,定期檢查是合理的做法。
如果有任何變化或疑慮,隨時與醫生聯繫,尋求專業的建議和幫助。
希望您的女兒健康快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12指腸息肉: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去年110/12/08號,做過胃鏡,除了有淺表性胃炎外,在12指腸,靠近幽門的球莖部位,有發現許多小的息肉,醫生有切片做檢查,是屬於增生性息肉,想請問這需要積極去做檢查嗎?附相關檢查報告這是切片報告PATHOLOGICAL DIAGNOSI...


張可斌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若醫師根據型態研判是「增生性息肉」,則不用太擔憂,之後每3到5年做一次檢查即可,謝謝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頭皮肉瘤是否需要治療??


醫師您好我頭上有一顆肉瘤,紅色的,摸起來軟軟的目前26歲,記得國中的時候就有摸到,但一直置之不理,因為也不會痛最近感覺有一點點變大直徑大概0.6公分不知道有沒有地方可以附照片給您看想知道需不需要處理


李忠懷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都十幾年了,有變大,有症狀再處理.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盲腸端息肉】是否需要立即手術??


醫師您好,日前做一般大腸鏡檢查,發現【闌尾盲腸接口】,有一個0.8~1.0CM的【管狀息肉】但因為剛好長在接口,無法直接以內視鏡切除,今天複診的時候,醫生說要動手術,而且越快越好,醫生打算把大腸前半段,將近30公分全部切除掉,我聽了實在覺得...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大腸的手術不是切右半大腸,就是切左半大腸;若將它視為腫瘤手術,當然要切一半的大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族性息肉:病理分類、遺傳風險及治療建議?


醫師你好.再請問你(以下是你前一篇回答我ㄉ)增生性瘜肉和家族性瘜肉的病理分類不同家族性瘜肉是屬於腺性息肉而且家族性瘜肉具有遺傳性質除非妳或是妳先生其中有一人檢查出來是家族性瘜肉否則你們的孩子並不會增加家族性瘜肉症的風險(1)我2顆是增生息肉...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回覆問題:(1)所謂家族性息肉必須是管狀腺瘤以上且超過30顆才算所以他不算是家族性息肉(2)不是(3)若是息肉大小超過0.5公分一般都建議切除教好因為雖然增生性息肉屬於良性息肉但若長的太大仍是會有出血或變性的可能性(4)增生性瘜肉及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