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胃鏡做切片的頻率?
醫師您好,家父為大腸癌三期患者(去年已手術切除腫瘤),因為近日胃部不適,懷疑是腫瘤轉移,就近在家附近的醫院做了胃鏡切片檢查,發現有腫瘤轉移的可能。
但因為後來想回到當初治療大腸癌的醫院治療,比較放心,該院醫生說需要再做一次胃鏡切片(才相隔五天內),不知道這麼頻繁做胃鏡切片,對胃部的負擔會不會太大?
實在有點擔心。
阿文,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3/24
彙整補充說明
胃鏡檢查是一種常見的內視鏡檢查方法,主要用於檢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的狀況。
對於有胃部不適或懷疑腫瘤轉移的患者,胃鏡檢查能提供重要的診斷資訊。
針對您提到的情況,家父因為大腸癌手術後出現胃部不適,醫生建議進行胃鏡切片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腫瘤轉移,這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首先,關於胃鏡切片檢查的頻率,通常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對於有腫瘤病史的患者,尤其是大腸癌患者,進行定期的檢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早發現可能的轉移或其他併發症。
雖然您提到的兩次檢查相隔僅五天,這樣的頻率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特別是當醫生認為需要進一步確認病變的性質時。
至於胃鏡檢查對胃部的負擔,雖然胃鏡檢查本身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程序,但頻繁進行檢查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身體和心理壓力。
胃鏡檢查過程中,醫生會將一根細長的內視鏡插入食道,進入胃部,這可能會引起不適感,尤其是對於某些敏感的患者來說,重複檢查可能會增加不適的感覺。
此外,切片檢查本身也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雖然這種影響通常是暫時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短期的胃部不適或炎症。
然而,對於懷疑腫瘤轉移的情況,醫生的建議通常是基於對患者健康的考量。
若不進行必要的檢查,可能會延誤病情,影響後續的治療選擇。
因此,雖然您可能會擔心檢查的頻率,但在醫生的專業判斷下,這樣的檢查是有其必要性的。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與負責的醫生進一步溝通,了解為何需要如此頻繁的檢查,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的檢查方式(例如影像學檢查),以減少對胃部的負擔。
醫生會根據病情的緊急性和檢查的必要性,給出最合適的建議。
最後,對於家父的健康狀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醫療團隊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的檢查和適當的治療能夠有效地監控病情,並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這對於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都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您的家父能夠早日康復!
搜尋您的醫療問題:
收錄 1,000 位真實台灣醫師、 18 萬篇各種醫療症狀問答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胃不舒服頻繁,需再次照胃鏡嗎??
您好!想請問一下:我真的被我的胃困擾很久,之前只是偶爾不舒服(胃脹,胃遮遮,有時噁心想吐,打嗝,有時胃酸逆流症狀,偶爾胃痛),因此在去年8月照了胃鏡,基本上沒甚麼問題,只是有輕微的發炎(食道與胃交接處紅紅的)。但照的時候我有乾嘔,所以醫生說...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姐您好:症狀經持續治療若未改善,可再檢查確認。但依所言,應是腸胃功能障礙(包括可能手術後沾黏影響)先少量多餐及用藥控制,再與妳的腸胃醫師討論。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習慣性胃痛:定期胃鏡檢查的必要性和風險?
自幼小就常往診所跑,跳繩不能超過30下,走路不行快,痛的地方在左胸腔下方,痛時就趕緊用按著,減少疼痛,有照過胃鏡二次,這樣的胃痛是多久做定期胃鏡檢查?胃鏡檢查若太頻繁,有什麼副作用(後遺症)?
曾芬郁 醫師回覆-內科
胃鏡檢查除了有的病人會感覺不舒服外,沒有副作用。左胸腔下方運動過後之疼痛不一定是胃痛,可請內科醫師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胃鏡和大腸鏡檢查之間多久相隔才合適??
醫師您好:我11月底去照胃鏡,我在今年七月底也照了大腸鏡,中間只隔了4個月,但是這兩個檢查都要用到顯影劑,我前幾天看了網路醫療新聞,我才知道顯影劑會對腎功能造成傷害,中間只隔4個月會不會太短?還是應該要再多幾個月再去照胃鏡比較好?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應都不會用顯影劑,不必擔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照胃鏡與腹痛原因解析?
醫生您好我在上上個禮拜四的時候吃了一個不太乾淨的便當結果導致食慾不振以及腹痛,去醫院拿了一個禮拜胃發炎的藥物已經有好轉了,但是還是會時不時的有腹痛感(間歇性的每次幾秒鐘)還有幾次晚上醒來也會腹痛(換一個姿勢就好了)雖然都不是很痛但就是不知道...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應不必再照胃鏡,衹要配合藥物及食物調理,也可局部熱敷,這與癌症無關,不必擔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胃鏡切片準確性受哪些因素影響??
醫生你好,我是一名慮病症患者,在2個月前我有去做麻醉無痛胃鏡檢查,當時的醫生告訴我說,我有可能有巴瑞特氏食道,但他說要切片才能確定,只是當時他沒幫我切片,先讓我吃藥,要我四個月後再做一次胃鏡,然後再幫我切片。但我實在等不及,就去找別的醫生幫...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問通血路跟抗凝血的藥是要防切片後出血不止,不必擔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