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對於娃娃(玩偶)的依賴?
醫師你好,我目前是一位已經成年的男性,事情應該從國中說起,國一的時候我買了一隻娃娃(非人形),可以理解成抱枕或者小玩偶,在此之前我未曾有依賴玩偶的習慣,但從國一那時開始,我會抱著它睡覺,在家經常抱著它,我想這對於一個國中的孩子來說應該是正常的事情,原先我也是這麼想,直到現在我仍還在抱著那隻同樣的玩偶睡覺和平常也會抱抱它。
我意識到即將滿20歲了,我就是戒不掉,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對我而言它不僅是玩偶,在我的視野它更像是不會動的寵物,我的內心更是賦予它生命,也幻想要是它是活體那該有多好的想法,我想請問一下,我應該如何面對這件事,或者說有什麼方式可以戒除,應該看看心理醫師嗎。
匿名,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5/23
王耀霆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通常這些娃娃不僅僅是物品這麼簡單,它們其實被個人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它們背後往往潛藏著個人更多的心理需求。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際關係的發展,通常會慢慢捨棄這些替代性的依戀物。
建議你,如果對娃娃的依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或是作息,不需要太過擔心,可以去思考一下娃娃對你的意義,還有你潛在的心理需求;若你覺得已經很困擾,可以考慮至身心科門診評估,看是否有其他共病,或是安排個別深度心理治療。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
回覆日期:2021/05/2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首先,您所描述的情況並不罕見,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對某些物品產生情感依賴,這通常是因為這些物品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慰和安全感。
對於您來說,這隻娃娃可能成為了您情感寄託的對象,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這是一個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階段。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依賴行為可以被視為一種「替代性依附」,即當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壓力、孤獨或不安時,會尋求某種物品來填補情感上的空缺。
這種情況在青少年中尤為常見,因為他們正在探索自我認同和情感連結的過程。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會逐漸學會用其他方式來滿足這些情感需求,例如建立人際關係或發展興趣愛好。
然而,您提到的情況已經持續到成年,並且影響到您的生活品質,這可能表明您對這隻娃娃的依賴已經超出了正常範疇。
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到您的社交生活、情感發展及心理健康,因此,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以下幾個建議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
1. 自我反思:試著思考這隻娃娃對您來說的具體意義。
它是否代表著某種失去的安全感或情感支持?
了解這些情感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助於您找到其他的情感寄託。
2. 逐步減少依賴:可以嘗試逐步減少與娃娃的接觸,例如設定特定的時間來抱著它,然後逐漸減少這段時間。
這樣的漸進式方法可以幫助您慢慢適應不依賴娃娃的生活。
3. 尋找替代物品或活動:可以考慮尋找其他的替代物品或活動來填補這個情感空缺,例如參加運動、藝術創作或社交活動。
這些活動不僅能幫助您轉移注意力,還能增強您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
4.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您發現自己無法獨自克服這種依賴,建議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
專業的心理諮詢可以幫助您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5. 建立支持系統:與朋友或家人分享您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統可以幫助您在面對困難時不再孤單。
總之,對於您目前的情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是非常重要的。
專業人士能夠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並提供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情感寄託,並能夠健康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如何處理對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的感情依賴??
我從高中開始就喜歡比我年紀大的人,例如:高一班導他很關心我,我出事了他會保護我,然後我開始喜歡上他,當他離職時我很痛苦花了兩年才忘記他,但我發現我又會尋找下個目標,接下來是老師,出了社會又是課長,現在又是精神科主治醫師,我每一分一秒都在想主...
蕭銘鴻 醫師回覆-精神科
匿名您好:由於不清楚您過去的成長背景及家庭關係,因此很難斷定這一定是戀父情結。不過您似乎較缺乏安全感,想要找一個依靠?若您想要要了解這方面的疑慮,可和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應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祝您順心! 精神科蕭銘鴻醫師敬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單親媽媽的困境:如何處理親子關係與情緒問題??
我是單親媽媽扶養三個女兒:老大從出生就由前婆婆照顧到現在高一了,老大從小從吃到穿甚至求學,事事都許尊從前婆的意思,連我買件衣服給小孩,都會被嫌棄,現在孩子一頭長髮過腰,想幫孩子剪短,還被前婆嗆聲說,除了她誰也不準動老大的長髮。而老大從小由阿...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嘉芳,您好:身為三個女孩的媽又是職業婦女,您辛苦了。親子教育的問題,建議可和所在地縣市「家庭教育中心」聯絡,可上網查電話,他們會有專門社工提供免費親子教育服務。就醫部分,則是建議就近至身心科或精神科接受評估或心理治療。總之,社會上有很多人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童年創傷與成長困境:一名患有精神疾病和戀母情結的男子的心路歷程?
醫師好,我現在雖然已41歲了,可是心智就如同小孩一般。同時小時候某位醫生就診斷我具有戀母情結。而我媽媽已過世12年了。從小我就是父母不要的小孩,因為我從小的時候就有精神病,而且還害得父母發生車禍!在當時兒少法還沒出來。我在小的時候就四處游盪...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過去的事情就讓他們過去,建議專注在經營自己現在的生活。現實生活也許並不美好,也許還是有一些挫折,但同時也有很多的空間和機會去找到新的美好。每天都可以是個新的開始。祝福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安心毯癥狀加劇:如何治療??
戴醫師 您好:我從小就有類似需要“安心毯”的情況。但是並不嚴重,不至於過度影響生活。可是這幾個月似乎有惡化的傾向,只要離開床上開始工作或是活動我就會變得非常想睡,很想要回到床上。我試著忍耐,但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覺得頭痛,甚至有隱隱想吐的感覺...
戴萬祥 醫師回覆-精神科
糖糖小姐,你好:所謂「安心毯」其實是兒童發展過程,由依賴邁向獨立,正常發展產生的現象,在這個過渡期,常常會對某些物體產生依戀現象,尋求情感的依賴,替代母親的角色,陪伴你成長,不同的人可能會對不同的物體產生依附。根據你的描述,原本這種依附是正...>>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