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浸潤症狀:該去看胸腔科嗎?-內科

分享到:

肺部問題?


醫生我有個疑問,因為有感冒去看了家醫科,然後也照X光然後也做了抽血和痰液檢查(我的痰液一直都是白的沒有黃色的或血色之類的),後來咳嗽症狀也好一些了回診醫生看了X光照說有肺浸潤的症狀但是沒有支氣管炎的症狀,也沒有特別說抽血跟痰液檢查有甚麼特別的事情,我也沒有發生任何發燒或感覺到任何明顯的胸悶痛(但胸有聲音),,因為聽到肺浸潤我很擔心,我是否該再去胸腔科做詳細檢查呢,因為這陣子疫情不太敢直接先去大醫院,所以想先詢問一下,這樣子 不好意思。
另外,因為家人有人吸菸是否因為長期吸入二手菸也導致這樣的肺浸潤的症狀呢。



小林,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6/04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依據目前疫情狀況建議可以先進行 新冠肺炎的篩檢若是陰性而且症狀持續可能需要進一步去大醫院的胸腔科做檢查至於肺部浸潤簡單來說 就是肺部的發炎造成原因可能是 感染 二手菸 過敏都有可能所以還是需要確認造成原因為何謝謝您的提問



回覆日期:2021/06/04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感冒後經過家醫科的檢查,X光顯示有肺浸潤的情況,且目前沒有發燒或明顯的胸悶痛,這些情況確實讓人感到擔心。
肺浸潤通常是指肺部的某些區域出現液體或細胞的異常積聚,可能是由於感染、過敏反應、或是其他肺部疾病所引起的。
由於您提到的症狀相對輕微,且目前咳嗽已有所改善,這可能是正向的發展。

不過,肺浸潤的原因多樣,可能包括病毒或細菌感染、過敏反應、甚至是環境因素如二手煙的影響。
長期接觸二手煙確實可能對肺部造成損害,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因此如果家中有吸煙者,這可能是您肺部狀況的一個潛在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考慮以下幾點:
1. 持續觀察症狀:如果您的咳嗽症狀持續或加重,或是出現其他症狀如呼吸急促、胸痛等,建議儘快就醫,特別是尋求胸腔科的專業意見。

2. 進一步檢查:如果您對目前的診斷感到不安,或是希望獲得更詳細的檢查,胸腔科醫生可以提供更專業的評估,包括可能的CT掃描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以更清楚地了解肺部的狀況。

3. 避免二手煙:如果可能,建議減少接觸二手煙的機會,這對於保護肺部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4. 新冠肺炎篩檢:考慮到當前疫情,若有相關症狀,建議進行新冠肺炎的篩檢,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的休息,這些都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總之,雖然目前的症狀似乎不嚴重,但肺浸潤的情況不容忽視,特別是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建議您儘早就醫,尋求胸腔科的專業診斷與治療。
保持與醫療人員的良好溝通,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後續檢查,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您的健康狀況。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長期咳嗽不止,該去看胸腔科嗎??


我咳嗽已經很久了,少說一年一開始只是感冒,那時候常常感冒記得兩年前只是一直感覺有痰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開始一直咳現在有時候可以不咳,但一咳就是停不下來空氣冷的時候運動完會一直咳嗽中午在學校趴著睡覺的時候也會一直想咳嗽晚上讀書的時候也...


黃伊文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DEAR 藝瑟: 慢性咳嗽原因很多,但以妳的描述. 和年齡. 來參考,個人覺得應該是過敏所致,可以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尤其有關氣喘方面的檢查, 這個疾病有時候就只有以咳嗽表現並不一定會喘 .彰化醫院關心您

長期咳嗽不止,該去看胸腔科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輕度肺部浸潤:可能的疾病及進一步檢查建議?


家母 大概4-5個月 一天都會咳個三四聲前一些日子去掛胸腔科照X光胸腔科醫生說沒問題 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但是後來照CT有打顯影劑的 放射科的報告裡面有Mild infiltration over bilateral lung fields 他...


楊文達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CT報告打輕度浸潤,通常代表沒有嚴重肺疾病,只需調整止咳藥物或用中藥調養,應可慢慢改善咳嗽症狀

輕度肺部浸潤:可能的疾病及進一步檢查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胸腔內科問答:感謝曲醫師的專業解答?


曲醫師 您好:謝謝您在繁忙之中給我解惑,也讓我先了解到”浸潤”的含意;明天要去拿報告,希望是健康平安,再次謝謝您~


曲長科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阿隆您好:祝健康快樂!曲長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胸腔內科:肺浸潤與肋骨骨折的疑慮?


有幾天鼻腔有黃綠色分泌物,之後鼻腔分泌物變白, 偶爾打噴嚏流鼻水,胸部覺得緊、有壓迫感(尤其是清晨),喉嚨痛有痰(多是清痰,兩次黃色,三次深褐色),上食道(或支氣管?)有緊痛感。這些症狀之前,有三個月輕微乾咳,之後演變成吃飯後偶爾有不得不乾...


周梓光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您的問題需經實際看診,由醫師診療後與醫師商談,請至胸腔科就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