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症候群?
請問:若女方及其弟妹皆患有亞斯,而弟還多了過動症、妹則多了癲癇,女友只患亞斯,而男方皆無人患有亞斯、過動、癲癇,那麼生出亞斯、過動、癲癇的孩子機率是多少?
謝謝醫師
111,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8/08
廖定烈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你好:看來你對於亞斯伯格症候群是否有遺傳性相當關心。
生出有生病的孩子,會讓大家感覺沮喪,不過相反地,有新生命的誕生,也常常令人興奮與感動。
與所有精神疾病一樣,下一代「精神健康」沒有癲癇、過動、或亞斯伯格症的機率,事實上是比「精神健康不良」的機率高得多。
如果有實際上考慮交往、結婚、生養下一代的問題,建議在門診時諮商您的精神科醫師。
廖定烈醫師
回覆日期:2021/08/08
彙整補充說明
亞斯伯格症候群(ASD)是一種自閉症光譜障礙,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根據目前的研究,亞斯伯格症的遺傳風險與家庭成員的病史有密切關聯。
根據您所提供的情況,女方及其弟妹均患有亞斯伯格症,且弟弟還有過動症,妹妹則有癲癇。
這樣的家族背景確實會提高女方的遺傳風險。
根據研究,亞斯伯格症在一般人口中的盛行率約為1%至2%。
如果一位家庭成員(如兄弟姐妹)有亞斯伯格症,其他兄弟姐妹罹患此症的機率會增加,通常在5%至10%之間。
對於女方來說,因為她的弟妹都有相關的症狀,這可能意味著她的遺傳風險會更高。
在您提到的情況中,男方的家族中沒有亞斯伯格症、過動症或癲癇的病史,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
根據目前的數據,若男方沒有這些疾病的家族史,則孩子罹患亞斯伯格症的機率可能在1%至5%之間,具體數字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基因、環境等。
至於過動症(ADHD)和癲癇,這兩者的遺傳風險也與家族病史有關。
過動症的遺傳風險在有家族病史的情況下會增加,通常在10%至30%之間。
癲癇的遺傳風險則相對較低,但某些類型的癲癇確實有家族聚集的現象。
綜合考量,若女方的家族中有亞斯伯格症、過動症和癲癇的病史,則孩子罹患這些疾病的機率會高於一般人群,但具體的機率仍然難以精確預測。
建議在考慮生育之前,雙方可以進行遺傳諮詢,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遺傳風險,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對於特殊需求兒童的支持和資源也在不斷增加。
即使孩子有可能罹患這些疾病,早期的診斷和介入可以大大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
因此,無論結果如何,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並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支持。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癲癇治療:用藥多久能看到發作頻率下降??
醫師您好:家人目前54歲,約四五年前開始出現失神性癲癇發作,近一兩年每年約出現一次僵直性大發作,平常約一兩天便會出現複雜性局部發作,至去年下半年發作頻率則為一天一次複雜性局部發作。家人過去不曾有頭部外傷,檢查後除了腦波異常外也未發現明確病因...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Ling 小姐您好:您提到“家人去年開始治療,目前早晚服用一次優閒,晚上因有入睡問題有服用贊安諾,已持續約半年時間,但每天仍會出現一至兩次的複雜性局部發作。”一般而言,癲癇病患在服藥三個月後約有20-30%會有癲癇發生,通常在門診會詢問是否...癲癇治療:用藥多久能看到發作頻率下降?-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事前避孕藥與蜂王乳膠原蛋白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醫生您好,平常自己有在吃21天的事前避孕藥(愛斯麗安)想請問醫生:1.吃含有蜂王乳成分的膠原蛋白會影響到避孕藥的效果嗎?2.我昨天(6/25)為吃避孕藥的第三天,20:30食用蜂王乳膠原蛋白,約22:20食用避孕藥第三顆,而昨天下午有發生性...
曹國桃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避孕藥從月經來的第五天開始吃,有吃就有避孕效果,和食物無關。祝你健康事前避孕藥與蜂王乳膠原蛋白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亞斯伯格症遺傳風險:如何選擇伴侶??
想請教醫師 這個症狀遺傳機率高嗎?我是男方 我們的家庭都很健康我女友的弟弟有亞斯柏格症 是他媽媽遺傳的關係女友和他爸爸都沒有這個症狀女友是正常的 但我怕可能有隱性基因在 如果我和他結婚後生下的小孩會不會也有亞斯柏格症?家人因為怕小孩生出來生...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亞斯伯格氏症是屬於自閉症光譜疾患,目前自閉症光譜疾患的盛行率約為 0.5%, 而手足有此疾患,另一手足也有此疾患的機會約為5%.若您們結婚生子,孩子罹患此症的機會應為0.5-5% 之間。社會、教育、醫療一直都在進步,未來對於特殊的孩子...>>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齡父親患亞斯伯格症,孩子遺傳風險多少??
余醫生您好:想請教,父親有亞斯伯格症,高年齡38歲以上要生小孩,會遺傳給小孩的機率有多少呢? 感恩感謝回覆!🙏
余權訓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亞斯伯格症以及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成因複雜,目前僅知具有遺傳性,且與父母年齡相關。然而實際影響程度與患病機率為多項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因此儘管父母有高風險因子,也未必會遺傳給孩子。最重要的是若孩子出現症狀應及早診斷,透過早期治療與訓練,...>>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