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護理與手術選項:如何照顧老年患者的肚臍上疝氣?-外科

分享到:

請問肚臍以上的疝氣要怎麼護理??


醫生您好:最近家父(71歲)因為肚臍以上出現凸起而去看醫生,檢查出來是腹壁上有疝氣。
那位醫生提到切口很小,目前腸子還沒跑進去,建議可以先戴什麼按摩腰帶還是束腹來護理。
但是他和同去的舍弟沒搞懂正確商品名稱是什麼,我也查不出來,只好麻煩您指點迷津。
若能提供購買管道,當感激不盡。
另外還想請教一下,現在家父年事已高,是否還適合動疝氣手術呢?
假如要開刀,費用會是多少呢?
謝謝您的回答。



xxx,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1/23

陳榮宏 醫師回覆-外科


妳好,腹壁的疝氣若暫時不想開刀,可以考慮用“束腹帶”增加腹壁的支撐力,束腹帶可以在醫療用品店購買到。
它只能減少腹內的腸子往外跑的機會,而不能完全避免,所以還是要每天檢查疝氣囊是否變大,尤其疝氣囊變得緊繃或出現腹痛時更要小心。
建議只短期使用,還是要找時間開刀比較恰當,因為隨著老化腹壁會變得更弱,通常疝氣囊也會漸漸增大,尤其是合併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這些會增加腹內壓力的症狀,更容易讓疝氣惡化。
至於是否適合開刀,還是要整體評估才準確,單就年紀來看是沒問題的。
疝氣則是健保給付的手術,只有部分負擔、病房費用或自費醫材的費用。



回覆日期:2022/01/2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父親的肚臍上疝氣情況,首先要恭喜您及家人能夠及早就醫,這對於疝氣的處理非常重要。
疝氣的形成通常是因為腹壁的肌肉或組織變弱,導致內臟或脂肪組織突出。
對於老年患者來說,疝氣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腹壁的肌肉會變得更加脆弱。


疝氣的護理建議
1. 束腹帶的使用:醫生提到的“束腹帶”或“腹圍帶”是用來支撐腹部的裝置,這可以幫助減少腹內壓力,防止疝氣囊的擴大。
這類產品在醫療器材店或網路上都能找到,您可以搜尋“腹圍帶”或“疝氣帶”來找到合適的商品。
使用時要注意,束腹帶應該適度,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2. 定期檢查:即使使用束腹帶,仍需定期檢查疝氣囊的大小和形狀,特別是如果出現疼痛、紅腫或變硬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3. 避免增加腹內壓力的活動:如重物搬運、劇烈運動等,這些都可能使疝氣惡化。


是否適合手術
對於71歲的老年患者,是否適合手術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整體健康狀況、合併症(如心臟病、糖尿病等)、以及手術風險等。
一般來說,若患者的健康狀況良好,手術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手術的好處在於可以根本解決疝氣問題,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如嵌頓或絞窄等情況。


手術費用
在台灣,疝氣手術通常是健保給付的項目,患者只需負擔部分費用。
具體的費用會依據醫院、手術方式(如傳統開刀或腹腔鏡手術)及使用的醫材而有所不同。
建議您可以向醫院的住院部或健保局詢問具體的費用資訊。


總結
總之,對於您父親的肚臍上疝氣,建議使用束腹帶來提供支撐,並定期檢查疝氣的狀況。
若考慮手術,建議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評估手術的必要性及風險。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到您和您的家人,祝您父親早日康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老年疝氣手術後復發及治療建議?


林醫師您好﹔我的岳父今年67歲前年因為參加社區拔河比賽,不小心一用力而讓腹腔內的腸子墜下造成疝氣,去年也經過手術治療,但是過了差不多半年,右側的鼠蹊部又出現腫塊今年從外觀看來似乎已經掉到了睪丸部位,但是他都不覺得痛,反正就是這樣,也不加以理...


林哲民 醫師回覆-外科
老年人因腹壁肌肉較薄,所以容易產生疝氣,而復發率和年齡及腹壁肌肉有關,雖然不會痛,但還是要注要看會不會變成嵌頓型疝氣。嵌頓型疝氣指腸子掉下來推不回去,而且會痛,原因是腸子血液循環受影響,必須立即手術,否則會造成腸壞死,須要切掉腸子。疝氣治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臍疝氣非手術治療可行嗎??


請問臍疝氣ㄧ定得動手術嗎?若需動手術會越早手術越好嗎?目前醫師檢查約有2.2公分缺口,但完全不會痛⋯,好想和平共處就好⋯若真得動手術,請問傳統手術與微創(內視鏡)手術,哪種方式較好?若需補網膜,生物網膜會比人工網膜好嗎?


陳家銘 醫師回覆-外科
臍疝氣建議盡早手術,否則缺口若持續擴大,容易產生其他併發症,例如腸子嵌頓等等。此外,愈大的缺口,經過修補手術,再次復發機率隨之上升唷!手術方式,得視實際執刀醫師當場評估每個人臍疝氣產生原因以及身體狀態來選擇,並沒有絕對的優劣,每個人適合的狀...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術後五天,臍疝氣手術後症狀探討?


醫師您好,有些問題想請教您我因為臍疝氣(0.6mm寬,無小腸進入)而去做臍疝氣手術,目前手術後第五天。幫我做手術的醫師是採用新式疝氣修補手術(自體組織縫合,沒有放人工網膜),手術是在肚臍下方開一個口,然後再由腹腔鏡進去做修補(手術敘述來自幫...


陳家銘 醫師回覆-外科
依據你的描述『在肚臍下方開一個口,然後再由腹腔鏡進去做修補』則是屬於腹腔鏡微創的修補方式。腸子在腹腔原本就會隨姿態移動,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病患有可能出現延遲性的腹內傷口積存血水,造成腹內積血(水),也有可能產生如同你描述的症狀一般,建議可...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潰瘍手術後續問題與氣切選擇?


楊醫師您好:想請教關於我奶奶的病情我奶奶現年78歲,兩個月前為腹部上非常嚴重的泡疹(俗稱皮蛇)所苦而食慾不振一個月前因為身體太虛弱而到醫院吊點滴,結果驗出有糖尿病,因而轉到大醫院治療三天後因為腹膜炎開刀,結果發現大腸破洞,排泄物外流,因而切...


楊培鎮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通常一支氣管內管最多只能放兩個星期就要重新換新管,若超過此期限,則感染的機率會增加,這會使得拔管成功的機率降低,而且病患長期嘴巴含著此管也很不舒服,臉上所貼的固定氣管膠布,久了也會使得皮膚紅腫潰爛,嘴唇也會起疱疹或潰爛。基於上述這些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