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新冠肺炎?
想請問我的寶寶目前4個月11/29確診當時有發燒到快38度,但喝了退燒藥水就沒有再發燒,只有偶爾打噴嚏和咳嗽食量和活動力皆正常但隔離到今天快篩還是一樣是陽性是不是應該繼續看醫生吃藥呢?
匿名,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12/04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新冠肺炎有時快篩不會那麼快轉陰,還持續陽性也不代表症狀就比較嚴重或容易轉重症,新冠肺炎主要是症狀治療和注意轉中重症跡象,如果沒有明顯症狀應該不需要一定要吃藥,但若如果有轉中重症跡象要立刻就醫。
回覆日期:2022/12/04
彙整補充說明
針對您4個月大的寶寶確診新冠肺炎的情況,首先要恭喜您,寶寶目前的症狀似乎相對輕微,這是非常好的消息。
根據您提供的資訊,寶寶在確診後曾經發燒到接近38度,但在服用退燒藥後,體溫已經穩定下來,並且食量和活動力正常,這些都是正面的指標。
新冠病毒感染後,寶寶的快篩結果持續為陽性,這在某些情況下是正常的。
根據目前的醫學知識,新冠病毒的快篩檢測可能會在感染後的幾天內持續陽性,即使症狀已經改善,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病情加重或需要立即就醫。
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的整體狀況,特別是是否有出現任何重症的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持續觀察症狀:儘管目前寶寶的食量和活動力正常,但仍需密切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出現,例如呼吸急促、持續高燒、嗜睡、食慾不振等。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建議立即就醫。
2. 保持水分攝取:確保寶寶有足夠的水分攝取,這對於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非常重要。
可以透過母乳或配方奶來保持水分。
3. 定期量體溫:建議您定期為寶寶量體溫,若發現體溫再次上升至38度以上,應考慮再次使用退燒藥,並觀察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
4. 醫生的建議:如果您對寶寶的狀況感到不安,或是有任何疑慮,隨時可以聯繫醫生進行諮詢。
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給予專業的建議。
5. 隔離措施:在確診期間,請遵循醫療機構的隔離指導,避免讓寶寶接觸其他人,以減少傳播的風險。
6. 注意心理健康:照顧確診的寶寶可能會讓家長感到焦慮,建議您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必要時可以尋求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總之,寶寶目前的狀況看起來是穩定的,持續觀察並保持良好的護理是關鍵。
如果有任何異常情況,請不要猶豫,及時就醫。
希望您的寶寶能夠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注射疫苗後確診新冠,家長該如何應對??
蕭醫師您好,家裡有雙寶剛滿一歲,於7/14注射水痘麻疹疫苗,b寶7/16-7/18發燒,a寶7/18也發燒,結果7/18就診醫生建議快篩時才發現感染新冠病毒,a寶7/18-7/20發燒,回家用藥後陸續退燒,目前都剩咳嗽跟一些鼻水,持續喝咳嗽...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一歲嬰兒年齡尚幼小,免疫力還沒有很好,罹患新冠病毒感染要小心重症的先兆(不過還是強調重症的機率極低,也不用過於擔心),有這些重症先兆(請參看檔案)要立刻送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新冠肺炎確診後持續高燒該如何處理??
不好意思我今天早上起來突然發燒因為昨天有篩過了是陰性 所以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我就去看醫生了也領了藥 結果回家的時候想說在快篩一次看看 就發現確診了 我就吃醫生給的藥 但是一直到晚上除了中間講有退燒到36.37度之外。到現在晚上9:21分一直都...
葉倩妤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新冠發燒可能約3-4天,基本上是症狀治療,若有高危險因子,請儘速就醫使用抗病毒藥物,請觀察呼吸狀況,若有喘或病況惡化,建議您儘快回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小兒反覆高燒四天,該送急診嗎??
您好,我家女兒現在一歳4個月。這週一早上因為發燒至A診所就診時,被診斷為急性咽喉炎,返家且按時服藥後小孩仍反覆高燒(38-39度之間),週二早上排便為咖啡色糊狀;週二睡前發燒至38度,故分別服用了藥水、隔半小時後服用藥粉(內含退燒藥),結果...
何宗憲 醫師回覆-兒科
您好,這幾天照顧發燒的幼兒真的辛苦了!但是如果您的女兒持續發燒 (超過72小時) 或是有下列任一情形,建議還是要到醫院就醫查明原因:體溫超過 40 ℃發生痙攣意識難以喚醒或躁動不安抱怨頭痛的厲害或頸部僵硬呼吸急促或緩慢皮膚出現紫斑(用手指壓...>>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孩子肺炎治療中遭遇車禍,症狀加劇該如何處理??
馬醫師您好:我的小孩4/23於屏東寶健醫院入院5天(4/27日出院)住院病因為支氣管引起肺炎但是他於5/3日又開始有高燒現象回診時又繼續代藥回家療養5天可仍有高燒不退現象然而經另一位醫師換藥後有改善但是在5/14日要回醫院回診時在路途中上被...
馬益群 醫師回覆-兒科
媽媽,您好:從媽媽的敘述中得知您目前困擾的是小孩發燒,嘔吐和腹瀉,無法與頭部外傷分辨。提供以下意見: 嘔吐合併腹瀉和發燒,較有可能是急性腸胃炎的表現。頭部外傷較不易合併腹瀉和發燒。不過仍然建議媽媽還是要帶至醫院請醫師評估。頭部外傷雖然目前沒...>>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