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引發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觀察方法-兒科

分享到:

淋巴結的問題?


醫生您好兩歲半孩子左耳被蚊子叮紅紅的,發現左耳後有可觸摸到的淋巴結,大約0.3-0.5cm,橢圓長,會動來動去。
想請問蚊子叮可能會引起淋巴結腫大嗎?
如果蚊子叮消腫了,淋巴結仍一直保持此大小也可滑動,是否持續觀察即可?
謝謝您



Wendy T,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5/03/22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淋巴結屬於免疫系統,一般是有感染的時候才會暫時變大,一般的蚊蟲咬傷應不至於變大。
一般有異常的淋巴結情況為:紅腫熱痛,大於1公分,邊緣不規則,按壓不移動,位於不常見的地方(耳後在兒童算常見的位置),如果有這些情況請就醫檢查。



回覆日期:2025/03/22

彙整補充說明


蚊子叮咬後引發淋巴結腫大的情況,雖然不常見,但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能發生的。
淋巴結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過濾淋巴液並對抗感染。
當身體受到感染或發炎時,淋巴結可能會腫大,以便更有效地對抗病原體。


蚊子叮咬與淋巴結腫大
1. 感染反應:蚊子叮咬後,皮膚會出現局部的過敏反應,通常表現為紅腫、癢感等。
這些反應可能會引起周圍淋巴結的腫大,因為淋巴結在此過程中會活躍地工作以對抗可能的感染或過敏反應。

2. 淋巴結的特徵:正常情況下,淋巴結腫大應該是可移動的、柔軟的,並且不會伴隨著劇烈的疼痛。
如果淋巴結腫大伴隨著紅腫、熱感或疼痛,則可能是感染的徵兆,這時候需要尋求醫療幫助。

3. 觀察方法:
- 大小變化:定期檢查淋巴結的大小,若持續增大或超過1公分,建議就醫。

- 移動性:健康的淋巴結通常是可移動的,若發現淋巴結固定不動,需引起注意。

- 疼痛感:如果淋巴結開始出現疼痛或不適感,這可能是感染的徵兆,應立即就醫。

- 伴隨症狀:注意是否有發燒、全身不適、持續的疲倦感等全身性症狀,這些都可能是感染的指標。


何時就醫
如果在蚊子叮咬後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儘速就醫:
- 淋巴結腫大持續不退,且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紅腫熱痛。

- 淋巴結的質地變硬或固定不動。

- 出現全身性症狀,如持續的疲倦感、體重減輕等。


總結
蚊子叮咬後引起的淋巴結腫大通常是暫時的,並且與身體的免疫反應有關。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腫大是良性的,隨著叮咬的癒合而逐漸消退。
然而,若出現異常的症狀或持續的腫大,則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保持對身體變化的敏感性,並定期進行自我檢查,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步驟。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醫師您好,在一個多月前我生了一場病,有輕微發燒(38度)、扁桃腺發炎、喉嚨發炎腫痛、夜間流汗等,生病期間我發現頸部右方有一個像蚊子咬的凸起紅點,痊癒後該處並無消腫,在最近(約隔一個月)給耳鼻喉診所的醫師觸診後說是淋巴結,直徑約1公分,摸起來...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若淋巴結數量持續增加或持續變大,建議至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淋巴腫大及食物過敏反應?


有淋巴的地方都腫得嚴重 像是兩側大腿上部和腋下腫了很多個而且愈來愈大,不痛請問是怎麼了對愈來愈多種食品會有反應像是少許乳製品和蓮子...在吃了之後當天皮膚就有炎症癢的時候抓傷本人是過敏體質,去皮膚科就診多年thank you


林明鋒 醫師回覆-內科
局部淋巴腫大通常代表周遭部位有感染. 如果多處部位淋巴腫大, 則較有可能是全身性的反應. 部分的感染像是弓漿蟲或貓抓病等, 都可能在不同地方出現淋巴腫. 還有一些影響免疫系統的疾病像是菊池病或愛滋病等,也會有淋巴腫大的情形. 另一種可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和治療方式?


陳醫生你好:3個禮拜前我發現下顎兩側與脖子連接處有淋巴結腫大現象,外觀看不出來,主要是低頭時會有疼痛感所以才發現,初期觸摸會有疼痛感,有活動性跑來跑去,質地不算硬(算韌韌的吧),有去醫院看過醫生觸診,有做過鼻咽內視鏡,也做過超音波,左邊一顆...


陳斯榮 醫師回覆-腫瘤科
煩心的人/38歲/男1.目前已經三個多禮拜,但淋巴還是沒完全消失,是因為什麼原因呢?還是會變成淋巴膿傷或著是淋巴瘤呢?A:有些人的淋巴結長大以後就沒有再消失啊。這是可能的情形,不變大變色的話,可以持續觀察,變大變色時則必須在看醫生。2.有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蜜蜂叮咬後耳垂附近的腫塊是什麼?可能是淋巴結炎嗎??


醫師你好,10/27被蜜蜂叮到額頭,10/28偶然摸到耳垂附近有一顆會痛能移動的東西,晚上到耳鼻喉科就診,醫生摸了摸說喉嚨發炎開藥回去吃10/29那一顆東西不會痛了,可是到今天11/1都沒消。被蜜蜂叮淋巴結會腫嗎?會是淋巴癌或轉移癌嗎?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 :您好,常見為發炎的淋巴結,若小於1公分且可動,大多為良性的表現,可先自我觀察,若持續變大或疼痛仍須回診追蹤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