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後腳底腫脹于血怎麼辦?
人工關節更換術後小腿及腳底腫脹于血該如何處理
懮愁人,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4/02/26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淤血的部份, 在手術完五天以後開始熱敷, 可以逐漸改善, 大約二週左右會消失腫脹的部份, 可能會持續比較久, 尤其是膝關節的腫脹, 常會持續到半年, 短時間內以彈性繃帶固定, 可以有部份的效果, 另外, 把患肢抬高, 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仍有疑問, 請向骨科醫師就診
回覆日期:2014/02/26
彙整補充說明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腳底及小腿腫脹是相對常見的現象,通常與手術後的淤血、炎症反應及靜脈循環不良有關。
這些情況在術後的恢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尤其是在手術後的前幾週。
以下是一些處理方法及相關建議:
1. 抬高患肢:術後,應盡量將患肢抬高,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回流,減少腫脹。
可以在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將腳墊高於心臟的高度,這樣能有效減少靜脈壓力,促進血液循環。
2. 熱敷與冰敷:在術後的前幾天,若有腫脹或疼痛,可以使用冰敷來減少腫脹和疼痛。
通常建議每次冰敷15-20分鐘,每小時一次。
當腫脹情況穩定後,約在術後五天後,可以開始進行熱敷,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淤血情況。
3. 使用彈性繃帶:在術後初期,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患肢可以提供一定的壓力,幫助減少腫脹。
但需注意包紮的緊度,避免過緊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4. 適度活動:雖然手術後需要休息,但適度的活動也是必要的。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輕微的活動,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避免長時間靜止不動,尤其是在坐著或躺著的時候。
5. 遵循醫囑用藥:術後醫生可能會開一些消炎藥或止痛藥,按時服用這些藥物有助於減少術後的腫脹和不適感。
如果腫脹持續不退,應及時回診,讓醫生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或進一步檢查。
6. 定期回診:術後定期回診是非常重要的,醫生會根據恢復情況進行評估,並提供相應的建議。
如果腫脹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隨其他症狀如劇烈疼痛、發熱等,應立即就醫,以排除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
7. 注意飲食與水分攝取: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攝取足夠的水分,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避免過多的鹽分攝取,因為過多的鈉會導致水腫。
總之,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腫脹是恢復過程中的一部分,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改善。
若有任何異常情況或持續不適,建議及時聯繫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評估與處理。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婆婆換人工關節後小腿持續腫脹,是否需轉院??
葉醫生你好:婆婆在半年前右膝換人工關節一開始自行復健都很好沒什麼問題但這兩個月小腿處都異常腫脹大有去回診住院一次做檢查醫生開消水腫,止痛,消炎也沒多說什麼五天消腫就出院了但藥ㄧ吃完不用幾天又馬上腫脹痛到無法行走,因為年節沒有門診所以今日有反...
葉慶年 醫師回覆-骨科
術後半年同側小腿腫漲有可能是人工關節置換後感染,或是腿部的靜脈循環不良,也有可能是腹部,骨盆或下肢有其他病灶造成血管循環不良,建議至醫師門診再作檢查。婆婆換人工關節後小腿持續腫脹,是否需轉院?-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心肌梗塞檢查方法與正常值?
我想請問依下,在醫院裡心肌梗塞的檢查方法有幾種,檢驗的數值為多少是正常,多少為緊急危險.
林繼雄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心肌梗塞的定義最主要有3點:一是臨床上有胸悶、胸痛的症狀二是心電圖有變化(心肌缺血的變化)三是心肌酵素升高這三種情形中有二種符合就應考慮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正常的數值範圍有時因檢驗的儀器不同而略有差異。只要是診斷為心肌梗塞都是很危險的情...心肌梗塞檢查方法與正常值-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人工髖關節手術後出現腿部腫脹的原因探討?
醫師您好,因爸爸在兩年前更換過人工髖關節,也有定期到醫院複診都沒有問題,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最近開刀那一邊整隻腿至腳板明顯腫起來,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下肢腫脹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和人工關節置換有關,請親臨骨科或心臟血管科進一步檢查,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護理建議?
您好:我媽媽剛開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出院了 ,兩週後要回診,目前整隻右腳很腫 請問是要冰敷還是熱敷呢? 傷口 出現像是水泡該怎麼處理讓他自然 破 出水是嗎?
李永恒 醫師回覆-骨科
出院兩週後,若排除術後感染或下肢靜脈栓塞之腫脹,應屬正常現象。一般四至六週應可消腫。建議病患患肢抬高、冰敷並回原手術醫師之門診回診。至於水泡不宜弄破以免傷口感染。謝謝您的提問,若仍有不明瞭之處請再來信詢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