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不順?
醫師您好我的症狀是排便不順,會常想上廚所但量不多(一次大概都只有一小段),且便便表面不是很平滑,便便也較以前細了一些,另外會一直放屁上週去做過大腸鏡,醫生說只是有內痔而已,所以只叫我生活作息及飲食多注意而我也有盡量多吃蔬果,多運動,但放屁及排便不順並沒有明顯改善想問我可能是什麼其他問題,後續該如何處理呢?
謝謝!
Ryan,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4/08/29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排便不順和內痔的情況確實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雖然大腸鏡檢查顯示只有內痔,但排便不順的症狀可能還有其他潛在的原因。
首先,您提到的「常想上廁所但量不多」和「便便較細」的情況,可能與腸道的運動功能有關。
這種情況有時被稱為「腸道急躁症」或「功能性便秘」,這是一種腸道運動不規則的狀態,可能導致排便困難。
腸道急躁症的患者常常會感到排便的迫切感,但實際上卻無法順利排出糞便。
其次,您提到的「放屁」問題,可能與腸道內的氣體積聚有關。
這可能是由於飲食中攝取了過多的纖維素、碳水化合物或某些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豆類、洋蔥、碳酸飲料等)所引起的。
這些食物在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腹脹和頻繁放屁。
除了內痔和腸道急躁症,還有其他一些可能的原因需要考慮:
1. 腸道菌群失衡:腸道內的益生菌和壞菌的比例失衡,可能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導致排便不順和腹脹。
您可以考慮補充益生菌,幫助恢復腸道的健康。
2. 飲食習慣:雖然您已經開始多吃蔬果,但如果攝取的水分不足,或者纖維素的種類不夠多樣,仍然可能導致便秘。
建議您每天至少攝取2公升的水,並增加全穀類、堅果和種子的攝取,這些食物能提供豐富的纖維素。
3. 壓力和心理因素:心理壓力、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問題也可能影響腸道的正常運作,導致排便不順。
適當的放鬆和運動可以幫助減輕壓力。
4. 其他腸道疾病:雖然大腸鏡檢查未發現異常,但仍有可能存在其他腸道疾病,如腸易激綜合症(IBS)、腸道炎症等,這些疾病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
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可以:
- 繼續調整飲食:增加水分攝取,選擇多樣化的高纖維食物,避免油膩和刺激性食物。
- 保持規律的運動:運動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排便。
- 考慮心理因素:如果有壓力或焦慮,尋求心理諮詢或放鬆技巧的幫助。
- 定期追蹤: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再次就醫,並考慮進一步的檢查,如腸道功能測試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排便困難與內痔的關係及治療建議?
你好 關於我排便的問題 我的內痔已經有5.6年了(2期) 而最近排便很不順利部分排完確會有上不乾淨的感覺 腹部脹痛排不出來 擦屁股時都帶有黏液請問這個排便問題跟內痔有關係嗎?建議我做橡皮筋結紮手術嗎?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橡皮筋結紮手術的適應症是出血或是內痔脫垂,裡急後重跟黏液便並不會因為橡皮筋結紮而改善,你的問題應該是排便時間過長導致直腸黏液分泌過多,建議這段期間要避免便秘並縮短排便時間,溫水坐浴應該也有助於改善症狀,也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痔瘡塞劑使用,軟便...排便困難與內痔的關係及治療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鼻咽內視鏡檢查是否會檢視整個呼吸道??
您好:想請問醫師因喉部不適至耳鼻喉科做檢查(有用內視鏡)醫生是說喉嚨沒問題想詢問的問題是一般在用鼻咽內視鏡做檢查時會順便看鼻咽部位嗎?還是喉嚨不舒服就只看喉嚨部位?(醫師看完是表示都沒問題)但因為沒有詢問醫師是否有看鼻咽所以還是不太放心謝謝...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一般在用鼻咽內視鏡做檢查時,會同時檢查鼻咽、口咽及下咽部位,若擔心可再回診所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鄭爵儀敬復鼻咽內視鏡檢查是否會檢視整個呼吸道?-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排便不順?可能是這些原因!?
醫師您好,想請教,最近上大號時不太順,先是大便比較硬,擦的時候有點點血,然後,最近想上的時候,卻是大的不多,細長型的,擦拭時,有像是拉肚子那種比較深的顏色,然後總要擦非常多次才會比較乾淨,後來肛門有種辣辣的感覺,很怕把肛門給擦爛了,請問,我...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這種情形應該是痔瘡出血的可能性較高只要沒有再繼續出血就不要緊建議這段期間要避免便秘並縮短排便時間多補充植物纖維跟腸道菌也會有幫助溫水坐浴應該有助於改善症狀也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痔瘡塞劑使用軟便劑最好不要隨便服用若是持續仍有出血情形還是...>>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排便不順的治療方法和建議?
一86年因生活作息不正常曾患輕微內痔 經診治痊癒 二而後約一年 開始排便不順至今 如時間較寬裕不緊張 較易一次排光 通體舒暢 若未能一次排光 則整日精神很差 總覺得一肚子大便未清 三倘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 症狀亦有改善 ...
王琪超 醫師回覆-外科
建議您先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做個檢查,以排除掉器質性的腸病灶。若檢查正常,則以功能性腸病灶處置,可嘗試飲食調整(如您第三點所述),生活習慣改變(作息正常、多運動...等)及藥物治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