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和頭不自主抖動:如何區分帕金森症?-神經內科

分享到:

手和頭會不自主的抖動?


醫生您好:關於手(左手的頻率較常,由其是小拇指最明顯)和頭(左右搖晃)常常會不自主的抖動,但平常生活作息沒有抽菸.喝酒.嚼食檳榔.吸毒,有在網路上瀏覽相關巴金森氏症,但每一篇的解答太模糊,也不太確定是否後續該怎麼辦,想請教醫生接下來該怎麼做比較好?



小煥,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5/11/05

高春得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有些人是原發性的顫抖,不會向巴金森氏症逐漸惡化,並不用太擔心,需要時再用藥物減緩症狀。
有些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或其他不自主運動的疾病,建議找個時間給神經科醫師確定問題是屬前者還是後者,知道如何面對也比較可以安心。



回覆日期:2015/11/05

彙整補充說明


手和頭的不自主抖動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並不一定是帕金森氏症。
首先,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狀包括靜止性顫抖、肌肉僵硬、運動遲緩和姿勢不穩等。
靜止性顫抖通常在休息時出現,當患者主動使用手部時,顫抖會減輕或消失。
相對於此,其他類型的顫抖,如原發性顫抖(essential tremor),則在使用手部時會加劇,且通常不伴隨其他運動障礙的症狀。

在您的情況中,左手小拇指的顫抖和頭部的左右搖晃,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
首先,您提到的生活習慣(如不抽菸、不喝酒等)有助於排除某些可能的誘因。
其次,顫抖的頻率和強度、出現的情境(如靜止或活動時)、是否伴隨其他症狀(如情緒波動、疲勞等)都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建議您首先記錄下顫抖的具體情況,例如發生的時間、持續的時間、是否有特定的誘因等,這些信息將有助於醫生進行診斷。
接下來,您應該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專業評估。
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神經學檢查,並可能會安排一些檢查,如神經生理檢查(例如肌電圖)或影像學檢查(如MRI),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除了帕金森氏症,還有其他可能導致顫抖的原因,例如:
1. 原發性顫抖:這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通常在使用手部時顫抖會加劇,並且可能會有家族史。

2. 藥物引起的顫抖:某些藥物(如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等)可能會導致顫抖。

3.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過多可能會導致顫抖和焦慮等症狀。

4. 焦慮或壓力:情緒因素也可能引起生理性顫抖。

5. 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如小腦功能障礙等。

在確定診斷後,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
如果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等。

最後,您提到的高雄地區的醫療機構,高雄長庚醫院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醫院的神經科醫師對於運動障礙疾病有豐富的經驗,您可以考慮前往就診。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症狀,並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頭部與軀幹震顫:神經內科問題的可能原因與治療?


以前就有手抖的問題,靜止時或動作時都會發生,但近幾個月發現睡前會感覺頭部和軀幹震顫,有時剛睡醒也會發生(並沒有喝茶的習慣),症狀不是每天都會發生,以前發生時是放長假並沒有勞動,只是最近更為頻繁。另有一問題不知是否有關聯,近來頻繁於平地差點被...


彭詩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依您的症狀,建議「盡早」至有看「動作障礙」專長的神經內科醫師求診

頭部與軀幹震顫:神經內科問題的可能原因與治療-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景安寧:是治療憂鬱症的藥物嗎?0.25劑量會有嚴重副作用嗎??


請問~<景安寧>~這種藥物是"憂鬱症"還是"憂鬱症"在服用ㄉ?服用到這種藥物0.25劑量ㄉ化情況ㄉ會很嚴重嗎?


李政峰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首先歡迎妳的來函.景安寧為一為中樞神經抑制劑,主要用於治療焦慮症或短期緩解焦慮症狀。也可以作為治療有憂鬱及不安的焦慮症及恐慌症的輔助劑。建議劑量約1.2mg至2.4mg.謝謝.

景安寧:是治療憂鬱症的藥物嗎?0.25劑量會有嚴重副作用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頭部不由自主晃動是否為帕森金氏症??


醫師你好我想請問一下,自小時候大概6歲時, 頭部會不由自主的晃動~搖動, 一直至今目前~28歲,由旁人說時才知道這種情況,我想請問一下這是因為"" 帕森金氏症""所造成的嗎?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自小晃動,不是帕金林氏症的症狀,但可能是其他運動障礙疾病,應至神經科門診檢查,同時要注意有否家族史。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疑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醫生您好,我在2014年7月時因洗澡不小心因水太熱發生嚴重頭痛痛到想撞牆的痛,之後身體就開始變化了,2015年7月我的右手食指突然不自覺顫抖,從那以後我的手抖就時有時無,然後睡覺只要平躺靜止時手腳就會有痠麻感,讓我痛苦難耐,我幾年前就去看神...


彭詩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依您現在的年齡與症狀來看,巴金森氏症的可能性確實不高若您認為症狀有改變或加劇,可以再至神經科門診請醫師評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