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症問題?
1請問高主任不管飛蚊症多或少。
。
只要散瞳檢查過就可以放心嗎 。
。
2飛蚊症越多代表玻璃體退化越嚴重嗎。
。
3飛蚊症嚴色越深代表越容易破洞嗎。
。
。
謝謝高主任。
。
我一直很擔心飛蚊症。
。
輝,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6/05/31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輝 您好:1. 大部分的情形是這樣。
2. 玻璃體退化會變成液體,有時飛蚊還會變少。
所以飛蚊多少有時沒有正相關。
3. 不是這樣的,破洞和視網膜周邊的健全比較有關。
只要定期檢查及時就醫,是不需擔心飛蚊症的。
台灣e院朴子醫院眼科:星期一至五早上 8:00~12:00星期三下午 13:00~16:30網路回答只能作為參考,有必要,還是要到醫療院所就醫。
希望有機會能為您服務。
高丕霖
回覆日期:2016/05/31
彙整補充說明
飛蚊症是一種常見的視覺現象,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經歷到。
對於年輕人來說,面對飛蚊症的困擾,首先要了解這種情況的本質以及如何有效應對。
1. 散瞳檢查的意義:散瞳檢查是眼科醫生用來檢查眼睛健康的重要手段。
透過散瞳,醫生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到眼底的情況,包括視網膜和玻璃體的狀態。
如果在散瞳檢查中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通常可以放心,因為飛蚊症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視力喪失。
這意味著,無論飛蚊的數量如何,只要檢查結果正常,就不需要過度擔心。
2. 飛蚊症的數量與玻璃體退化的關係:飛蚊症的數量並不一定與玻璃體的退化程度成正比。
隨著年齡的增長,玻璃體會逐漸液化,這是自然的生理過程。
某些人可能會發現飛蚊的數量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眼睛的健康狀況惡化。
事實上,有些人即使玻璃體退化得較為明顯,飛蚊的數量也可能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因此,飛蚊的數量並不是評估眼睛健康的唯一指標。
3. 飛蚊症的顏色與視網膜破洞的關聯:飛蚊的顏色深淺並不直接代表視網膜破洞的風險。
視網膜的健康狀況主要取決於視網膜的結構和功能,而不是飛蚊的顏色或數量。
視網膜破洞的風險與視網膜的健全程度有關,定期的眼科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
除了以上的解釋,對於年輕人來說,面對飛蚊症的心理壓力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許多人因為對視力的擔憂而感到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
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更好地應對這種情況:
- 保持定期檢查:定期到眼科進行檢查,確保眼睛健康,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 了解飛蚊症的常見性:認識到飛蚊症是許多人都會經歷的現象,並不特別罕見,這有助於減輕心理負擔。
- 放鬆心情:可以透過冥想、運動或其他放鬆技巧來減輕焦慮感。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也有助於眼睛的健康。
-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焦慮情緒持續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
總之,飛蚊症雖然可能會帶來一些視覺上的困擾,但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
透過定期檢查和適當的心理調適,可以有效減少對未來視力的焦慮,讓生活更加輕鬆自在。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你安心面對飛蚊症的困擾。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如何應對莫名的壓力及各種恐慌??
黃醫師您好: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決定要發問請教。從去年約莫十月底開始,在確定有穩定工作之後,竟然開始出現有疑似慮病症的傾向,只要身體一有一點異狀(主要是眼睛)就開始恐慌害怕,反覆就醫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依舊在短時間內再次出現恐慌,最嚴重的時侯一...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Dear HYAX你好首先謝謝你的提問,聽你描述似乎是,本來的個性有一點完美主義,十月之前有找工作的壓力,但在找到工作後,原本應該壓力減輕但卻開始擔心自己生病,車禍,以及罪惡感,也明顯影響到你的生活,臨床上許多的焦慮症狀,多半出現在壓力源之...>>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身體擔憂情緒??
林醫師,很感激上次您的回覆。我通過你所提供的方法,焦慮緊張的情緒確實緩和了很多,現在早上起床精神很好,生活逐步回到正軌。後來我去了見一位社工,得到了很多建議,其中一個類似認知行為治療。她讓我嘗試將一個星期的想法、行為、情緒等記錄下來,並且每...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Cherry妳好:很高興看到妳經過努力後症狀獲得改善,這種沒來由的擔心自己身體的情況,如同其他會困擾妳的想法一樣,都可以運用正念來面對。要加長正念的時間當然也可以,但我相信妳已經很努力了,若妳還是覺得很難擺脫害怕的念頭的話,還是建議妳至身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應對焦慮思維:強迫思考與自我調適?
醫生您好我有慮病的問題,比如說會很近的去檢查自己的眼白擔心有血絲,或者是每天量身上的痣之類的,常常都心情很不好。之前有看過醫生醫生說這些是強迫思考,不要理會擔心身體的症狀,更不要進而去照鏡子看眼白拿尺量痣,慢慢就會舒緩。請問醫生是這樣子嗎?...
王雅甄 醫師回覆-精神科
麥麥您好:如您的醫師所說,這是慮病的強迫思考。一般而言,執著思考這些身體的細節,若能以其他的活動、其他的目標等來取代,這些思考可能可以轉移和緩解。至於這個狀況未來有沒有可能改變,因人而異。建議您可以先試著在正在檢查身體細節狀況時,先特別提醒...>>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克服對身體健康的過度擔憂??
我很恐懼生病常常刻意注意身上的地方,最近半年發現身上有一顆痣(也不知道是不是很久了)很緊張痣會變大有變化,去看了四五個醫生都說目前看起來沒問題,我還是覺得有問題,常常看著痣覺得好像比較大,又覺得好像一樣,斷斷續續過了半年,有時候我覺得好像快...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理智上來說,我們身體的問題,看過3位以上不同的醫師,應該被誤診的機會就已經非常的小了。我們沒有受過醫學的訓練,也沒有像醫師們豐富的臨床經驗,不信任他們的評估診斷,而嘗試自己每天看鏡子判斷,邏輯上其實是說不過去的。就像我們不會修理車子,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