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老人尿尿問題:除了導尿管還有什麼選擇?-泌尿科

分享到:

老人尿尿問題?


奶奶去泌尿科檢查尿路動力檢查發現膀胱都沒在收縮想請問除了裝置導尿管還有別種建議嗎另外想請問這個可以動手術嗎



無,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9/04/08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沒有手術處理,長期不能解,少數可在小腹做個造廔,不過也是插個尿管,只是不經由尿道,在我感覺沒什麼差。
祝健康。



回覆日期:2019/04/08

彙整補充說明


針對您提到的奶奶膀胱無法收縮的情況,除了導尿管以外,確實還有其他的選擇,但這些選擇的適用性會依據個別的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

首先,對於膀胱無法正常收縮的情況,醫學上稱為「膀胱功能障礙」,這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神經系統的問題、年齡增長、或是其他基礎疾病。
若膀胱無法有效排尿,導尿管成為一種常見的解決方案,但長期使用導尿管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因此需要謹慎考量。

除了導尿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替代方案:
1. 自我導尿:如果奶奶的手部功能良好,且家人能夠協助學習自我導尿的技巧,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留置導尿管的風險。
自我導尿可以幫助她定期排尿,減少尿液在膀胱內的滯留。

2. 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藥物來促進膀胱的收縮功能,例如抗膽鹼藥物或其他適應症的藥物。
不過,這需要醫生的評估和處方。

3. 膀胱訓練:這是一種透過定期排尿來訓練膀胱的方式,可能需要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泌尿科醫師的指導。

4. 電刺激療法:這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透過電刺激來促進膀胱的神經功能,可能對某些患者有效。

5. 手術選擇:如果膀胱功能障礙的原因是由於解剖結構的問題,醫生可能會考慮手術選擇,例如膀胱擴張術或其他手術來改善排尿功能。
然而,這通常需要詳細的評估,並考慮到奶奶的整體健康狀況及手術風險。

在考慮手術的時候,特別是對於高齡患者,醫生會非常謹慎,因為手術本身可能帶來的風險(如麻醉風險、術後併發症等)需要仔細評估。
建議您與奶奶的主治醫師進行深入的討論,了解她的具體情況,並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最後,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定期的醫療檢查和隨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奶奶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奶奶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乳房甲狀腺科問題:群聚鈣化的追蹤與轉移風險?


去年乳房攝影發現群聚鈣化,已開刀取出,但目前還是有看見少許鈣化點,請問:1、多久需做追蹤? 2、群聚鈣化是否有可能轉移?謝謝醫師!


周佳正 醫師回覆-乳房甲狀腺科
Dear 周珠珠:您好,1. 每年以乳房攝影檢查2. 若為惡性,可能會有轉移,反之若是良性鈣化,則要適切追蹤。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外科主任 周佳正敬復

乳房甲狀腺科問題:群聚鈣化的追蹤與轉移風險-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紐約新黴素軟膏可用於一般傷口和燙傷嗎??


你好發現家裡有"紐約新黴素軟膏",請問可以用在一般的受傷流血的傷口跟燙傷的傷口嗎??


李清龍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建議您還是勿隨意使用仍要由醫師開立後再使用謝謝

紐約新黴素軟膏可用於一般傷口和燙傷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外婆的泌尿問題:該繼續使用導尿管嗎??


外婆在中風之前就因為膀胱的問題就一直長期在自己導尿,常常膀胱內有很多尿,但外婆好像都沒有將導尿管放對地方導致沒有將尿給排出,很多次到長期看診的醫院做檢查時發現光裡面全部都是尿,醫師臨時給外婆裝尿袋把尿給排出,只不過中風後住進台北的醫院一直適...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如果病患本人如法好好的排乾淨尿,多半只是自導或長期留置尿管,因為失智情形,要看家人是否能完整執行導尿動作,如果不行,就要長期留置尿管,定期更換,至於是否有壞處,其實差不多,單導做不好會感染,長期留置尿管也有可能因喝水少,尿管沒有照顧...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老年人解尿困難的照護與處理?


主任您好家中長輩年近九十,兩年前確診是攝護腺肥大,定期服用適尿通及優列扶,病情控制得很好,排尿都很正常。一兩個月前忽然解不出尿,進出急診室數次,也做了動力檢查,最後不忍心看他一直尿管拔了又插,插了又拔,疼痛不已,所以決定讓他放長期的尿管尿袋...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以目前的情形是不合適手術,主要是把內科問題解決,身體狀況改善,尿管拔了也許就能自排了,目前要看尿色,如果太深或是太濁,要水份多些及控制尿路感染,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人也不能太水腫,如果水份身體排不出,也不好,會影響心肺,如果尿量正常(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