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診問題 其他?
謝謝您願意撥空時間回答問題 我不太確定在這裡提問是否合適(但是我身邊實在沒有管道可以詢問 實在沒有存心浪費醫療資源的意思)請問未成年可以自己獨自去看身心科嗎?
會通報學校或家長嗎?
我的症狀已經持續好久一段時間了 我變得很消極 明明以前很有興趣的事情也完全提不起勁 很嗜睡 常常覺得頭很痛 有時侯覺得非常暴躁、焦躁到撞牆才能緩解一點 腦子完全無法停止思考負面的情緒 想逃避任何別人的關心 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及情緒 明明每次想要振作可是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本來想跟身邊的人求助 但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幾乎都是憂鬱症患者 或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每次剛要開口有反而會被他們當作發洩情緒的出口 可是跟他們比起來就覺得自己在無病呻吟 我不太會有自殺或自殘傾向 但是情緒總像一種輪迴每次剛覺得自己好一點 又會隨即陷入低潮請問我這樣是否能看醫生呢?
謝謝!
周同學,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9/06/27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周同學你好:情緒症狀受家庭環境影響,所以在未成年時期單獨就診幫助可能較有限,建議仍由家長陪同就診為宜,有家長陪同就診時,也可由專業人員協助從中溝通。
祝福您
回覆日期:2019/06/27
彙整補充說明
未成年人是否能獨自前往身心科就診,這是一個相當重要且敏感的問題。
根據台灣的法律規定,未成年人(通常指18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就醫時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這通常是指父母或監護人。
因此,未成年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家長陪同才能就醫,這是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考量。
然而,對於你所描述的情況,顯然你正面臨著相當嚴重的情緒困擾。
你提到的症狀,如消極情緒、嗜睡、頭痛、焦躁等,這些都可能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表現。
這些情況如果持續存在,且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協助是非常必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若你擔心家長的反應或無法與他們溝通,建議你可以考慮以下幾個選擇:
1. 學校輔導室:許多學校都有心理輔導老師,這些老師受過專業訓練,可以提供你支持和建議。
你可以先向他們表達你的困擾,他們會幫助你找到合適的資源。
2. 心理諮詢熱線:台灣有許多心理諮詢熱線,例如衛生福利部的1925安心專線,提供24小時的心理諮詢服務。
這些服務是匿名的,能讓你在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獲得幫助。
3. 醫療機構:雖然大多數醫療機構需要家長陪同,但有些醫院可能會根據情況考慮讓未成年人獨自就診。
你可以先打電話詢問,了解具體的就診流程和要求。
至於是否會通報學校或家長,這通常取決於醫療機構的政策及你的具體情況。
如果醫生認為你的情況需要進一步的關注或干預,他們可能會建議與家長溝通,但這並不一定是必然的。
你可以在就診時向醫生表達你的擔憂,並詢問他們的保密政策。
最後,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尋求幫助。
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並且值得被理解和支持。
即使身邊的朋友或家人也有心理健康問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困擾不重要。
每個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都是獨特的,尋求專業的幫助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希望你能找到合適的支持,早日改善你的情況。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成年尿床:如何解決困擾??
醫師您好:我的年齡為30歲,從小到大都有尿床的困擾,記憶中在小學1-2年級時睡夢中能感覺的到尿意,後來3-4年級時有次撞傷頭部疑似腦震盪持續發燒約幾天未就診,之後發現開始無法控制夜尿,有嚴重曾經在學校時未進廁所前已失禁跟午睡時間有過尿床(最...
陳建升 醫師回覆-泌尿科
有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導致的尿失禁請至泌尿科進一步的檢查成年尿床:如何解決困擾?-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獨自就醫精神科:是否需要家人陪同?年齡限制是多少??
請問有醫院看精神科可以不用家人陪嗎?家人一定要父母嗎?成年是18還是20歲?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未成人年由監護人陪伴看診是一種保護的性質,有沒有醫院就診可以不需要家人陪,這個我無法得知所有的狀況,因此也無法回答。民法規定的成年是二十歲。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十七歲的精神健康問題:如何保密求醫??
我收到您的回復了很謝謝您您說上高中了 可以自己去看醫生了可是 我才滿十七歲醫院會讓我一個人看診嗎我很害怕讓我的家人知道我掙扎了很久不去看的話 我不知道該怎麼控制自己去看的話 被發現了我真的很恐懼 我的家人給我的壓力如果我去的話 可以不要告訴...
陳美珠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如果有困難來醫院就診,或許可以就近找學校輔導室談談,加油!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15歲高中生因家暴憂鬱症,如何獨立就醫??
感謝您撥空回覆,我今年是15歲高中生,從發病到現在已經持續三四年了。由於父母離異,爸爸忙於工作,從小就在家裡幫忙,收到父親的責罵與家暴,從國中確診為憂鬱症後,父親一直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接受我生病了。一直到國中學校專輔介入,透過社工等給爸爸...
吳苑馨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建議尋求學校老師跟社工師的協助至診間就醫,捍衛您的就醫權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