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非典型思覺失調症:從基本概念到診斷方法-精神科

分享到:

非典型患者?


請問非典型思覺失調症是什麼意思我想多加了解一下請醫師說明一下



W,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0/11/10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通常這個意思代表,患者雖然有一些特點符合思覺失調,但是許多特點仍不是常見症狀,故有可能其實不是思覺失調症。



回覆日期:2020/11/10

彙整補充說明


非典型思覺失調症(Atypical Schizophrenia)是一種精神疾病,屬於思覺失調症的範疇,但其症狀和表現方式與典型的思覺失調症有所不同。
這類疾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思覺失調的特徵,例如幻覺、妄想、混亂的思維和行為等,但這些症狀的表現不如典型思覺失調症那麼明顯或典型。
因此,非典型思覺失調症的診斷通常需要更為細緻的評估。


基本概念
非典型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可能包括:
1. 情感表達不適切:患者可能在不合適的情境中表現出不相稱的情感反應。

2. 奇特的行為或儀表:患者可能會有一些不尋常的行為模式或外觀。

3. 人際關係困難:患者在與他人互動時可能會感到困難,難以建立或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

4. 奇特信念:患者可能會有一些不合常理的信念,但這些信念不一定達到妄想的程度。

5. 反芻思考:患者可能會反覆思考某些想法或情境,無法自拔。


診斷方法
診斷非典型思覺失調症通常需要經過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診斷步驟:
1. 臨床面談:醫師會與患者進行深入的對話,了解其病史、症狀及其對生活的影響。

2. 症狀評估: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或ICD-10(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的標準,評估患者是否符合非典型思覺失調症的診斷標準。

3. 排除其他疾病:醫師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的精神疾病或身體疾病,例如情感性思覺失調症、藥物引起的精神病等。

4. 功能評估:評估患者在社會、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功能障礙程度,這對於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非常重要。


補充說明
非典型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藥物方面,抗精神病藥物是主要的治療手段,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輕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心理治療則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應對技巧,改善社交技能,並提供情感支持。

此外,非典型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在生活中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社會孤立、職業困難等,因此,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對於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
患者及其家屬應該積極參與治療過程,並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

總之,非典型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其診斷和治療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來進行。
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有相關的症狀,建議儘早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幫助,以獲得適當的評估和治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精神科問題:輕度思覺失調者如何尋找工作??


思覺失調的病人通常找工作是自己找還是得透過醫院的幫忙,應有該診斷的病人功能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一般是會如何建議(因我是輕度患者)?我目前因都在家工作幫忙,所以有時候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勝任外面工作,只知道自己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就是了。但因...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雖然許多患者在生病之後有影響功能,但也有很多患者接受良好治療後狀況相當穩定,是可以從事一般工作的,所以關鍵應該還是在病情的穩定度,建議持續服藥治療。工作的部分也許可以詢問家人意見,有時工作的表現如何,旁觀者可能可以給你更...

精神科問題:輕度思覺失調者如何尋找工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科:輕度、中度、重度思覺失調如何區分??


我是輕度思覺失調患者請問是如何區分是輕度、中度、重度呢?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 你好:殘障鑑定時會有專業人員依照客觀量表評估,一般而言,輕度病友應可有穩定的社會功能,如有正職工作和收入,症狀不明顯,中度則功能稍退化,很多要在復健機構復健,重度以上則生活都要有人協助。吳恩亮醫師

精神科:輕度、中度、重度思覺失調如何區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非特定思覺失調:較輕的精神病?還是非典型思覺失調??


醫生您好我被診斷為非特定思覺失調F20.9,看一些資料在某些分類中不屬於精神病,或稱為思覺失調未明確,想請問相較一般思覺失調是否為較輕的精神病另外想請問非典型思覺失調與非特定思覺失調是相同的嗎,因為現在icd中好像沒有非典型思覺失調再麻煩醫...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好目前思覺失調症的分類只要是F20開頭都是列為同一種疾病,並沒有嚴重度的差別,但實務上應是一群疾病的集合,臨床上病患的差異性很多,有些人症狀完全消失,有些人一再復發或症狀持續。建議持續服用藥物預防復發,你也可以是康復的病友。吳恩亮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類思覺失調:什麼是精神科的診斷??


請問它是什麼樣的精神診斷可否說明一下。


吳苑馨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如果您本人或親友有相關困擾,請務必到精神科門診跟醫師討論,盡早介入處理有助於病情穩定。祝福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