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喬森症候群:裝病還是真實病症?-精神科

分享到:

孟喬森症候群?


自從五年前得了重度憂鬱症得到照顧後,我出現了網路上查作「孟喬森症候群」的狀況。
現在的憂鬱情緒基本上已緩解,只是情緒變化比較大,比一般人更脆弱,說的裝病,就是從這一兩年、重鬱症狀緩解開始的。
起初我為了得知自己重鬱的病因,我上網找到了很好的藉口「邊緣型人格障礙」,我謊稱自己自幼年起就害怕被拋棄,其他的狀況跟我本來就滿像的就沒裝,但裝了以後醫生覺得我沒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我慢慢也就放棄。
後來我因為大學重鬱失學,我想要未來有一個終身的保障,我開始謊稱自己有幻聽,開始假裝自己在妄想,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其實妄想有一半是真的,但重點是我自己知道這些話一半是編的,所以不是妄想。
結果醫生下了第二個診斷分裂性情感障礙,然後建議我家人我要長期服藥,我很滿意這個結果,可是我不夠慘,我必須回到原本重鬱的樣子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也就是終身身心障礙手冊,因為我想要確保有人能幫我找工作,我想要永遠當被保障的人,現在我失學後就一直待在家裡沒有工作,而我之前只靠重鬱申請到三年的,所以歪腦筋動到這上面了。
而我會在這種公開匿名的地方講這件事,是因為連我自己都快相信自己真的有這些問題了,而甚至我有了一個很糟糕的念頭,就是重複重鬱時的自傷行為,過去的自傷行為有點嚴重,幾乎都要掛急診,但我這次渴求的是更保障的東西,就是進行確保不會死亡的自殺行為,像是跳樓等等,我並不害怕摔斷腿,甚至那是我所希望的,但我同時非常害怕自己這樣裝病的感覺和迸出的想法,我恨透重鬱階段的自己,但我現在居然要為了身障手冊讓自己回到過去。
我有在諮商,但我幾乎都在騙他,我沒辦法在不匿名的情況下說出這些東西,更不用說是坦承了,我也明白孟喬森症候群最好的治療就是諮商,可是我無法信任心理師(不是人的問題),我也不敢向家人醫生坦白,我害怕他們瞧不起我嘲笑我,但我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很怕自己又去做一些糟糕的自傷行為,請問醫師有沒有什麼遇過聽過的案例,或是有什麼個人想法建議可以讓我參考呢?
不好意思打這麼長,謝謝醫師百忙之中抽空看完!不好意思!



Evonne,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03/14

王耀霆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看完你的描述,想必你這幾年都應該活在矛盾的情緒中吧,你其實也很想讓自己好起來,但其實你的症狀並不屬於典型的孟喬森症候群,畢竟你的意識層面是了解自己的症狀是裝出來的,且到後期其實這些症狀是對你有利的,比較擔心的是你有自殺的想法,建議找有精神科病房的醫院儘早評估是否有住院的適應症。
希望能給妳一些治療的方向。



回覆日期:2021/03/14

彙整補充說明


首先,感謝你分享這麼深入且個人的經歷。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正面臨著複雜的情緒與心理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影響了你的生活品質,也讓你感到困惑與無助。
針對你提到的「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這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會故意裝病或誇大病情,以獲得醫療關注和同情。
這種行為通常源於深層的情感需求或心理困擾。

在你的情況中,雖然你有意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行為是出於裝病的目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完全符合孟喬森症候群的診斷。
你提到的情緒波動、焦慮、自傷行為等,可能更符合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或邊緣型人格障礙等。
這些情況都需要專業的心理評估與治療。

你提到的自傷行為和自殺念頭是非常嚴重的警訊,這些行為可能是你內心痛苦的表現。
自傷行為通常是用來應對情緒痛苦的一種不健康方式,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某種程度的解脫,但長期來看,這只會加深你的痛苦與困擾。
面對這些情緒,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療方面,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辯證行為療法等)可以幫助你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並學習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雖然你提到對心理師的信任有困難,但找到一位能夠理解你、並且讓你感到安全的專業人士是非常重要的。
或許可以考慮尋找不同的心理師,直到找到合適的為止。

此外,與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感受,雖然可能會感到害怕被評價,但他們的支持對於你的康復過程是至關重要的。
你並不孤單,許多人在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時都會感到困惑與無助,尋求幫助是勇敢的表現。

最後,請務必注意自己的安全。
如果你有自殺的念頭,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或聯繫危機熱線。
你的生命是寶貴的,值得被重視與珍惜。
希望你能找到合適的支持與治療,逐步走出這段艱難的時期,重拾生活的希望與意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精神科問答:如何應對診斷為妄想型思覺失調症的情況??


今天求職時,只說自己早期的診斷,現在的診斷妄想型思覺失調症可能就影藏。雖然醫師上一信有正向力量可是我就是不知該如何說話讓人知道自己的診斷?也許,我只能用早期的診斷回答人家我家裡人都不知該如何讓左右鄰居知道。 雖然醫師說我思路清晰,可是我的診...


田心喬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感謝你的來信。你提問的主旨是如何變快樂,但內文似乎是對於自己的精神科診斷到底要不要告訴別人或者如何告訴別人,而感到困擾。其實無論是自己生心理的狀態或者就醫診斷,都屬於自己的重要隱私。你揭示自己的病情讓周遭的人知道,是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

精神科問答:如何應對診斷為妄想型思覺失調症的情況?-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兒童門牙開齒:需要矯正嗎??


醫師您好:兒子現10個月過19天,已長了六顆牙(上4下2),但是兒子的2顆門牙確分的很開,請問在第2次換牙後,門牙會自動縫合嗎?還是需矯正呢?兒子現在10.5多公斤這樣符合他現在的年齡嗎?謝謝!


張文王 醫師回覆-兒科
1. 11個月10.5公斤位在生長曲線75百分位 如果沿著同一條曲線生長就屬正常2. 您寶寶牙齒長的還算快 若是很擔心可以請教牙科醫師

兒童門牙開齒:需要矯正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孟喬森症候群:對生病的渴望與反感?


我是最近才意識到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對於別人生病的樣子很羨慕,卻不知道在羨慕些什麼;曾經將診所診斷的「憂鬱情緒」誇大成「憂鬱症」告訴朋友,甚至只是耳朵的小手術,跟朋友說成其實一邊耳朵聽不太清楚。整天都在幻想要是自己躺在醫院病床上的樣子,還有...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妳所描述的狀況可能是適應障礙或情緒疾患,也有可能是孟喬森症候群。若已造成顯著困擾,建議可就醫接受評估,與醫師共同討論介入方法。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孟喬森症候群:自我傷害的心理疾病??


我本身患有重度憂鬱症,三年的治療裡面反反覆覆情緒起伏,現在的我覺得自己憂鬱症已經沒有那麼嚴重,確又希望憂鬱症永遠不會好,焦慮的時候總喜歡咬自己的手臂,會讓我覺得沒有那麼焦慮的感覺。從小開始就對於傷害自己很感興趣,受傷的時候會特別開心,甚至會...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好造成生活這麼多困擾的話確實是一種疾病,建議要持續和您的醫師、心理師合作,接受必要的治療。吳恩亮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