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問題?
請問攣縮是什麼意思呢
ㄅ,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3/03/16
張育彰 醫師回覆-復健科
1. 長短腳並不一定會伴隨肌肉萎縮的現象,要看引起長短腳的原因而定。
2. 至於您說雙腳長度有沒有辦法矯正至相同,由於您的原因是馬蹄內翻足,本身就會伴隨患側肢體的發育不全,即使以斷骨延長術將患肢骨骼的長度矯正同正常側,但神經肌肉的發育不全仍舊存在。
個人覺得依你的情況,兩腳長度應不至於相差太多,其實只要在鞋具上做些矯正即可。
3. 兩邊肌肉差多少不易做到定量的評估,一般臨床上只能以肌力測試,或測量肌肉的周長來做比較。
回覆日期:2003/03/16
彙整補充說明
攣縮(contracture)是一種肌肉或關節的病理狀態,通常指的是肌肉或肌腱的持續收縮,導致關節活動範圍的限制。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長期臥床、神經損傷、肌肉萎縮、關節炎、外傷或手術後的癒合過程等。
攣縮的發生會使得受影響的關節無法正常伸展,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
在復健科的臨床實踐中,攣縮的評估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攣縮的類型可以依據受影響的肌肉群和關節來分類,例如手肘攣縮、膝關節攣縮等。
這些攣縮可能會導致患者在進行日常活動時感到困難,甚至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
攣縮的形成通常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長期不活動:長時間的臥床或不活動會導致肌肉和關節的柔韌性下降,進而形成攣縮。
這在長期臥床的病人中尤其常見。
2. 神經損傷:神經系統的損傷可能會導致肌肉的異常收縮,進而形成攣縮。
例如,腦中風後的病人可能會出現一側肢體的攣縮。
3. 炎症或損傷:關節的炎症或外傷後的癒合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周圍組織的纖維化,進而形成攣縮。
4. 手術後的癒合:某些手術後,因為傷口癒合過程中組織的纖維化,可能會導致關節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
攣縮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療、運動療法、使用矯正器具、藥物治療,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手術介入。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幫助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和肌肉的力量。
在評估攣縮的情況時,醫療人員會觀察患者的關節活動範圍、肌肉的張力以及是否存在疼痛等症狀。
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家屬在協助進行運動時,應特別注意患者的反應,若發現手部或其他部位有縮回身體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疼痛或攣縮加劇。
這時候,可以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肢體反應等來判斷是否存在疼痛。
總之,攣縮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狀態,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有著顯著的影響。
及早的評估和介入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減少攣縮對生活的影響。
因此,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定期的復健和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辨識手肘彎曲攣縮與外翻的方法?
醫師你好如題想請問手肘彎曲攣縮和外翻的差別,就我自己了解兩者在手臂伸展時視覺上手臂都不是直的,剛好身邊有位手肘外翻的朋友,然而在比較後,我和他的狀況又不一樣,差別在手臂伸直時我手臂無法180度平貼在桌面上,而他可以,在缺乏專業知識下難以分辨...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攣縮就是無法完全伸直外翻是肘關節的前臂向外彎曲辨識手肘彎曲攣縮與外翻的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腳踝側副韌帶斷掉:該如何治療??
醫生您好,我的右腳腳踝已經扭傷超過3年了,期間各種手術外的治療和復健方法都試過了但都沒有效。前陣子照了核磁共振,2個醫生都說沒問題,後來有去照了超音波後,醫生才說是腳踝側副韌帶斷掉,醫生告訴我可以跳繩來恢復肌力,我還年輕韌帶會自己慢慢長回來...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你必須去找專做足踝關節的骨科專家看診請他仔細評估看看有無做手術的必要性手術後的恢復情況也需要問專家無法在線上沒看到你的病情直接下定論腳踝側副韌帶斷掉:該如何治療?-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判斷長期臥床者的手是否為攣縮加劇??
請問如果我在幫長期臥床的家人做運動時,他的手有縮回身體的情況,那我要如何判斷她是痛了或是攣縮加劇了呢?因為不常去看他,所以對他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麻煩醫師幫我解答
李偉強 醫師回覆-復健科
Dear Tom:您好,問:請問如果我在幫長期臥床的家人做運動時,他的手有縮回身體的情況,那我要如何判斷她是痛了或是攣縮加劇了呢?答:一般對疼痛會有反應,結果會說話,他會叫,把手縮回來。若不會說,他自然反應就是縮回來,臉部表情反映出痛苦的樣...>>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臀大肌攣縮手術:治療方式與效果?
醫生您好:先前有問過您有關於臀大肌攣縮的問題~是這樣的...我有去看過醫生也照過超音波..確定就是臀大肌攣縮..平常起立或蹲下的動作會覺得卡卡的(很明顯動的時候會類似骨頭滑動不順暢),不是很舒服,但是那部位目前也不會痛...纖維化的部分不會...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症狀如果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不必手術手術方式兩種都可以也可以併用 通常切開之後就會改善的手術也不會太困難真的要接受手術也不必太擔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