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忽略胃食道逆流的風險-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藥物引起胃食道逆流?


過去病史:1.壓力性潰瘍(胃小彎)2.腸躁症Q:如果長期不理會[食道炎A級]與[非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發炎],後果會食道癌、胃癌,甚至不堪設想嗎?本身服用低劑量的抗憂鬱劑(SSRI或SNRI),根據網路民眾衛教5-HT2被激發頻率上升,是造成服藥後主要副作用(噁心、想吐)。
我之前曾服用SSRI的Sertraline 50mg QD,服用後一個月出現明顯的早上起床想吐、嘴巴有酸酸的味道、胸口逆流感。
當時的腸胃科初步處置:鋁鹽、欣解胃鏡檢查後-PPI,並印象說胃部組織跑到食道我自行停用Sertraline,從此對於抗憂鬱劑的初步噁心與嘔吐感副作用感到無比的心理壓力,尤其具有抗膽鹼效果的Paroxetine更是害怕。
目前服用SNRI Venlafaxine 75mg QD現在病史:PTSD(免兵役)、憂慮焦慮強迫睡眠等疾病、[起床噁心感無逆流無酸酸的味道]我的理想:持續性低劑量抗憂鬱劑治療合併臨床心理治療(副作用漸漸消失)+社工與關懷員溝通+聲請家暴令成功。
職業:醫藥衛生無抽菸無嚼檳榔無酗酒,輕度脂肪肝,腰圍90公分。



醫師請您幫我解惑,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7/04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尚屬輕度,宜生活飲食調理並必要時短期用藥治療即可。



回覆日期:2021/07/04

彙整補充說明


長期忽略胃食道逆流(GERD)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食道炎、巴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甚至食道癌。
根據您的病史,您曾經有壓力性潰瘍和腸躁症,這些都可能使您的胃腸道更加脆弱,並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首先,胃食道逆流的主要風險在於長期的胃酸刺激可能會導致食道黏膜的損傷,進而引發食道炎。
若這種炎症持續存在,可能會導致巴氏食道的形成,這是一種食道上皮細胞的異常變化,這種變化雖然不一定會立即導致癌症,但卻是食道癌的潛在風險因素。
根據研究,巴氏食道的患者發展成食道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尤其是在長期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

其次,您提到的非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發炎,若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導致胃部的慢性炎症,進而引發胃潰瘍或胃癌的風險。
雖然胃癌的發生率在台灣相對較高,但大多數情況下,胃癌的發展是與長期的胃部炎症、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多重因素有關。

在您的情況下,服用抗憂鬱劑(如SSRI或SNRI)可能會影響胃腸道的運作,導致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加重您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特別是SSRI類藥物,可能會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導致胃排空延遲,進而增加胃酸逆流的機會。

對於您的健康狀況,建議您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任何可能的變化。
治療方面,除了持續使用PPI(質子泵抑制劑)來控制胃酸分泌外,您還應該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食物)、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取,並保持適當的體重,這些都有助於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作。

此外,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由於您有PTSD和焦慮的病史,這些心理因素可能會影響您的胃腸道健康。
建議您尋求心理治療或輔導,幫助您管理壓力和焦慮,這對於改善您的整體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來說,長期忽略胃食道逆流的風險確實存在,尤其是對於有潛在病史的患者。
建議您積極尋求醫療幫助,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以降低未來可能出現的嚴重健康問題。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並注意心理健康,這些都是維護您健康的重要步驟。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胃食道逆流是否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我長期胃食道逆流,但逆流的東西不具刺激性,不酸,請問這樣還可能會得食道癌嗎?謝謝醫師


胡果正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 若確認是胃食道逆流 除了藥物治療 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建議您還是需對症下藥治療為宜 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胃食道逆流症狀及風險?


醫生您好,今年4、5月開始有時候會有胃酸跑上來的感覺,6月開始吃飯會噁心想吐,7月開始盡量不喝茶+吃益生菌想吐的感覺比較少了,目前的症狀是很常嗝氣喝水也會氣跑上來,不太會有火燒心的感覺但幾乎每天都會有幾次嗝氣伴隨著有水跑上喉嚨的感覺(但感覺...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若擔心,可以到腸胃科檢查胃鏡。也可先用制酸藥物治療。先不用擔心食道癌的問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長期胃食道逆流是否可能引發食道癌??


醫生您好本人去年9月中旬因為飯後總會有胸悶狀況所以有去求診順便進行胃鏡檢查因為有一處潰傷醫生有進行切片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說有一點巴氏食道但是那個潰傷檢查報告為非正常細胞組織但也沒有癌細胞且說明我的食道逆流應該超過十年了不過最近五六年我已經很...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不必過於擔心,所謂巴瑞氏食道症,是因為逆流性食道炎,讓食道的鱗狀上皮被胃的柱狀上皮所取代,並非代表癌症,建議安心待候切片報告,若沒有癌化或是dysplasia的細胞病變,只須服藥控制胃酸逆流即可.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胃食道逆流症狀持續不減輕,該如何處理??


楊醫師您好:家母長期以來胃就不大好,一直都有吃藥控制,前幾年發現有餵食道逆流的症狀出現,90年年底復發,住院了2~3天,一直到現在,一整年下來都還持續吃藥(NEXIUM)控制中,這一年媽媽的症狀並沒有改善多少,完全不能碰辣、稍微吃的油一點或...


楊培鎮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紅葉您好!胃食道逆流疾病患者相當多,其致病機轉乃是胃食道交接處(賁門)不正常的鬆弛,導致胃酸向上逆流至食道,因而造成一些臨床上不適的症狀,例如:胸口灼熱感、喉頭有異物感,甚至造成長期咳嗽或氣喘。胃鏡檢查的發現不一定跟症狀嚴重度成正比,但由於...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