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混合音病灶:症狀、診斷與治療方案-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請問脾臟混合音病灶是什麼??


最近去醫院體檢做腹部超音波,報告說有疑似脾臟混合音病灶3.4cm,往年做都沒有,也沒有左上腹痛等症狀,網上眾說紛紜,請問可能解讀是什麼?
是否需要進一步做何檢查或定期追蹤即可?



小潘,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9/15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建議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檢查看有無脾臟腫瘤及何種腫瘤特性。
脾臟腫瘤可能原因有#良性的血管瘤#發炎膿瘍(可能發燒、腹痛)#血管栓塞產生病灶(可能有腹痛、發燒現象)#轉移性惡性腫瘤#血液腫瘤等。
建議進一步檢查。
祝 健康!



回覆日期:2023/09/15

彙整補充說明


脾臟混合音病灶通常是指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的脾臟內部結構異常,這種異常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良性病變(如脾血管瘤、脾囊腫)或惡性病變(如脾臟腫瘤或轉移性腫瘤)。
在您的情況下,超音波檢查顯示有3.4公分的混合音病灶,這意味著該病灶可能包含液體和固體成分,這樣的特徵需要進一步的評估。

首先,您提到自己沒有出現左上腹痛等症狀,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好消息,因為許多急性病變通常會伴隨疼痛或其他明顯的症狀。
然而,這並不代表病灶一定是良性的,因此建議您進一步進行檢查。

接下來,您可以考慮進行以下檢查:
1. 電腦斷層掃描(CT):這是一種更精確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脾臟病灶的更詳細資訊,幫助醫生判斷病灶的性質(良性或惡性),以及是否有其他相關的病變。

2. 磁共振成像(MRI):如果CT檢查無法確定病灶的性質,MRI也是一個選擇,特別是在評估軟組織病變方面。

3. 血液檢查:包括全血球計數、肝功能、腎功能等,這些可以幫助評估整體健康狀況及是否有潛在的系統性疾病。

4. 定期追蹤:如果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病灶為良性,且沒有其他症狀,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追蹤,通常每6個月或一年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以監測病灶是否有變化。

在治療方面,若病灶被確定為良性且無症狀,通常不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治療。
若病灶被懷疑為惡性,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診斷程序,如活檢,或根據病灶的特性考慮手術切除。

總之,脾臟混合音病灶的解讀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及臨床症狀,建議您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適的後續計畫。
保持定期的醫療檢查和追蹤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及早發現任何潛在的問題,並進行適當的處理。
希望您能夠保持健康,並在醫療團隊的指導下獲得最佳的照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瞭解低音回肝結節:是否為腫瘤或癌症??


最近健檢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低音迴肝結節(右葉,約0.7公分)可以解釋一下我的情況嗎?我沒有B或C肝很擔心是腫瘤或癌,體指肪率偏高27.7也會有影響嗎?我該如何做進一步的檢查,謝謝你。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姐您好可3個月至腸胃科門診追蹤即可,不一定會再有變化,不必擔心。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瞭解低音回肝結節:是否為腫瘤或癌症?-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方法?


陳醫師 您好:我姑姑(年齡62歲)為C型肝炎/肝硬化患著;出現過的症狀:肝昏迷/復水/食道靜脈曲張/吐血。目前都有在輸血及輸血小板。原是要動脾臟切除手術,但因血小板數量過少(8000~9000)無法順利進行,過了一個月的時間,血小板還是無法...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朱先生您好:脾臟動脈栓塞術可讓脾臟壞死而萎縮,但有發燒、疼痛的副作用,可先用抗生素預防及自控式疼痛藥物注射(自費),但是否合適仍需視個案而定。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脾臟鈣化:嚴重性與影響探討?


請問醫生,健康檢查出來說脾臟鈣化,但是這樣不知道有沒有很嚴重,鈣化會如何?


李忠懷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定期追蹤即可。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脾臟內出血的治療方式?


柯醫師您好,長輩為長期洗腎病患, 年紀65歲, 二個月前因暈眩被機車壓傷,隔天至骨科診斷輕微左側肋骨骨裂(第四肋),X-ray並不明顯,之前開始產生頭暈站不穩/食慾不振,腹漲(沒吃也會漲)等症狀,一個月前凌晨因為覺得腹痛漲氣送至急診,血紅素...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照理說兩個月前受傷不應該現在才發生脾臟出血,而洗腎患者原本就會有血紅素及血氧皆低於正常值的現象,如果血色素沒有持續降低的情形就表示沒有急性出血的情形,若是如此則可以繼續觀察,脾臟的問題可能是受傷時有出血但未破裂,只要靜候脾臟內的出血慢慢吸收...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