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膿瘍切開引流術後的疼痛與消腫方法-外科

分享到:

肛門膿瘍切開引流術後?


醫師您好1.我在10/23因肛門膿瘍有至大直科就診做膿瘍切開引流,在今日25號術後第三天肛門收縮時會瞬間刺痛想請問是正常現象嗎?
2.切開傷口周圍視診沒有流膿了,但有輕微腫,想請問該如何使傷口快速消腫?



匿名,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10/25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術後第三天肛門傷口刺痛是正常現象。
可以多做溫水坐浴保持傷口清潔,持續藥膏換藥及口服消炎止痛藥,按照預約時間回診即可。



回覆日期:2023/10/25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首先恭喜您完成了肛門膿瘍的切開引流手術。
術後的疼痛和腫脹是常見的現象,以下是針對您提出的兩個問題的詳細解答與建議。

1. 術後疼痛的正常性:
在您術後的第三天,肛門收縮時出現瞬間刺痛的情況是相對正常的。
手術後,因為傷口的癒合過程中,周圍的神經末梢可能會受到刺激,導致疼痛感。
這種疼痛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輕,尤其是在膿液排出後,感染減少,疼痛會有所改善。
建議您可以定期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並且保持良好的坐浴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減輕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2. 消腫的方法:
對於切開傷口周圍的輕微腫脹,您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促進消腫:
- 溫水坐浴:每天進行溫水坐浴,這不僅可以保持傷口清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建議每次坐浴時間約15至20分鐘,水溫以舒適為主。

- 保持傷口乾燥與清潔:在換藥時,確保傷口周圍的清潔,避免感染。
若有醫師建議的藥膏,請依照指示使用。

- 適當的休息:術後應避免過度活動,特別是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傷口的負擔。

- 飲食調整: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水分與纖維素,避免便秘,因為排便時的用力可能會增加肛門區域的壓力,進而影響傷口的癒合。

如果您在術後的恢復過程中,疼痛持續加劇、腫脹不減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如發燒、流膿等),建議您儘快回診,讓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與評估。
術後的護理非常重要,定期回診可以確保傷口的癒合狀況良好,並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最後,請您保持良好的心情,術後的恢復需要時間,耐心地遵循醫師的建議,通常會有良好的結果。
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肛門膿瘍手術後的症狀和護理建議?


醫生你好。今天肛門疼痛難耐,早上去了一般消化外科門診,醫生說是肛門膿瘍,之後有劃開引流出膿瘍。晚上洗澡過後去上了一次水瀉時候當下刺激感超痛正常嗎?引流出徠後原本沒那麼痛了。但上完大號超痛。過幾分鐘就不痛了。水洗完畢上藥膏時候觸摸到還是痛痛的...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剛做完切開引流傷口疼痛是難免的等膿流乾淨傷口慢慢癒合就會改善了重點是要多做清洗以免傷口癒合不良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膿瘍術後:痛到無法忍受,該如何處理??


想問一下醫生 上禮拜六到診所經醫生評估是肛門膿瘍現場馬上進行引流引流過程是痛到沒辦法醫生無奈 只能說讓膿血自行排掉然後過一天 今天回診…醫生說膿還沒排乾淨連麻醉都沒打 刀子就要在劃傷口我痛到叫他不要用 真的快哭出來醫生說 像我這樣痛沒法忍受...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按照你的描述,應是肛門膿瘍,且有較厲害的局部發炎感染。如果在診間都清不乾淨,在家裡很可能也擠不乾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是開始發燒,建議至大腸直腸科門診評估,嚴重時會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切開引流視情況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半身麻醉、全身麻醉。...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膿瘍切開後的問題及處理方式?


醫生您好,我上週五前接受肛門引流治療,(未使用麻醉的切開治療),術後隔天有液體滲出,然後就沒有了。這邊想請教:1 患部在切開後依然有腫脹的感覺,到週二也沒變小的感覺,請問這是正常的嗎?2我坐著站著都沒感覺疼痛,但如果用手指按壓,還是會有疼痛...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1. 膿瘍切開引流後,周圍的軟組織腫脹可能會持續幾天,通常在一週內逐漸消退。如果腫脹未改善或加重,需回診評估是否有殘餘感染或膿液。2. 術後局部的腫脹是發炎反應所造成,輕微壓痛紅腫屬正常。但若疼痛加重或膿性分泌物增加,可能代表膿瘍未完全排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膿瘍術後硬塊疼痛疑慮?


我6/8做了肛門膿瘍引流手術,6/14大便刺痛又流血,但我想應該是肛裂,過了一個禮拜之後就好了,我有也做好每天都泡浴盆的步驟,也有好好擦藥膏,不過最近肛門6點鐘不到一公分的距離有硬硬的讓我很不舒服,而膿瘍引流的傷口也是在6點鐘方位,硬硬的地...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壓痛的地方如果跟手術位置一樣那就比較像是膿瘍還沒完全消解如果跟手術切開位置不同才會考慮是肛裂如果是前者則要再請手術醫師檢視如果是後者則可以多做溫水坐浴也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痔瘡塞劑使用若是症狀持續沒有改善還是要請醫師診視為佳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