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盲痛問題?
醫師你好,3天前物理治療,我拉完脖子後,造成膏肓痛,請問是先吃藥嗎如果沒辦法改善,再打類固醇嗎,如果馬上打類固醇有後遺症嗎
David,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4/07/03
沈柏銓 醫師回覆-骨科
網友 您好膏肓疼痛 如果沒有受到大的外傷 可能是軟組織發炎 即背部筋膜症候群患部疼痛 若困擾很大影響生活 適度服用消炎鎮痛藥能幫助您若服用藥物效果不佳 可以考慮痛點打類固醇大部分患者服用消炎止痛藥可緩解祝 健康沈栢銓 敬上
回覆日期:2024/07/0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膏肓痛是指位於背部的特定區域疼痛,通常與肌肉、筋膜或神經的問題有關。
您提到的情況是因為物理治療後出現的疼痛,這可能是由於肌肉拉傷、筋膜緊張或其他軟組織的炎症所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處理建議:
1. 初步處理:在疼痛發作的初期,建議您可以先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如布洛芬或萘普生,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炎症。
通常建議在疼痛發作的24至48小時內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2. 物理治療的調整:如果您在物理治療後感到不適,應該立即告知您的物理治療師。
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例如減少牽引的強度或改變治療方式,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傷。
3. 類固醇注射的考量: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後,疼痛仍未改善,您可以考慮類固醇注射。
類固醇可以有效減輕炎症,但不建議頻繁使用,因為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如組織萎縮、感染風險增加等。
通常建議在確定其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再考慮使用。
4. 後遺症的風險:類固醇注射的後遺症包括局部組織的損傷、感染風險、血糖波動等,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類固醇需要特別謹慎。
因此,使用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風險與效益。
5. 其他治療選擇:除了藥物和類固醇注射,您還可以考慮其他治療方式,如針灸、熱敷、冷敷等。
針灸可以幫助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而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鬆。
冷敷則適合在急性疼痛發作時使用,以減少腫脹和炎症。
6. 持續監測與評估:在治療過程中,持續監測疼痛的變化非常重要。
如果疼痛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或神經壓迫等。
總之,對於因物理治療引起的膏肓痛,初步的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的調整是重要的步驟。
如果情況未見改善,再考慮類固醇注射,並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希望您早日康復!如果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協助,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肩胛骨背痠痛:筋骨問題還是內臟問題??
請教醫生,之前就已經會有肩頸背痛1年多,但最近幾個月比較明顯痛,大約1星期前突然右邊腋下肋骨痛,右邊背骨肩胛骨,兩邊肩痛右邊比較明顯,2邊背痛,左腰酸,由其早上起來痛比較嚴重明顯,偶爾幾聲咳,幾日前有照過前胸x光,說肺跟心臟沒什麼問題,有抽...
李偉強 醫師回覆-復健科
Dear MM:您好,1. 肩頸背痛1年多,但最近幾個月比較明顯痛,大約1星期前突然右邊腋下肋骨痛,右邊背骨肩胛骨,兩邊肩痛右邊比較明顯,2邊背痛,左腰酸,由其早上起來痛比較嚴重明顯,偶爾幾聲咳,幾日前有照過前胸x光,說肺跟心臟沒什麼問題,...肩胛骨背痠痛:筋骨問題還是內臟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三十年後才發生的腸沾黏:可能性及診斷方法?
醫生你好:小弟今年47歲,於國小五年級時曾腸子打結開過刀,約在兩三年前開始肚子會莫名脹氣約一星期左右,然後慢慢恢復正常,這段時間約隔半年左右會發生一次,有做過糞便潛血正常,醫生懷疑腸沾黏造成,但說檢查也沒辦法確定,請問醫生像我這樣隔了約三十...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可以任何時候發生沾黏。大腸鏡可以做衹是不好做(角度變大),要小心做。臨床多是平日少量飲食,觀察症狀變化。三十年後才發生的腸沾黏:可能性及診斷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Myofascial Pain:針灸、類固醇與更多選擇?
主任您好:我今年68歲,本身臀部痛,一坐就痛,但走路跑步或身體前傾後仰或向左右側彎都不痛。 本身痛在靠近坐骨粗隆附近,被診斷為Myofascial Pain,到目前已有7-8個月。 剛開始用物理治療 (包括熱敷、相對干擾波和超音波) ,後來...
潘盈達 醫師回覆-復健科
您好:感覺您對您的病痛下了很大的工夫,做了許多功課;我個人也覺得不像HIVD或Spinal stenosis,如果症狀的引發跟脊椎的負荷及活動無關,那麼問題可能不是從脊椎來的。ㄧ坐就痛(坐多久痛?馬上?)那就看一下是哪一個部位受到壓迫或拉扯...>>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下背痛與物理治療的後續影響?
主任您好,我的狀況大約發生在1個月前,我因為重量訓練關係,從去年12月的X光中顯示為稍微側彎的脊椎,至今年4月的X光約為25度的脊椎側彎,當時除了下背部左右兩側會痛,脊椎旁邊的肌肉按壓也會痠痛,被診斷為尖錐盤突出。3~4周周前有吃止痛藥後才...
王昭閔 醫師回覆-復健科
脊椎牽引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引起些許不適感,但也有可能與疾病本身有關應立即向治療師與醫師反應,才能適當評估原因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