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外八?
主任好!4歲小女孩走路怎麼走就是內八怎麼看就是不對勁請問內八可以矯正嗎?
太晚嗎?
感恩!
Austin,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7/08/17
蘇弘慈 醫師回覆-復健科
除了少數內八足是因先天結構或神經系統等問題之外,大部份的內八足是屬於生理性內八足,幾乎每個小孩都會有,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恢復正常的時間也不一定相同。
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步行學習的開始,大部份的內八足會在8歲以前多會逐漸自行改善,少部份的人仍會保留這樣的問題直到成年。
內八足的兒童常易兩腳尖互撞而跌倒,外觀也不好看。
若擔心小朋友的發育,可以帶至小兒骨科做完整的檢查,並可尋求物理治療和輔具的協助。
敬祝健康!
回覆日期:2007/08/17
彙整補充說明
內八足(又稱內八字走路)是指小孩在走路時,雙腳的腳尖向內收,形成一個「八」字的形狀。
這種情況在小孩中相當普遍,尤其是在學步的初期。
對於4歲的小女孩來說,內八足的情況通常是生理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孩子會自然改善。
首先,了解內八足的成因是很重要的。
內八足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骨骼的發育、肌肉的張力、以及走路的習慣等。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情況是由於骨骼的發育過程中,股骨和脛骨的內旋所導致。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些骨骼會逐漸發展到正常的角度。
對於4歲的小女孩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還在發育階段,內八足的情況並不算晚。
一般來說,許多孩子在8歲之前會自然改善。
如果擔心孩子的發育,建議帶她去看小兒骨科醫師進行評估。
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查,並提供相應的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改善內八足的情況。
首先,鼓勵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這有助於改善走路的姿勢。
其次,可以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平衡和協調的練習,例如走直線、單腳站立等,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她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步態。
如果內八足的情況較為明顯,且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經常跌倒或走路不穩,則可以考慮尋求物理治療的幫助。
物理治療師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幫助她改善走路的姿勢。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內八足是由於扁平足或其他結構性問題引起的,則可能需要使用矯正鞋墊或其他輔助器具來幫助改善。
這些輔具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幫助孩子的腳部更好地發展。
總之,對於4歲的小女孩來說,內八足的情況通常是可以矯正的,並不算太晚。
建議定期帶孩子去看專業的醫師,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並根據醫師的建議進行相應的矯正措施。
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因為孩子的發育需要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問題會自然改善。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的小女孩健康快樂成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手腕隧道症候群手術適應症與恢復期?
請教醫師:如果有腕隧道症候群但還沒有到很嚴重的症狀(肌肉萎縮、拿東西不穩等……)可以考慮手術嗎?我的雙手都有(去年神經傳導分別是4.1跟4.9),原本去年有打算要開,但看到要休息很久就退步了不能一次開兩隻手嗎?因為我有時候很麻,有時候又不會...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1.妳好:一般是以保守治療 ,適度手腕休息、藥物、物理復健、熱敷、護腕保護。但若妳~都沒有效果+神經傳導檢查異常:是可以考慮手術 把壓迫神經的韌帶劃開,讓神經減壓。只是,不論妳用內視鏡......等手術方式,只是手術刀口的大小,但,腕隧道結...手腕隧道症候群手術適應症與恢復期-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清創手術後傷口疼痛、黑色素沉澱及疤痕問題是否正常??
醫生您好!我有一個潛毛囊腫在5月底時已經做了切除手術,隔周進行清創手術,傷口裡會塞紗布每天到醫院更換,傷口癒合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但是如果我大力壓我傷口位置時會明顯感受到疼痛,請問這是正常的嗎?如果大力壓會不會造成傷口受傷問題?傷口周圍也有...
許凱熙 醫師回覆-外科
不好意思,比較晚回覆,您所描述的狀況,包括傷口周圍有壓痛, 周圍黑色素沉澱造成顏色變深,產生疤痕,都是正常傷口癒合的過程,理論上會隨時間改善.清創手術後傷口疼痛、黑色素沉澱及疤痕問題是否正常?-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小兒走路內八對成長有負面影響嗎?該如何矯正??
殷醫師您好:我的小孩今年上小三,走路有內八的狀況,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會有負面的影響,是否須矯正,若須矯正應該看那一科?謝謝您
殷心蓓 醫師回覆-復健科
內八的原因有很多,是否須矯正需看程度而定,如是男生內八明顯的話可能被同儕取笑,一般而言對生活並無太大影響,可先讓孩子多盤腿坐,若是扁平足引起者可買足弓墊高的鞋子。若須近一步矯正應該看小兒骨科或復健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改善內八問題??
醫師您好,我從小就有內八問題,但是家長卻說是我自己學走路時的問題,長大就會好,但現在長大發現內八狀況還是存在且左腳比右腳明顯,常常走路時左腳會伴到右腳(可以盤腿坐),右邊的髂前上嵴比左邊突出,且雙腳伸直時左腳腳踝有很明顯的內旋,右腳則只有一...
蘇弘慈 醫師回覆-復健科
胎兒在發育過程中,下肢逐漸屈曲,以適應子宮內狹窄的空間。一般而言,小腿都有明顯的內旋及彎曲,髖部則呈屈曲外旋姿勢。出生以後,只要壓迫解除,多半可以在8歲前恢復正常。若超過8歲,建議先請骨科醫師評估有無骨骼病變,再進行治療為妥。敬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