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抽筋?
醫師好!我媽媽說最近幾天出去散步時右腳都會莫名其妙的抽筋,有時還會糾在一起,快走不下去,請問怎麼會這樣?
謝謝!
美枚,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8/07/15
陳顯昌 醫師回覆-復健科
小姐您好:感謝您的提問,在這邊先回覆您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如下:1.抽筋的現象,可能性極多,包括:a.過度使用,肌肉疲勞。
b.離子不平衡,造成肌纖維布正常收縮(包含鈉離子、鈣離子)c.局部循環不良(淋巴及血管)d.腰椎神經根壓迫e.腦及脊髓問題2.可先做熱敷及緩慢拉筋之動作,但宜到復健科檢查及治療。
最後 祝您 平安快樂~~
回覆日期:2008/07/15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媽媽在散步時右腳抽筋的情況,這是一個相對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在運動或活動過程中。
抽筋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建議的處理方式:
可能的原因
1. 肌肉疲勞:如果您媽媽在散步時過度使用了腿部肌肉,可能會導致肌肉疲勞,進而引發抽筋。
2. 電解質不平衡:身體內的鈉、鉀、鈣和鎂等電解質不平衡,也可能導致肌肉抽筋。
這通常發生在流汗過多或飲水不足的情況下。
3. 血液循環不良:如果血液循環不良,可能會影響到腿部肌肉的供血,導致抽筋。
4. 神經壓迫:腰椎或神經根的壓迫可能會影響到腿部的神經,導致抽筋的感覺。
5. 缺乏熱身:運動前未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拉筋,可能會增加抽筋的風險。
處理建議
1. 立即休息:當抽筋發生時,應立即停止活動,找個舒適的地方坐下或躺下,讓肌肉放鬆。
2. 拉伸:輕柔地拉伸抽筋的肌肉,例如將腳趾向上拉,這樣可以幫助緩解抽筋的感覺。
3. 熱敷或冷敷:在抽筋後,可以使用熱敷來放鬆肌肉,或在抽筋發生的初期使用冷敷來減輕疼痛和炎症。
4.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確保攝取足夠的水分,並考慮補充運動飲料,以幫助恢復電解質平衡。
5. 定期運動與拉筋:在散步或運動前,建議進行熱身運動,並在運動後進行拉筋,以減少肌肉緊繃的情況。
6. 就醫檢查:如果抽筋的情況持續發生,建議就醫檢查,特別是尋求復健科或神經科醫師的意見,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預防措施
- 適度運動:避免過度運動,根據自身的體能狀況調整運動強度。
- 保持良好的飲食: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鈣、鉀和鎂等礦物質。
- 穿著合適的鞋子:選擇舒適且支撐性好的鞋子,以減少對腿部的壓力。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媽媽緩解抽筋的情況,並讓她在散步時更加舒適。
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建議儘早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祝您媽媽健康快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腳足容易抽筋的原因及治療方式?
劉醫師,您好:足部前1/2部份容易抽筋的問題.已經困擾多年.現在頻率越來越高.由其在工作久站之後.腳更顯沉重.足部只要稍微動一下就引發抽筋.5根腳趾頭的靈活度也不佳.曾經試著第2根腳趾碰觸第1根大腳趾就引起抽筋..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做墊腳尖的...
劉智仰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足部抽筋與許多因素相關,如血液循環不良,缺少鈣質、內分泌及電解質等。建議可至神經科或內科門診就診,以檢查病因。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智仰敬覆腳足容易抽筋的原因及治療方式-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行走時左腳腳趾抽筋應如何處理??
請問醫師:清晨散步時近日常常會有左腳的腳指頭突然抽筋,糾結在一塊的狀況,只好就地休息,等不再抽筋了再走,請問行進中遇到這情形應該如何處理?謝謝!
陳顯昌 醫師回覆-復健科
小姐您好:感謝您的提問,在這邊先回覆您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如下:1.您可能有離子不平衡或肌肉使用過度的現象,應多補充牛奶或是運動飲料,而運動前應作熱身運動及拉筋<下肢>.2.以檢查為宜,可就近赴復健科作詳細檢查,先確定病因.最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戶外活動常見神經問題:抽筋、膝軟如何預防與處理??
醫師你好,我平常喜歡戶外活過,過去經常上百岳,過去不曾有過抽筋的經驗,但去年發現我右大腿內側第一次感到抽筋,一段時間之後再上山,似乎同一個地方又要抽起來,路上都有適當的補充鹽糖及水,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最近上了北大武發現連小腿外側也有感覺...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最近上了北大武發現連小腿外側也有感覺快抽筋,不知道醫師是否有什麼建議?A:除了鹽水之外,可能要添加維生D及鈣片。 此外,當局部乳酸累積時,也會增加抽筋的機會,運動時建議局部的保暖。我需不需要去求醫呢?另外發現我的膝蓋似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小腿熱熱且抽筋,醫師如何解??
請問一下醫生最近這幾個月已來,只要到晚上睡覺時,小腿的右側會覺得熱熱的,然後腳趾頭中趾,無名趾及小趾就會整個捲起來,然後放鬆。但是我只要起來坐一下,幾分鐘就會改善。可是現在是我只要坐著 或 躺著時,這個症狀就會開始,但是是只要動一動就好。我...
高春得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這些症狀分布的部位屬於腰椎第五節神經支配,引起病症原因並不清楚,詳細情形還是需要由為您當面看診的神經內科醫師做鑑別診斷與相關檢查治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