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子有打折,如何治療?
游醫生您好:家父今年63歲上星期到台東基督教醫院看診,胃腸科建議去外科做斷層掃渺.得知腸子有打折,建議開刀式灌氣.我想請教醫生您,有立急的危險嗎?是否須要尋求第2位醫生的看法,必竟台東醫療較缺乏.感謝您陳平
陳,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8/12/22
游立光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Dear 陳平:ㄧ般腸子打折要看臨床症狀,怕的是造成腸子血流阻塞,腸子壞死,會有生命的危險。
ㄧ般都會先內科治療,如禁食、打點滴、軟便劑、腸蠕動劑、灌腸、鼻胃管引流、插肛管,但如果沒有改善或已經有腹膜炎的現象,就要趕快找外科會診,評估是否馬上開刀。
祝平安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 游立光 敬覆
回覆日期:2008/12/22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陳平:
針對您提到的「腸子打折」的情況,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醫療問題,通常指的是腸道的某一部分因為各種原因(如腸扭轉、腸道腫瘤、炎症等)而出現了阻塞或是血流不暢的情況。
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腸道壞死,進而引發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斷層掃描)以及可能的手術介入,這是非常合理的。
關於「開刀式灌氣」,這通常是指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會透過特定的方式將氣體注入腸道,以幫助腸道的擴張,進而評估腸道的狀況或是進行某些治療。
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必要的,但也有其風險,特別是在腸道已經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更多的併發症。
至於您提到的是否有急迫的危險,這取決於您父親的具體症狀和檢查結果。
如果他出現了劇烈的腹痛、嘔吐、腹脹、發燒等情況,則應該立即就醫,因為這些都是腸道問題惡化的警訊。
即使沒有明顯的急性症狀,腸道的狀況也可能隨時變化,因此及早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尋求第二意見的問題,這在醫療上是非常常見且合理的做法。
尤其是在醫療資源較為有限的地區,尋求其他醫療機構的意見可以幫助您獲得更全面的評估和建議。
您可以考慮到其他醫院或診所尋求專科醫生的意見,特別是腸胃科或外科的專家。
在此,我建議您在考慮進一步的醫療行動之前,與主治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所有可能的治療選擇及其風險,並根據您父親的具體情況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若有需要,也可以請醫生幫您安排轉診或推薦其他醫療機構的專家。
最後,無論是選擇手術還是其他治療方式,保持與醫療團隊的良好溝通,並隨時關注您父親的病情變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您父親能夠早日康復,祝您和家人健康平安!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大腸潰瘍手術後續問題與氣切選擇?
楊醫師您好:想請教關於我奶奶的病情我奶奶現年78歲,兩個月前為腹部上非常嚴重的泡疹(俗稱皮蛇)所苦而食慾不振一個月前因為身體太虛弱而到醫院吊點滴,結果驗出有糖尿病,因而轉到大醫院治療三天後因為腹膜炎開刀,結果發現大腸破洞,排泄物外流,因而切...
楊培鎮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通常一支氣管內管最多只能放兩個星期就要重新換新管,若超過此期限,則感染的機率會增加,這會使得拔管成功的機率降低,而且病患長期嘴巴含著此管也很不舒服,臉上所貼的固定氣管膠布,久了也會使得皮膚紅腫潰爛,嘴唇也會起疱疹或潰爛。基於上述這些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腸胃問題:腸子麻痺與小腸打結的差異及治療方式?
因曾經動過腹部傳統手術,曾有2次腹痛住院,醫院說是腸阻塞,第一次是醫生說是腸子麻痺,住了12天才出院,第二次醫生說很怕是腸子沾黏引起小腸打結,因我本身有心律不整不敢開刀,還好痛了1天就好了,只插上鼻胃管,後來照了電腦斷層,醫生就說不用開刀了...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1.X-光可能不一定能區分的出來是麻痺腸阻塞或是沾黏,所以可能須要電腦斷層,看看有沒有阻塞點2.麻痺腸阻塞不須要手術,只須排除不臑動的原因。機械性腸阻塞就須要開刀3.腹膜炎會有腹部肌肉僵硬(Muscle guarding),反彈痛(r...>>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長期臥床患者腸脹氣問題:如何有效排除??
家父脊椎損傷頸部以下完全癱瘓,意識清晰可正常進食,自行排尿仍有餘尿所以需要一天導三次尿、排便方面需要外力協助挖出,已經長期臥床十多年,這一年多來因為腸脹氣的問題常進出醫院,每次腫脹的腹部幾乎都是插入肛管過後沒多久就可以排除大部分的氣體,搭配...
蔡金記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腸漲有很多原因,如神經性、器質性、感染性電解質不平衡等,建議腸胃科醫師診治。敬祝 平安快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齡老人家的大腸憩室炎治療:灌腸是否適當??
請問,我奶奶高齡88歲。最近便秘、右腹疼痛、負壓會痛、發燒、盜汗⋯懷疑大腸憩室炎。但因為照X光發現腸堵塞到乙狀結腸,所以醫生進行一天兩次的fleet enema 133ml BID/LO 灌腸。結果她高燒持續不退。「網路資料是建議不進食、施...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姐您好:個案的狀況需與您的主治醫師請教討論,了解醫療計劃的風險與可行性,小心進行治療並觀察反應是否如預期並再調整計劃,無法在此提供個別意見。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