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次數增加?
陳醫師您好:最近一個禮拜,排便次數有明顯增多,但是每次想解放,都只能解出軟軟細細的或是水水的大便 不然就是解不出來,作息嶼坪廠相比也沒有改變,不過解放之後肛門會痛,請問這是甚麼情形呢? 非常感謝您
小期,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5/06/14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醫事人員經歷: 正興診所 肝膽腸胃科 主治醫師
您好,應是腸胃炎或腸胃機能障礙有關,若症狀持續,請至腸胃科就醫。
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奇峰敬復
回覆日期:2015/06/14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最近一週出現了排便次數增加、排便時大便質地變得軟爛或水狀,以及排便後肛門疼痛的情況。
這些症狀可能與腸胃道的功能異常有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建議。
首先,您提到的排便次數增加和大便質地改變,可能是由於腸道蠕動加快所引起的。
這種情況常見於腸胃炎、腸道感染或是食物不耐症等問題。
腸道受到某些刺激(如辛辣食物、油膩食物或乳製品等)時,可能會導致腸道過度活躍,進而引發腹瀉或便意頻繁的情況。
其次,肛門疼痛的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常見的原因包括:
1. 痔瘡:如果您有便秘的歷史,可能會導致痔瘡的形成,進而在排便時引起疼痛。
2. 肛門裂傷:排便時用力過度或大便過硬,可能會造成肛門周圍的皮膚裂傷,導致疼痛。
3. 肛門周圍炎症:如肛門周圍的感染或炎症,也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適。
由於您提到的症狀持續了一週,建議您儘早就醫,尋求專業的腸胃科醫師進行檢查。
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糞便檢查,以排除感染或其他腸道問題,並可能進行肛門檢查以評估是否有痔瘡或其他肛門疾病。
在此期間,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來改善症狀:
1. 飲食調整:避免辛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增加纖維攝取(如水果、蔬菜和全穀類),以幫助改善腸道健康。
2. 保持水分:確保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這有助於保持大便的正常質地,減少便秘的風險。
3. 適度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情況。
4. 避免憋便:如果有便意,應儘量及時排便,避免長時間憋便,這樣可以減少對肛門的壓力。
最後,請記得,持續的症狀不應被忽視,及早就醫能夠幫助您獲得正確的診斷與治療,並避免病情惡化。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保持健康!
搜尋您的醫療問題:
收錄 1,000 位真實台灣醫師、 18 萬篇各種醫療症狀問答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肛門陣痛與便意:肝膽腸胃科診斷?
蔡醫師您好!最近這五天肛門一陣一陣痛,一直有便意,排便必須很用力,排泄物也軟爛,因有便意所以一天都試著排便數次,開始有排正常量,接下來的幾次都用力但只排出一點。且好發都在傍晚及晚上。特別是經期後。有時第一次排便後才發作。平常有時有便秘,肛門...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有時候腸臑動過快,腸炎,痣瘡,或吃到刺激物(如:辣的食物),都可能會有這種裡急後重的現象,若持續症狀,可以就診胃腸科,確定原因。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屁股及肛門疼痛,可能是肝膽腸胃科問題??
陳醫師您好,目前我的狀況是前幾天已經有三天都在拉肚子,平均一天拉兩次左右。可是到了第四天以後到了今天都沒有甚麼上廁所一天平均上一次,而且都上的卡卡的。以前我就上腸阻塞的高風險群,小時候出生第三天因為腸子出問題去開疝氣,這兩三年因為腸子一直常...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建議停用止瀉,並就醫檢查及用藥調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痛、排便問題與肝膽腸胃科相關,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醫師您好去年12月因被同事傳染腸胃炎過幾天開始腹部(上下左右都會有) 不同的位置都會有悶痛感(但持續時間不會很久也不會太常發生) 剛開始時會有裡急後重,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便意持續3-7天(目前這種感覺沒有了)排便時形狀有時鬆散有時正常且有...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阿嘉先生您好您可以至附近胃腸科醫師診所求診看是不是先安排糞便常規檢查,進行評估。 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灼熱與頻繁便意:肝膽腸胃科問題??
陳醫師您好,本人平時排便正常,每日早上解便一次,但約一個禮拜前,有天半夜突然感覺肛門有種灼熱,脹脹的感覺,然後隔天排便完,就還會一直覺得有便意,一天變排便3次,糞便都是糊狀不成形,顏色看起來正常,擦拭也無血跡,但臀部總感覺酸酸脹脹,肛門口卡...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就如醫師所說,屬腸胃炎症狀;至於肛門搔癢,則可至肛門直腸外科看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便血、腹痛與肛門疼痛:肝膽腸胃科檢查建議?
之前有時擦屁股的時候覺得衛生紙上好像有血,可是剛剛覺得肚子痛去拉肚子就發現有很像血的東西,是暗紅色的,剛開始以為是月經但後來發現好像不是,有時候上完廁所會覺得肛門痛痛的,有時後還會有腫起來的感覺,平常生活作息不是很正常都2,3點睡(持續一學...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依症狀來看,痔瘡出血的可能性高,建議少吃油炸,刺激(含辣),上火的食物,糞便避免過硬,多吃蔬果,多喝水,睡眠要夠。若持續出血,可至大腸直腸外科就診,接受進一步檢查。衛生署桃園醫院 陳奇峰醫師敬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