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發生什麼問題?
醫師您好我今年20歲從去年12月中起時常會有嘔吐感覺(就感覺有東西積在胃跟喉嚨這邊,只是我都忍住),發生到現在而且也是偶爾發生,有時頭暈然後有嘔吐感而且最近壓力的確有點大,不知道是否有關我曾想過是否懷孕,只是我與男友完全沒有性行為的經歷,只是用手幫他解決而且也都有洗手在第一次嘔吐感沒多久後月經就有來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我很擔心很害怕自己懷孕有點擔心
害羞,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01/15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基本上這樣是不會懷孕的.您的症狀須留意是不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建議少喝咖啡,茶葉,定時定量用餐,心情不要過度緊繃,若沒有改善,建議就診胃腸專科.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回覆日期:2016/01/15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症狀包括頻繁的嘔吐感、頭暈以及近期的壓力增大,這些都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
年輕人面對學業、工作或人際關係等各種壓力時,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像是噁心、嘔吐、頭暈等,這些都是身體對於壓力的反應之一。
首先,您提到的嘔吐感,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GERD)或胃部不適引起的。
當壓力增大時,身體的消化系統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胃酸分泌異常,進而引發噁心和嘔吐感。
這種情況下,建議您注意飲食,避免油膩、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並且保持規律的作息,這樣有助於減輕胃部的不適。
其次,頭暈的情況也可能與壓力有關。
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導致血壓波動,進而引起頭暈的感覺。
此外,長期的壓力也可能導致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問題,這些情況都可能伴隨著身體的不適感。
至於您提到的懷孕擔憂,根據您的描述,您與男友並沒有進行性行為,因此懷孕的可能性非常低。
即使有接觸,若沒有進行性交,且月經也如期來潮,懷孕的機率幾乎可以排除。
這樣的擔憂可能會加重您的心理壓力,建議您試著放鬆心情,並尋求信任的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幫助您釋放壓力。
如果您的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您尋求醫療專業的幫助,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例如胃腸道疾病或其他內科問題。
醫生可能會建議您進行胃鏡檢查或其他相關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胃部的病變。
最後,面對壓力,除了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外,您也可以考慮一些自我調適的方法,例如運動、冥想、深呼吸等,這些都有助於減輕壓力,改善身心健康。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舒緩壓力的方法,並改善目前的身體狀況。
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焦慮發作是否會引發嘔吐?如何處理嘔吐和焦慮癥狀??
醫師您好 :本來是要來問焦慮發作是否會引發嘔吐呢? 不過一上網站就看到有人問到此問題了.但想了解的是因我有恐慌症(焦慮症)已近十年了,當初有查過恐慌發作症狀並無此項,而本人有嘔吐現象也有一陣子了,因今天覺得特別嚴重所以才上來問問.從我2月份...
宋成賢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焦慮症的確常常伴有各種身體的不適症狀包括消化道的各種不適 但長期的焦慮本身也可能引起消化道的毛病聽你描述罹患焦慮與恐慌已經十年了目前也有接受藥物治療只是在你目前身體症狀惡化情形下 並不適合使用連續處方籤連續處方是針對長期慢性症狀穩定不...焦慮發作是否會引發嘔吐?如何處理嘔吐和焦慮癥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壓力引發嘔吐及呼吸困難?
家裡發生很多事 也有很多人離開 然後考試的時候不順 那時候導致壓力很大(大約8/13左右)一開始就是嘔吐 之後就吐了大概兩三天 嘔吐感持續快一個禮拜左右 那時候問了一下朋友 感覺是壓力太大 想說調適好就好了 之後重新考檢定過了(8/23考完...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潔,妳好:壓力大時確實有可能有噁心、想吐、呼吸不順等症狀,這是身體提醒我們該注意,應休息一下,讓身體慢慢恢復。但若仍持續不舒服,或出現頻率太過頻繁,建議就醫尋求協助。祝 早日康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頭暈、頭痛、想吐是頭部問題還是胃部問題??
醫生您好:我最近常感到頭暈、頭痛、頭重(感覺頭需要靠著東西)以及想吐的問題,看過醫生後,認為是感冒所引起的(喉嚨痛+有痰),吃過藥也確實有改善頭痛跟頭暈的程度,但頭仍覺得會“訕訕(台語)”,也還是會想吐;以前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也曾發生過頭無緣...
謝榮元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如果症狀一直未改善,建議再度就醫,進一步檢查(例如: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以得知是否為胃腸之問題。感謝您的來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眩暈加疲勞:年輕人常見神經內科問題?
高醫師您好!我今年19歲,有眩暈的毛病、沒有貧血。去大醫院檢查過各種檢查卻沒發現任何問題,但時常會眩暈站不穩,時常天旋地轉到想吐的地步。睡一下休息一下有時會好一些,有時卻又無法改善。更糟的是,我明明生活作息正常(每天睡6~8小時),也有規律...
高春得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聽起來不太向單純陣發性眩暈,或許是眩暈型偏頭痛或其他中樞神經問題的眩暈,建議請神經內科醫師再仔細評估一次排除這些疑慮,如果沒有,就只好針對內耳眩暈自己做復健,讓它漸漸改善。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