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腳持續性感到不適?
醫師您好:我的右腳有痠痛不適的症狀已經一個月了於一個月前打籃球時不慎跌至地面,膝蓋破皮流血,之後的一個禮拜便有就醫,醫生說我這個外傷不深,骨頭照x光也沒有移位,他說可能是韌帶拉傷,打一針後只需好好休養照顧一個禮拜便可,給了我止痛消炎藥,吃了一個禮拜感覺也沒好轉,後來出現以下症狀1.膝蓋於走路時出現卡卡的感覺2.小腿肚出現或有痠痛之現象其中也曾去看看過中醫一度這些症狀有消失然而上禮拜運動後,現在症狀又都出現,主要以右腳會持續性的酸痛為主請問是什麼病況呢?
邱同學,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6/02/07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一個月前因打籃球而跌倒,導致膝蓋受傷並出現持續性的右腳不適症狀。
經過醫生的檢查,雖然X光檢查顯示骨頭沒有移位,但仍然有可能是韌帶拉傷或其他軟組織損傷。
您提到的症狀,包括膝蓋走路時的卡卡感和小腿肚的酸痛,可能與韌帶損傷、肌肉緊繃或其他相關的軟組織問題有關。
首先,韌帶拉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通常會伴隨著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
即使在初期檢查中未發現明顯的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若未能得到適當的休息和復健,可能會導致症狀持續或加重。
您提到的「卡卡的感覺」可能是因為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導致關節在活動時出現不正常的摩擦或滑動。
此外,您在運動後症狀再次出現,這可能是因為運動過度或未充分熱身,導致肌肉和韌帶的負擔加重。
小腿肚的酸痛可能是由於肌肉疲勞或過度使用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運動後未能進行適當的拉伸和放鬆。
建議您考慮以下幾點來改善目前的狀況:
1. 休息與冰敷:在疼痛加劇的時候,應該適當休息,避免進行可能加重症狀的活動。
冰敷可以幫助減輕腫脹和疼痛,每次約15-20分鐘,每隔幾小時進行一次。
2. 物理治療: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和治療,可能會對您的恢復有很大幫助。
物理治療可以幫助您進行針對性的運動訓練,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改善穩定性。
3. 適度運動:在症狀改善後,可以逐漸恢復運動,但應選擇低衝擊的運動,如游泳或騎自行車,並注意熱身和拉伸。
4. 再次就醫: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再次就醫,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如MRI)來評估韌帶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情況。
5. 注意姿勢與運動技巧:在運動時,注意正確的姿勢和技巧,這樣可以減少受傷的風險。
總之,您的症狀可能與韌帶損傷有關,但也可能涉及其他軟組織的問題。
持續的疼痛和不適不應被忽視,建議您儘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以便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右腳踝不適:可能是扭傷或骨折??
醫生您好,我前天晚上走路回家後,右腳踝還是腳底我不太感覺得出來有種像是扭到的感覺,但我那天沒有扭到腳過,腳不動情況下都很正常但只要一走路就會有不舒服,對我來說感覺還不到痛,腳往右邊歪也會不舒服,請問這是什麼症狀嗎?謝謝
王守吉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如果沒有創傷,多半是韌帶軟組織發炎或姿勢不當造成,多半會自行好轉,若持續超過二個月則建議至骨科門診檢查。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運動傷害:左腳大腿、腳踝及手臂症狀分析?
您好!我目前國三,國二上時有一次體育課完覺得左腳大腿後側走路不舒服,後來去看醫生,說有可能是拉傷,後來一直沒有完善的復健,越來越有刺痛感,也影響到走路,前幾天短跑完覺得整個很緊繃跟刺痛,走路也很痛,大概過三到四後一樣,但第五天的時候突然都不...
王昭閔 醫師回覆-復健科
有時急性疼痛緩解後轉為慢性症狀,疼痛程度會較減輕若目前仍有不適感,雖不急迫,但建議還是需要就醫腳踝受傷後可能影響周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以致於產生緊繃或不穩定的感覺手腕疼痛的原因眾多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的確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每人病況不同,實際情況需經...>>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持續性的腳踝疼痛:可能是什麼原因??
醫師您好,我在去年八月曾經因為腳部沒踩穩,導致右腳踝內側(詳細部位是站立時,呈現90度的那個位置)疼痛。由於貼了市售痠痛貼布跟冰敷有好轉,就沒有就醫。從那時候到現在,幾乎每一兩個月同一個部位又會出現疼痛症狀,每次處理方式都是冰敷跟貼布。然而...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可能是內側的韌帶有受傷可以去找醫師看診照X光片看看骨頭有無損傷通常內側踝也有可能有骨頭裂開但沒移位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右腳踝疼痛及肌腱繃緊問題:治療建議與檢查方式?
林醫生你好 :在此請教您一個問題,我的右腳踝(阿里肌腱)因五年前受過傷,最近這半年斷斷續續的在痛,不僅痛且肌腱有繃緊之感覺,我有做復健甚至有施打局部治療,但效果不佳,依然斷斷續續在痛,在此請教林醫生我這樣子是哪裡出問題呢?還有請教您除了X光...
林俊良 醫師回覆-骨科
右腳跟腱因五年前受過傷,最近這半年斷斷續續的在痛, 有可能有某些程度的相關,在確定無其他問題存在時,其治療方式還是以復健為主。這部位檢查方式除理學檢查﹝身體檢查﹞、X-光檢查外還可考慮MRI﹝核磁共振﹞,但經費昂貴,健保給付有所限制。目前本...>>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