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襞症候群手術問題?
您好,我於今年06/16發生車禍,在外傷復原差不多、8月中時,右邊膝蓋開始做復健(電療、紅外線熱敷),不過狀況到現在依然無好轉,醫師診斷為皺襞症候群,請我考慮是否要作關節鏡手術切除皺襞。
後來查資料後,有些疑問想要請教您:1.依照您的經驗皺襞症候群經由復健能夠復原(不會疼痛)嗎?
2.我看診的醫師說手術後3天就能出院,不過後來我搜尋發現出院後要復健,但是網上有相關經驗者除了皺襞都有其他症狀,所以復健很久,想問若單純是皺襞的切除手術、韌帶及半月板無大礙的情況,復健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麻煩您了,謝謝。
QQ,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11/02
彙整補充說明
皺襞症候群(Plica Syndrome)是一種因膝關節內的皺襞組織發炎或增厚而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礙的情況。
這種情況通常與膝關節的過度使用或外傷有關,尤其是在運動員中較為常見。
根據您的情況,您在車禍後出現膝蓋疼痛,經過復健仍未見好轉,醫師建議進行關節鏡手術切除皺襞,這是目前治療皺襞症候群的常見方法之一。
針對您的問題,我將分別回答:
1. 皺襞症候群經由復健能否復原(不會疼痛)?
復健對於皺襞症候群的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
對於某些患者,透過物理治療(如電療、熱敷、運動療法等)可以有效減輕疼痛和改善功能,尤其是在早期階段。
然而,若症狀持續且無法改善,則可能需要考慮手術。
手術後,通常能夠更有效地解決皺襞造成的問題,並且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能夠恢復正常活動。
2. 手術後復健的時間?
根據您的描述,如果手術僅針對皺襞的切除,且韌帶及半月板無其他損傷,通常手術後的復健時間會相對較短。
一般來說,手術後的初期(約1-2週)主要是進行消腫和疼痛管理,隨後會開始進行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
整體復健過程可能需要4到6週的時間,具體時間會依據個人的恢復情況而有所不同。
若在復健過程中出現其他問題或疼痛,則可能需要延長復健時間。
手術後的復健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 初期階段(1-2週):主要是消腫、止痛,並進行輕微的關節活動範圍訓練。
- 中期階段(3-4週):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並開始進行肌力訓練。
- 後期階段(5-6週及以後):進一步增強肌力和耐力,並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日常活動或運動。
在復健過程中,建議您定期回診,讓醫師評估恢復情況,並根據需要調整復健計畫。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配合醫療團隊的建議,對於恢復過程也非常重要。
最後,若您有任何疑慮或不適,務必及時與您的醫療團隊溝通,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和照護。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跑步引起的膝蓋問題:皺襞症候群是否需要開刀??
王醫生您好我平常沒在運動,但2年之前臨時起意去慢跑,跑一陣子後膝蓋就開始痛了症狀是左膝蓋內側有異物感,走路每一步都會感覺那個東西在動,彎曲時會痛於是我去醫院看診,醫生說我是皺襞症候群,然後給我打針和藥,也沒叫我要回診但我回家上網查了一下這症...
王守吉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1.你所述的囊膜皺摺症候群,足膝關節內部收縮未完全的囊膜皺摺與骨頭產生擠壓所發生的症狀。若反覆發生且會疼痛則須考慮是否手術切除。大部份情況並不會反覆發生。2.肩關節的聲音成因與膝關節類似,若不會疼痛不影響活動觀察即可。跑步引起的膝蓋問題:皺襞症候群是否需要開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皺壁症候群與髕骨閉鎖性脫臼:是否相同疾病??
范醫師您好:請問醫生診斷為(皺壁症候群)只有開刀一途嗎?那換國軍804醫院骨科醫生是診斷為(臏骨閉鎖性脫臼)請問兩者是同樣的病徵和地方嗎?開刀後~該注意哪些事項?會再復發嗎?謝謝您的專業建議!
范鴻濱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有關您的問題,回覆如下:皺壁症候群與髕骨閉鎖性脫臼是不一樣的病症、診斷。1、皺壁症候群:膝蓋在正常的使用下並不會造成疼痛,但若長期性地關節軟骨相互摩擦,造成發炎反應(例如:滑液囊發炎),就會影響到關節的功能表現;時間一久,反覆性的摩擦...>>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庫欣氏症:治療方式、減肥困難與手術費用探討?
兩年前出現了庫欣氏症狀(水牛肩、腹部有紫色紋路、月亮臉、腰部兩側有紫色紋路),去醫院問診。做了一次抽血檢查,診斷結果一切正常。只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兩年來胖了將近二十公斤,臉上長了一大堆的痘痘,經期不正常、精神方面出現問題(妄想、易怒、)前後...
楊宏智 醫師回覆-內科
庫欣症候群一般是先作抽血檢查確定,才作影像學的檢查,有時抽血檢查會有偽陰性的結果(即有問題卻檢查不出來)如症狀很像,還需更進一步的抽血檢查,如確實是庫欣症候群,手術後體重一般會下降,庫欣症候群的手術是有健保給付的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梨狀肌症候群 vs 薦腸關節異常:如何判斷並有效治療罕見疾病??
醫生你好:我左後腰部有個痛點(摸起來像是有個「結」),從臀部延伸到左腳趾(小指、無名指)都會有痠麻的感覺,還一直覺得自己左腳比較短。我已經去做復健快要一年。現在長短腳的感覺已經沒有了,但是最近左後邀到左腳趾都痠麻,非常不舒服。之前醫生做過檢...
陳順勝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回覆:應該是梨狀肌症候群。了解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是什麼?梨狀肌是途經後髖關節的肌肉。它比起其他在臀部和大腿,周圍的肌肉小,它有助於髖關節的外旋轉。梨狀肌肌肉和其肌腱與坐骨神經息息相關, 坐骨神經提供下肢運動及感覺功能。在臀部深部後面,髖關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