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腸關節炎還是梨狀肌症候群??
醫生你好:我左後腰部有個痛點(摸起來像是有個「結」),從臀部延伸到左腳趾(小指、無名指)都會有痠麻的感覺,還一直覺得自己左腳比較短。
我已經去做復健快要一年。
現在長短腳的感覺已經沒有了,但是最近左後邀到左腳趾都痠麻,非常不舒服。
之前醫生做過檢查,X光和核磁共振看起來都沒問題,說是梨狀肌症候群。
到復健室去,復健師則說骨盆歪斜,薦椎也歪向左邊,現在一直在做電療熱敷和超音波,也做復健師要我做的運動(拉筋之類的)這幾天我看到一篇報導提到薦腸關節異常,我認為應該是復健師說的對。
但回診時醫生依舊認為我是梨狀肌症候群所以開藥膏(若是薦椎問題,痠痛藥膏有用嗎?
)給我,復健則持續。
但復健師則照薦椎問題幫我做復健。
我想請問,不管是薦椎問題還是梨狀肌症候群,復健都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嗎?
有時候狀況好有時後狀況壞,我都快搞不清楚自己會不會好了。
平常復健師要我注意的是我都會注意,為什麼還是會拖這麼久呢?
我的狀況究竟是偏向薦腸關節問題還是梨狀肌?
(因為現在就算去復健,效果似乎不大)難道也有可能不是薦椎問題嗎?
(但是看X光和核磁共振都沒事)目前只能靠復健物理治療,沒有別的方法治療嗎?
(我想快點好)等您回覆。
謝謝
阿沛,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0/03/21
陳順勝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回覆:應該是梨狀肌症候群。
了解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是什麼?
梨狀肌是途經後髖關節的肌肉。
它比起其他在臀部和大腿,周圍的肌肉小,它有助於髖關節的外旋轉。
梨狀肌肌肉和其肌腱與坐骨神經息息相關, 坐骨神經提供下肢運動及感覺功能。
在臀部深部後面,髖關節的位置梨狀肌肌腱及坐骨神經相互交叉。
這兩個構造直徑約在一公分。
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神經肌肉疾病,起因於梨狀肌肌肉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引起的,坐骨神經是我們身體最大條的神經。
梨狀肌是一條狹窄的肌肉肌肉位於我們的臀部。
發生梨狀肌症候群病人怎麼想?
通常認為梨狀肌肌腱可能拴鏈住坐骨神經,導致了神經刺激。
雖然不能證明,但是有些醫師提理論認為梨狀肌肉和其肌腱太緊時,幾乎使坐骨神經神經梗住所致。
由於壓力也會減少流到神經的血流而刺激神經。
還有什麼可能會導致相同的疼痛?
有時又稱為深臀部的痛苦,這種類型的疼痛的其他原因包括脊柱問題(包括椎間板突出、脊椎管狹窄等)、坐骨神經痛和肌腱炎。
梨狀肌症候群的診斷是要排除以上其他診斷。
壓迫坐骨神經時引起的疼痛,與坐骨神經痛一樣,常被描述為刺痛或麻木從臀部沿著神經到腿部。
疼痛可能在一段長時間坐著、 爬樓梯、 散步,或跑步時惡化加劇。
診斷主要是靠症狀和理學檢查。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準確地確認診斷,但X光片、磁振造影和神經傳導測試可能需要用來排除其他疾病。
通常,這種障礙治療一開始須做拉筋和按摩。
可以服用抗發炎藥物。
建議停止跑步、其腳踏車、或類似活動的可能。
在梨狀肌肌肉和坐骨神經附近注射類固醇可能提供暫時性的效果。
在某些的情況下,會建議手術。
不幸的是,梨狀肌症候群的治療是較為常規,治療建議是:物理治療 – 強調拉筋和加強髖關節旋轉肌肉。
休息 - 避免導致症狀的活動,最少幾個星期。
抗炎藥物 - 減少肌腱周圍的炎症反應。
深部按摩 - 一些醫師推崇深部按摩。
有時這些治療失敗時,患者須做手術來釋鬆梨狀肌肌腱。
此手術不是小手術,如果保守治療很長時間內不能解決問題時,普遍被認為最後的辦法。
預後如何?
大多數人梨狀肌症候群預後良好。
症候群症狀解決後,通常可以恢復正常的活動。
有某些情況下。
運動計畫可能需要修飾,以減少復發或惡化的可能性。
參考我的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neuron-neuron
回覆日期:2010/03/21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症狀可能涉及梨狀肌症候群與薦腸關節異常的交互影響。
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臀部及腿部的疼痛和麻木感,但它們的病因和治療方式有所不同。
首先,梨狀肌症候群是由於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所引起的,這通常會導致從臀部延伸到腿部的疼痛和麻木感。
這種情況常見於長時間坐著或進行某些活動後,症狀可能會加重。
您提到的「結」感覺,可能是梨狀肌緊繃或發炎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薦腸關節異常則是指薦椎與骨盆之間的關節問題,這可能導致骨盆不穩定或疼痛,進而影響到下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
您提到的骨盆歪斜和薦椎偏移,可能與這種情況有關。
在診斷方面,醫生通常會根據病史、症狀以及影像學檢查(如X光和MRI)來進行判斷。
由於您的影像檢查結果顯示沒有明顯的結構性問題,這使得梨狀肌症候群的診斷更為合理。
然而,這並不排除薦腸關節異常的可能性,特別是如果您有骨盆不穩定的感覺。
至於治療方面,梨狀肌症候群的治療通常包括物理治療、抗炎藥物、深層按摩及必要時的類固醇注射。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減少梨狀肌的緊張,改善坐骨神經的血流和功能。
對於薦腸關節異常,治療則可能包括針對骨盆穩定性的運動、物理治療以及必要的矯正措施。
您提到的復健過程中,雖然有時候症狀會改善,但有時又會惡化,這是因為這類症狀的治療通常需要時間,並且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活動量、姿勢及生活習慣等。
建議您持續與復健師合作,並且在復健過程中,注意調整日常生活中的姿勢和活動,以減少對梨狀肌和薦腸關節的壓力。
如果您對目前的治療效果感到不滿意,建議考慮轉診至疼痛科或神經內科,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
這些專科醫生可以提供更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最後,除了物理治療,您也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自我康復運動,例如梨狀肌的伸展運動、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等,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症狀。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並找到適合您的治療方案!如果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梨狀肌症候群:解決髖關節以下疼痛的有效方法??
你好~家母因脊椎滑脫開刀兩次~術後長期髖關節以下長期疼痛~看過骨科及神經外科~都無法找尋真正原因?因為多位醫生覺得脊椎骨架固定良好~無壓迫神經但因疼痛感倍增~導致走路困難~需要以枴杖助行~支撐腰帶束身目前疼痛感的位置大約於擴筋膜張肌~臀大肌...
李偉強 醫師回覆-復健科
Hi: 您好,Q1:髖關節以下疼痛嚴重因脊椎滑脫開刀兩次~術後長期髖關節以下長期疼痛~看過骨科及神經外科~都無法找尋真正原因?因為多位醫生覺得脊椎骨架固定良好~無壓迫神經但因疼痛感倍增~導致走路困難~需要以枴杖助行~支撐腰帶束身A1:既然脊...>>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梨狀肌痛:長期未解的罕見疾病困擾?
醫生你好,我有一個長久以來的疾病,一直無法根除,就是在左側屁股後面的梨狀肌連到整條腿的部份一開始是酸,現在已經慢慢變成痛了,做一些特別的姿勢,就會疼痛,已經在基督教中醫做過一段時間的針就,還有做過拔罐,中國醫藥學院也看過復健科,做過一陣子的...
陳順勝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左側屁股後面的梨狀肌到整條腿酸痛,特別的姿勢會疼痛:有可能:1. 腰薦椎神經根或神經叢病變2. 肌鍵炎或肌膜疼痛症候群3. 腰薦症候群(Lumbar sacrization)所以要:1. 神經內科或與骨科聯合門診, 臨床檢查最重要2. 腰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梨狀肌症候群的自我康復運動及就醫建議?
許醫生,您好:如患梨狀肌症候群,平常在家如何做健康操可舒緩酸痛,如門診要掛何科。謝謝回信。
許振榮 醫師回覆-復健科
Sytsso你好梨狀肌症候群在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休息時間的長短及是否須服用消炎止痛藥,視嚴重程度而定。物理治療(經皮膚電刺激、超音波、低能量雷射…等)可以有效減輕疼痛的情形。運動的方法可以加強髖關節外旋肌群(包括梨狀肌)的伸展性和肌力。梨...>>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椎間盤突出或梨狀肌症候群?如何區分??
醫師您好我的症狀是從10月初開始一開始是感覺左側的腰和髖關節緊緊的,後來有天自己做一些拉腰及躺床上抬腿的動作,不知道是不是力道不對受傷了隔天感覺腰和背都有點不對稱而且緊繃,所以去看醫生起初醫生是說是肌肉失力不當,叫我先吃肌肉鬆弛和止痛的藥休...
殷心蓓 醫師回覆-復健科
椎間盤突出嗎還是梨狀肌症候群?兩者皆有可能,肌電圖檢查插針的話可能可以分辨兩者,但若神經軸未受傷也分不出來,MRI因費用較高,醫師開立健保時會有所顧慮,一般會先接受藥物或物理治療無效後才開立,當然如願意自費的話可以直接開立,但椎間盤突出或梨...>>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