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廔管?
醫生,我在版上看到有人提問”有肛門廔管被誤診成沒有的機率高嗎”而你的回答是有可能的。
我也有和她一樣的疑問,而且我的困擾已經非常久了,從之前發作頻繁到現在變成可以忍受,因為之前一直看醫生都診斷為沒有廔管,後來放棄就沒有再去看過醫生,我想再次請問,除了指診和照內視鏡以外,有其他的方式檢驗有無肛門廔管嗎?
阿瑞,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5/30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教科書上市有提道用核磁共振掃描來診斷複雜型廔管廔管攝影也是診斷的方式之一不過這兩種診斷方式都是用在確定有肛門廔管但是不確定其走向的患者而且也不是常用的診斷方式建議妳請經驗豐富的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檢查比較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結果
回覆日期:2017/05/30
彙整補充說明
檢驗是否有肛門廔管的方式主要依賴病史、理學檢查以及一些輔助檢查。
首先,肛門廔管通常是由肛門膿瘍引流後形成的併發症,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反覆的腫痛、膿性分泌物、肛門潮濕等症狀。
醫生在進行診斷時,會詳細詢問病史,了解症狀的發展過程,並進行肛門指診,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檢查方式。
在肛門指診中,醫生可以觸診到可能的廔管走向和出口,這對於診斷非常重要。
除了指診,內視鏡檢查(如肛門鏡)也可以用來觀察肛門及直腸內部的情況,雖然這種檢查主要用於排除其他病變,但在某些情況下也能協助診斷廔管。
除了上述方法,還有其他一些輔助檢查可以考慮:
1. 超音波檢查:肛門超音波(如經肛門超音波)可以幫助醫生觀察肛門周圍的組織結構,特別是對於複雜型廔管的診斷。
2. 核磁共振成像(MRI):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能夠提供肛門及周圍組織的詳細影像,特別適用於複雜的肛門廔管情況。
3. 廔管攝影:這是一種專門用於評估廔管的檢查方法,通過注入對比劑來顯示廔管的走向和結構,通常用於複雜的廔管情況。
4. CT掃描:雖然不常用於初步診斷,但在某些情況下,CT掃描可以提供有關肛門及周圍組織的資訊,幫助醫生了解病情。
儘管有這些檢查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尋求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進行檢查。
由於肛門廔管的診斷有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患者的體型、病史及症狀表現等,因此專業醫師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您曾經多次就診且都被診斷為沒有廔管,但仍然感到不適,建議您再次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並詳細描述您的症狀和病史。
醫生可能會考慮進一步的檢查或轉診至專門的肛腸科醫師,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便秘,並注意任何異常症狀的變化,這些都是維持肛門健康的重要措施。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慢性肛裂手術後持續流血該如何改善??
柯醫師 你好我在去年11月因慢性肛裂有做過手術,術後排便已不會疼痛, 但還是會流血,回診時醫生回覆傷口需要再整修,所以今年8月再做一次手術,但是到目前為止, 排便(不會痛)但還是有流血的情況,想請問流血的情況應如何改善? 謝謝.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肛裂手術後若已不痛原則上算是已達手術目的或許是手術傷口尚未完全癒合所以才會有出血的情形建議先加強坐浴跟外用藥物治療若是出血持續沒有改善還是要請手術醫師再檢查看看慢性肛裂手術後持續流血該如何改善?-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癥狀詢問:發脹、堵住感及頻繁放屁原因解析?
蔡醫師 您好:1.個人近期略感肛門口有發脹與堵住感,進而有排便或排氣不順的感覺。請教蔡醫師,如肛門發炎或有內、外痔(尤其是內痔),會不會導致上述(肛門口有發脹與堵住感)的感覺呢?2.近期有放屁完,覺得下腹舒暢後,沒多久又想放屁的情況,感覺總...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1.有可能,另外腸臑動過快也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2.如氣多,可以排得出來就排出來,注意飲食的種類,可以試著減少肉類及豆類的攝取。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肛門癥狀詢問:發脹、堵住感及頻繁放屁原因解析-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廔管的診斷方法與治療:慈濟醫院直腸外科評價?
請問肛門廔管的診斷方法及工具是什麼?慈濟醫院的直腸外科水準如何?謝謝
王琪超 醫師回覆-外科
肛門廔管的診斷主要是靠病史及理學檢查,沒有特別好的工具來檢驗。病史上,病患表現剛開始常以膿瘍表現,膿瘍破裂後漸漸形成廔管,此時表現為反覆性腫痛、發燒或膿性及血水性分泌物、肛門潮濕、搔癢…等。理學檢查常可於肛門旁摸到一纖維化索狀物,配合病史及...>>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屢管手診準確度:需不需前往大醫院檢查??
請問貴醫生,肛門屢管用手診是否就可以診斷出來呢?用手診斷出來的結果是否一定正確,還是要去大醫院檢查比較保險
張書豪 醫師回覆-外科
有經驗的大腸直腸外科在診間可以根據廔管外口的位置、觸診、肛門鏡檢等方式診斷是否為肛門廔管,準確度極高且可以當作開刀的依據。高度複雜或是反覆發作的廔管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診斷工具,如磁振造影或廔管攝影等。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